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星堆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星堆文化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三星堆文化

地理位置: 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

涉及層面: 考古學、歷史學、文化學

形成基礎: 當地相當發達的土著文化

三星堆位於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1980年至1981年間考古學界把三星堆遺址第二期起連續幾期文化遺存稱為三星堆文化 ,其文化年代下限存在爭議 。

三星堆文化基於1933年至1980年、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調查和發掘所獲資料,以及在1980年以後的多次發掘中,三星堆遺址考古獲得了更加豐富的資料,極大地豐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內涵。

三星堆遺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區分布較廣,又具有一群區別於其他任何考古學文化的特殊器型,發掘者將這一考古學文化命名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研究涉及面極廣,在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文化學、藝術以及自然科學等領域都有不少學者加入研究行列,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進展,新成果不斷問世,同時在一些主要問題上也存在不少分歧。

考古認為三星堆文化可能是夏文化與三峽地區土著文化聯盟進入成都平原征服當地原有文化後形成的。[1]

發掘背景

三星堆文化的命名,是基於1933年至1980、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調查和發掘所獲資料。自1933年華西大學博物館葛維漢、林名均首次發掘,直到1949年以後才對三星堆一帶展開科學的考古調查與發掘。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大學歷史系等於1956年、1958年、1963年、1964年和1980年5月在這一帶進行過考古工作,當時稱這一帶的古遺址為中興古遺址(因遺址位於廣漢縣中興公社範圍)。

1980年11月至1981年5月,四川省文管會、省博物館和廣漢縣文化館在三星堆進行發掘,獲得豐富的資料,發現房屋基址18座、灰坑3個、墓葬4座、玉石器110多件、陶器70多件及10萬多件陶片。年代上限距今4500±150年,大致延續至距今3000年左右,即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相當中原夏、商時期。

重大影響

儘管當時還沒有預料到三星堆文化會在日後產生重大影響,以致會由此改寫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但作為一個古文明命名,"三星堆文化"這個名稱,從此便正式出現在中國考古學文化的行列之中,並日益取得中外學術界的公認。

在1980年以後的多次發掘中,三星堆遺址考古獲得了更加豐富的資料,其中最具震撼力的發現是1986年夏相繼發現的兩個"祭祀坑"和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發掘並確認的三星堆古城址的東、西、南三面城牆。大批考古新發現,極大地豐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內涵,同時也引起了"三星堆文化"概念的發展演變。

從文化內涵上看,1986年以前所提出的三星堆文化概念,通常把它作為早期蜀文化看待,還認識不到它是一個古代文明的概念。1986年兩雅罪乃個"祭祀坑"發現後,出土上千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象牙以及數千枚海貝,加上後來發現的三星堆古城址,這些重大考古新發現立即突破了以前的認識,使學術界最終充分認識到,三星堆文化(不包括三星堆遺址一期文化)是一個擁有青銅器、城市、文字符號和大型禮儀建築的燦爛的古代文明。

形成發展

三星堆文化是夏人的一支從黃河中游經陝西西遷成都平原、征服當地土著文化後形成的, 同時西遷的還有鄂西川東峽區的土著民族。三星堆文化可以說是以夏文化和鄂西川東峽區土著文化的聯盟為主體的考古學文化。

通過鄂西地區、三峽地區這樣的傳播路線進入了四川盆地中心的成都平原,在當地相當發達的土著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三星堆文化。以歡籃凶後的二里崗期商文化也是通過這樣的傳播路線與三星堆文化發生聯繫。

三星堆文化面貌構成中,除夏文化因素的主體地位外,來自鄂西川東峽區的文化傳統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這一點特別在陶器文化層面上反映更加突出。

文化面貌

中國古代的蜀文化和巴文化,分布地區有別,但卻彼此相鄰,其文化面貌儘管有差別,卻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就是說,早期蜀文化和巴文化雖然各有自身特徵,如果和同時期其他考古學文化作比較,其共同性就很突出,可以把二者劃在一個大文化圈(區)內。蜀文化和巴文化是這個大文化圈(區)內的兩個小文化。

三星堆遺址早在1929年就被發現,1934年又進行過發掘,但在考古學中開始出現巴蜀文化之名,卻要遲至抗日戰爭時期。那時,轉移到大後方的一些學者,忽然見到許多出自四川的戰國前後的巴蜀銅器,有很強的自身特色,就提出了"巴蜀文化"的命題。

當時有關巴蜀遺存的正式發掘,僅前述1934年的一次小規模工作,所以對巴蜀文化的認識,主要是從流散品中所見某些銅器(尤其是銅兵器)上得到的。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為了配合即將進行的長江三峽水庫建設,在多拒長江的西陵峽地區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發洪愉嚷現了一系列早期巴人的遺存,接着又在成都平原發掘了三星堆、十二橋等府祖坑背早期蜀文化的遺存,終於使大家把相當於三代之時的早期蜀文化和早期巴文化確認下來。

文化關聯

就三星堆文化與夏、商文化的關係而言,多認為是夏文化或商文化的傳播,或其分支。學者們一致認為三星堆文化陶器、封口盉、鬹、觚、高柄豆,銅牌飾、銅鈴,玉戈、玉璋等都與夏文化有淵源關係,而且後者是源,前者為受後者影響所致。如果撇開兩者可能存在的深層次關係不談,僅從三星堆文化與夏文化之間表層的文化傳播關係來說,夏文化是傳播主體,三星堆文化是受體。地理概念上是從中原地區流向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指分布於成都平原的以廣漢三星堆遺址第二至四期遺存為代表的考古學文化。關於"夏文化"的問題,學術界長期爭論未決,但多數學者認為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文化,本文暫不論夏文化還是否包含其它考古學文化,所稱"夏文化"均指二里頭文化。

三星堆文明的產生不是孤立的。它既有自己悠久而獨立的始源,又受着中華文明內部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乃至東方文明不同地域的文化或明或隱、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把三星堆文明同通向遠方的古蜀商道聯繫起來解讀是有意義的。應該說,三星堆文化的青銅鑄造技術和玉石工藝,就是中原夏商文化與蜀文化交流融會、互補互融的產物。不過,蜀人在文化的互補互融中創造出了自身新的有特色的文化,例如在接受中原的禮器、酒器的鑄造技藝之外,產生了自己獨特的神器造型藝術。

儘管三星堆文明在其起源、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受到中原文明較多的影響,采借了中原青銅器和陶器中的某些形式,但從整體上看,仍然具有明顯的自成體系的結構框架,因此是中國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