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川鎮

三川鎮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西北部,是歷史悠久的商貿重鎮[1],總面積96.86平方千米,轄11個行政村,138個居民組,26170人(2017)[2]。三川鎮地處豫西高寒山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水源所在地,森林覆蓋率達87%[3]

河南省欒川縣境內的三川鎮,被譽為「豫西的『西大門』」有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抱犢寨」,是旅遊、休閒的好地方。

目錄

歷史沿革

三川鎮 民國時期為三川鎮,屬盧氏縣第一區。1947年解放,屬欒川縣陶灣區。1948年8月置三川區。1956年1月,撤區建三川中心鄉,同年11月又恢復三川區。

1958年建三川公社,轄叫河、冷水、三川等27個大隊。1970年,叫河、冷水析出各建公社。1984年2月廢社建鄉,稱三川鄉。1995年12月9日,撤鄉建鎮,稱三川鎮。

行政區劃

三川鎮轄11個行政村:三川、新莊、三道溝、柳子、柳樹坑、祖師廟、龍脖、姚灣、小紅、大紅、火神廟村。

三川鎮全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川鎮位於欒川縣西北部,西與盧氏縣接壤,北與白土鎮相臨,東與冷水鎮比肩,南與叫河鎮、陶灣鎮接,素有「欒川西大門」之稱。全鎮總面積96.86平方千米,轄11個行政村,138個居民組,26170人(2017)。

地形地貌

境內有大小山頭549個,溝岔841條,東西北三面高,海拔均在1400米以上,南低,海拔1100米以上,西北部抱犢山,海拔高1803.4米,為境內最高峰。

氣候特徵

三川鎮地處豫西高寒山區,年平均氣溫9.2℃,年平均降水量764.7毫米,無霜期160天左右。

河流水系

淯河從冷水鎮增河口入境,流經新莊、三川、龍脖、姚灣,於大紅前圪塔出境入叫河鎮,支流有三道溝河、北川河、小紅溝河、大紅溝河等,屬長江水系。

經濟概況

農業三川鎮地處高寒山區,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9.2℃,無霜期150天左右。土質多為兩合土、紅黏土和礫土。農作物以玉米、大豆、馬鈴薯為主,一年一熟,糧食產量不高。群眾非常重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90年代,完成改河工程35條,築河堰壩236條,工程量達259萬立方米;治溝841道,修堰壩2.26萬米,建水平梯田5024畝。

90年代,引進優良品種,實行科學種田,糧食產量不斷提高。1998年,糧食總產量達521萬公斤,比1986年的403.5萬公斤增長117.5萬公斤。至2000年,全鎮糧食產量穩步上升,農戶家裡都有了餘糧。是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643元。

全鎮森林覆蓋總面積11萬畝。其中有林地10.7萬畝,疏林地240畝,灌木林地2004畝,森林覆蓋率為68%。1979年,飛播油松林成功,至2000年,12萬畝油松林長勢良好。三川鎮被評為「全國飛播造林先進單位」,國家林業部部長曾親臨三川為「飛播造林紀念碑」揭碑。1983年,落實林業責任制,發放林權證。1999年,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三川被列為禁伐區,坡度25度以上的坡地已全部退耕還林。是年,三川鎮被確定為「生態保護區」。

中藥材三川鎮氣候、土壤均適宜中藥材生長,是中藥材的天然寶庫。天然及人工種植的中藥材有430多種,其中黨參、棉芪、二花、連翹、山茱萸享有盛名。牛黃、麝香、天麻等遠銷海外。2000年,建中藥材基地7個,發展山茱萸、血參5000畝,種植松茯苓11萬穴,天麻8萬穴。中藥材種植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1990~2000年,中藥材銷售133噸,收入達666萬元,人均284元。

副業三川鎮人多地少,農作物一年一熟,農閒時間長,農民曆來重視副業生產。傳統的手工編織有柳編、竹編及鏇制木碗、木勺等,產品暢銷豫西各地,僅柳編一項年銷量就在4萬件以上。玉米糝、馬鈴薯粉是有名的土特產,享譽全省,成為饋贈佳品。

勞務輸出「兩個月過年,兩個月種田,八個月掙錢」是三川人的口頭禪。這裡剩餘勞力多,能吃苦耐勞,素有外出掙錢傳統。鎮政府抓住這一優勢,大搞勞務輸出。1989~1995年,是三川鎮剩餘勞力外出打工高峰期,每年有600多個務工隊,3000多人分布在秦嶺山上開採金礦,每年創收達500萬元以上。2000年,勞務大戶已發展到60多戶,總資產在50萬元以上。

