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草 - 植物别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棱草 - 植物别名 |
![]() |
三棱草是多种植物的别称。
学名为半夏,三棱草是上海市的叫法,各处叫法不同。半夏(神农本草经),三叶半夏(山西、河南、广西),三步跳(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麻芋果(贵州),田里心、无心菜、老鸦眼、老鸦芋头(山东),燕子尾、地慈姑、球半夏、尖叶半夏(广西),老黄咀、老和尚扣、野芋头、老鸦头、地星(江苏),三步魂、麻芋子(四川),小天老星、药狗丹(东北、华北),三叶头草、三棱草(上海),洋犁头、小天南星(福建),扣子莲、生半夏、土半夏、野半夏(江西),半子、三片叶、三开花、三角草、三兴草(甘肃),地文、和姑、守田(古称),地珠半夏(云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半夏
别名; 三棱草、三叶半夏、三步跳、小天老星
拉丁学名; Pinellia terna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天南星目
科; 天南星科
族; 天南星族
属; 半夏属
分布区域; 除蒙、疆、青、藏外全国各地、朝鲜、日本多种植物的别称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Makino
天南星科 Araceae 半夏属 Pinellia
风毛菊 Saussurea japonica (Thunb.) DC.
菊科 Asteraceae 风毛菊属 Saussurea
香附子 Cyperus rotundus Linn.
莎草科 Cyperaceae 莎草属 Cyperus
头状穗莎草 Cyperus glomeratus L.
莎草科 Cyperaceae 莎草属 Cyperus
扁秆荆三棱 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F.Schmidt) T.V.Egorova
莎草科 Cyperaceae 三棱草属 Bolboschoenus
翅茎灯心草 Juncus alatus Franch. et Savat.
灯芯草科 Juncaceae 灯芯草属 Juncus
华东藨草 Scirpus karuisawensis Makino
莎草科 Cyperaceae 藨草属 Scirpus
萤蔺 Schoenoplectus juncoides (Roxb.) Palla
莎草科 Cyperaceae 水葱属 Schoenoplectus
荆三棱 Bolboschoenus yagara (Ohwi) Y.C.Yang & M.Zhan
莎草科 Cyperaceae 三棱草属 Bolboschoenus
荆三棱 Bolboschoenus yagara (Ohwi) Y.C.Yang & M.Zhan
莎草科 Cyperaceae 藨草属 Scirpus
华东藨草 Scirpus karuisawensis Makino
莎草科 Cyperaceae 藨草属 Scirpus
萤蔺 Schoenoplectus juncoides (Roxb.) Palla
莎草科 Cyperaceae 藨草属 Scirpus
扁秆藨草 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 (F.Schmidt) T.V.Egorova
莎草科 Cyperaceae 藨草属 Scirpus
藨草 Schoenoplectus triqueter (L.) Palla
莎草科 Cyperaceae 藨草属 Scirpus
形态特征
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叶2-5枚,有时1枚。叶柄长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内、鞘部以上或叶片基部(叶柄顶头)有直径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发或落地后萌发;幼苗叶片卵状心形至戟形,为全缘单叶,长2-3厘米,宽2-2.5厘米;老株叶片3全裂,裂片绿色,背淡,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两头锐尖,中裂片长3-10厘米,宽1-3厘米;侧裂片稍短;全缘或具不明显的浅波状圆齿,侧脉8-10对,细弱,细脉网状,密集,集合脉2圈。花序柄长25-30(-35)厘米,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管部狭圆柱形,长1.5-2厘米;檐部长圆形,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5厘米,宽1.5厘米,钝或锐尖。肉穗花序:雌花序长2厘米,雄花序长5-7毫米,其中间隔3毫米;附属器绿色变青紫色,长6-10厘米,直立,有时"S"形弯曲。浆果卵圆形,黄绿色,先端渐狭为明显的花柱。花期5-7月,果8月成熟。
生长环境
海拔2500米以下,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下,为旱地中的杂草之一。
分布范围
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发现野生的外,全国各地广布,海拔2500米以下,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下,为旱地中的杂草之一。朝鲜、日本也有。
主要价值
块茎入药,有毒,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主治咳嗽痰多、恶心呕吐;外用治急性乳腺炎、急慢性化浓性中耳炎。兽医用以治锁喉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