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三毛《小偷,小偷》

三毛的作品

语言特征:机智、诙谐、朴素的散文话语。自然、清新、朴素 ,具有天然去雕饰之美。不但生动而且富有个性。

在内容上,她的创作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之外,它还是一种生命纪实。三毛的散文有一种探索的意味在里面,探索生命以内的东西 。

三毛的作品很特别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游记而非游记体,是叙事而非小说体,是抒情而非诗歌体,是随感而非日记体,这就是后来传说的 三毛体了。

结构特征也很特别的,是游记而非游记体,是叙事而非小说体,是抒情而非诗歌体,是随感而非日记体。[1]

目录

原文

  又来了一幅挂毡。

  所有的挂毡都是手工的,有些是买来的,有些自己做。另外三块极美的,送了人,照片里就看不到了。

  我喜欢在家中墙上挂彩色的毡子。并不特别喜欢字画。总以为,字画的说明性太强烈,三两句话,道尽了主人的人生观,看来不够深入,因此在布置上尽可能不用文字。

  这幅挂毡本身的品质比起以后要出来的一幅,实在是比不上的,只是它的故事非常有趣。

  一次长途飞机,由东京转香港,经过印度孟买停留的那四十五分种,乘客可以下机到过境室内去散散步。

  我因为在飞机上喝橘子水,不小心泼湿了手,很想下飞机去机场内的化妆间把手好好的清洗一遍,免得一路飞去瑞士手上粘答答的。

  那班飞机上的乘客,大半是日本旅行团的人,不但如此,可以说,全是女人。

  当我走进孟买机场的化妆室时,看见同机的日本女人,全都排成横队,弯着腰,整齐一致的在那儿——刷牙。看着这个景象,心中很想笑,笑着笑着,解下了手表,放在水池边,也开始洗起手来。

  就因为那一排日本人不停的刷牙,使我分了心。洗好手,拿起水池边的手表,就走出去了。

  没走几步,只听得一个年轻的日本女人哇的一声叫喊,接着我的肩上被五个爪子用劲给扣住了。

  我回过身去,那个女人涨红了脸,哗哗的倒出了一大串日文。我看那来人神色凶猛,只知道用一句日文去回她:“听不懂呢——听不懂。”

  她以为我装傻,一把将我握在手上的表给抢了去,那时,我用英文说了:“咦!那是我的表吔!”

  她也用英文了,叫我:“小偷!”

  那时候,她旅行团中的人开始围了上来。我突然明白了一些事,就想抢回那女人手中的表来看一看。因为当时话也不大通,顺手一把,闪电似的又把那手表抢了回来,等到大家都要打起来了的时候,证明了一件事——那只表不是我的,是我错拿了别人的表。

  难怪叫人小偷,赶快把那只表双手奉还,还拚命学日本人向那位小姐鞠躬。

  至于我脱下的那只表呢?明明好好的放在长裤口袋里。

  就因为那批人一直刷牙、一直刷牙,教人看呆了,才下意识的抓错了别人的表。

  归还了日本小姐那只属于她的表,一直用英文解释,她不知是懂是不懂。我掏出自己的表来给她看,想说清楚。这时候,一个围观的日本老女人吸一口气,惊叹的说:“啊——还拿了另外一只呢。”这句话我听得懂,涨红了脸,无以解释,赶快跑掉了。

  等到这一批乘客和我,都在等候着再度上机,向瑞士飞去时,她们一致怒目瞪着我,那种眼光,使人坐立不安。

  在没有法子逃避这群人的注视时,我只有转身去了机场的礼品店。心中同时在想,那批当我小偷的女人,一定想:“现在她又去偷礼品店啦!”

  就在这种窘迫的心理下,胡乱选了一幅印度手工的小挂毡,算做杀时间。

  那时,乘客已经登机了。

  店主好意要给我一个袋子装挂毡,为了赶时间,我说不必了,拿起毡子抱在胸前就往飞机的通道跑。

  等我在机内穿过那一群群日本女人的座位时,她们紧盯住那条没有包装的毡子看,那一霎间,好似又听到有人悄悄的在说:“小偷、小偷,这一回偷了一条挂毡。”[2]

三毛的生平

三毛,1943-1991,原名陈平,祖籍浙江舟山,出生于四川重庆,后旅居台湾。著有散文、小说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宝贝》等十余种。三毛散文取材广泛,不少散文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命和大自然的情怀。

三毛生性浪漫,三岁时读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印象极深,后遂以“三毛”为笔名。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她踏遍万水千山。然而,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奇风异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结。尽管她嫁给了一个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个完整的东方女性。

三毛从来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一切都显得平实与自然。然而在她信笔挥洒之中,却又蕴涵无限,这也许是一种更高的技巧风格吧。    有读者认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无论是她遗留下来的众多作品、她的游历和她心灵情感的转折,都是充满一点点浪迹天涯的意味。[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