鄉鎮企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三川鎮的鄉鎮企業發展很快。鑫達礦業公司是三川鎮和山東招遠市全昌紅集團公司共同投資650萬元興建的股份制企業,建成50噸/日金選廠,年產值250萬元。洛西林化廠主要生產松針粉、飼料添加劑,1995年投產。1997年,又擴建成綜合養殖場,當年,存欄豬300頭,雞3000隻,年產值85萬元。開欒鉬鉛鋅選廠,1998年被開封人祁合建購買,年產值1500萬元。水泥預製品廠是集體企業,1997年投產,年產值100萬元。至2000年,鄉鎮企業發展到81個,從業5280人,產值1.5億元,利潤8743萬元,上繳稅金141萬元,其中鑫達礦業公司、弘潭藥業公司被授予洛陽市A級企業。1990~2000年,三川鎮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累計3.7萬人(次),創收10.7億元。

商業三川鎮集市貿易歷史悠久。據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川街立集碑記》載「……三川者,蓋明時盧邑之盛地也。」言三川集市貿易明時已很繁榮。民國年間曾有「旱碼頭」之稱,是盧氏縣一大集鎮。2000年,三川集市有批發站5個,商店80家,飯店25家,糧油店10家,活動攤點165個。辟有布衣鞋帽、水果蔬菜、飯食小吃、竹編柳編、柴禾煤炭、牛羊牲畜、豬仔雞苗等若干專業市場。每逢農曆一、四、七集日,一般集日貿易額達20萬元左右。三川街已成為全縣有名的交易市場。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1713 男 5960 女 5753 家庭戶戶數 3418 家庭戶總人口(總) 11559 家庭戶男 5871 家庭戶女 5688 0-14歲(總) 2275 0-14歲男 1163 0-14歲女 1112 15-64歲(總) 8690 15-64歲男 4465 15-64歲女 4225 65歲及以上(總) 748 65歲及以上男 332 65歲及以上女 41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1083 總人口26170人(2017)。

資源特產

三川鎮 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大豆、土豆等,一年一熟。土地資源少,農民閒暇時間長,工副業、勞務輸出比較發達。三川鎮地處秦嶺山系中段,是金屬和非金屬的成礦地帶,資源豐富,品種繁多,主要有金、銀、銅、鐵、鉛、鋅 、鉬、鎂、鈦 、鈾、硫、硅、石煤、石棉、大理石、花崗石、高領土等,且大都埋藏淺、品位高具有較高的開採、冶煉價值。

三川鎮中藥材品種多、貯量大,主要有黨參、二花、豬苓、桔梗、柴胡山芋肉;名貴山珍有有鹿茸、猴頭、蘑菇、天麻;乾鮮果主要在蘋果、白桃、核桃、杏等。皮麻是該鎮的特種經濟作物,色白纖長,耐拉耐磨,馳名遐邇。全鎮有自然用材林3萬畝,飛播林9萬畝。

地理交通

三川鎮 境內洛(陽)盧(氏)公路縱穿南北,三川至白土公路由該鎮祖師廟村穿越漁唐溝,三川至冷水公路由西向東通往欒川,11個行政村全通汽車,境內11萬伏變電一座,三門峽、南陽雙線路供電網履蓋全鎮。育河流經全鎮,境內主要支流有三道河、北川河(又名西河)、小紅溝河、大紅溝河等。因此,該鎮交通便利、電力充足、水原豐富。

旅遊景點

三川鎮峰巒起伏,優雅俊秀,主要景點有抱犢寨、望牛嶺、白雲山、金斗山。抱犢寨海拔1800米,以牧童抱犢上山食靈芝成「抱犢真人」的神話得名,山勢險峻。四周懸崖,頂成盆地,跨越面積約6.25平方公里。

教科文衛

教育2000年,全鎮有幼兒園11所,32個班,入園幼兒599人,幼兒教師20人。村完小11所,31個教學點,99個教學班,2855名學生,108名教職工。初中1所,22個教學班,1259名學生,60名教職工。成人學校1所。縣第三高級中學設三川鎮。

1994年,全鄉群眾集資108萬元,建起13幢教學樓,做到了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桌凳。各小學都有儀器室,中學有儀器室、儀器櫃、實驗台、電教室、電腦微機室。1994年、1996年,順利通過了市、省及國家的「兩基」驗收。

1997年,初中3個年級統考成績全部進入縣五強之列。1998年,教學質量全面豐收,初三中招排全縣第二名,全鎮五年級考試總成績進入全縣前五名。

科技三川鎮歷來重視先進科學技術的引進和推廣。80~90年代,引進的玉米品種有大單、中單,馬鈴薯品種有紅皮、紅眼、東北密植黃、山西米脂黃等。結合合理施肥,防治病蟲害等,糧食產量逐年提高。1987年,推行大壟麥套種春玉米和地膜覆蓋新技術,大大提高了糧食單位面積產量,糧食總產量達1337噸,比上年總產量807噸增長65.6%。一改過去常年吃「統銷」的局面。1989年,全鎮僅玉米產量達5245噸,人均209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獎勵。2000年,三川鎮獲河南省「科技示範鎮」稱號。

文化三川鎮有廣播放大站、露天劇院、封閉劇院、文化站、電視差轉台各1處,電影隊7支,錄像廳2個。80%的農戶有電視。各村均有圖書室、閱覽室、文化活動室等。2000年,被河南省文化廳授予首批「河南省文化先進鄉鎮。」

衛生三川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病床16張,全院職工27人,其中主治醫師4人,醫師7人,醫士4人。醫療器械設備齊全。能熟練醫治內、外、婦、兒、五官、骨、口腔科等常見病和多發病。可進行膽囊切除、胃及胰腺腫瘤切除、尿道前列腺擴張、截肢、骨折整復固定、關節矯正、骨瘤摘除、剖腹產、子宮全切、脾破裂修補等難度較大的手術。年門診量5萬餘人(次),固定資產190.8萬元。全鎮各行政村都有衛生所,醫療網點覆蓋全鎮。

經濟發展

三川鎮 全鎮上下圍繞「工礦興鎮、商貿強鎮、勞務富民」的發展思路,擴大招商引資,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努力實現了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曾獲得洛陽市小城鎮經營管理先進鄉鎮、洛陽市計劃生育先進鄉鎮、洛陽市文明小城鎮等榮譽稱號。2008年完成財政收入2448萬元,實現企業總產值13216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129540萬元,完成入庫稅金5400萬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全年引進資金1.9億元,新建和擴建民營企業項目5個,其中,超億元項目1個。

基礎建設

三川鎮 以新農村建設為重點,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以「三清七集中」和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為突破口,突出建沼氣、改廁、改圈、改廚和道路硬化,加大對農村髒、亂、差現象的治理力度,狠抓示範村建設,以點帶面,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城鄉一體化穩步推進,以小城鎮建設為重點,不斷拉大城鎮框架,完善配套設施,城鎮面貌得到了較大改觀,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城鎮品位不斷提升。民生問題不斷改善。建立離任村、組幹部及困難老黨員救助機制,實施水毀道路和堰壩修復工程,完成敬老院建設及相關設施的配備,紮實開展扶貧搬遷工作,積極實施安全飲水工程,旅遊開發成效顯著。先後投資2000萬元,對抱犢寨紅色旅遊景區進行開發。

按照省政府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省內對口支援工作會要求,自貢市迅速啟動對口支援廣元蒼溪縣三川鎮工作,自貢副市長陳吉明率市發改委、市農工辦、市財政局、市衛生局、市教育局、市規劃和建設局、市農業局、市應急辦、市經委負責人,經過7個多小時長途車程趕到廣元市蒼溪縣,就三川鎮災後恢復重建工作進行對接。

文化教育

三川鎮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行教育教學目標管理責任制,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加強學校硬件建設,改善辦學條件。鎮內有縣直中學一所(永勝三中),鎮屬中學兩所(金官中學、梁官中學),小學20所,在校學生9547人,教職工572人,梁官中學被列為教育示範基地。

該鎮有文化站一個,老體協會一個,詩書畫協會一個,文化、體育事業健康發展,幹部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愈豐富多彩。

詞條標籤: 行政區劃 城市 鄉鎮 合作編輯者:

視頻

航拍:麗江永勝三川鎮,高原江南水鄉美 2020年10月31日發布

美到窒息!航拍「滇西米糧倉」麗江三川鎮:萬畝稻田金黃一片

2019年09月26日发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