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家湾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七家湾遗址 |
---|
|
七家湾遗址是一处位于台湾台中市七家湾溪流域的史前时代人类文化遗址,是目前台湾已发现有陶器的遗址中,最高海拔人类居住的遗址。距今4000年前,就有一批族群在七家湾溪畔,今武陵农场地区落脚,而在约于二千多年前突然销声匿迹。距今约一千二百年又有另一批族群在此定居,持续到距今约400年前。直到1996年,才被中研院史语所刘益昌教授再次发现,称为七家湾遗址。
七家湾遗址
- 发现时间:1997年5月。
- 海拔:分布于海拔1698米的上下河阶。
- 面积:约两公顷。
- 下文化层年代:距今约4300年,属绳纹红陶文化晚期。
- 上文化层年代:距今约1200年。
- 出土文物:板岩石板棺、火塘、石斧、石锄、网坠、箭头。
介绍
1997年5月台湾考古学者于七家湾溪畔武陵农场地区监测发现史前文化层。翌年10月起两年,相关考古学者开始系统化抽样发掘,并因此确认七家湾遗址的分布范围。
七家湾遗址涵盖两个文化层,下层是距今约4000年-26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绳纹红陶的文化层,与埔里新石器时代晚期大马璘文化较早阶段的水蛙堀期以及兰阳平原南侧边缘的丸山文化相近。上层是距今约1200年400年前金属器及金石并用时代晚期的文化层,兰阳平原、立雾溪流域等地区的十三行文化普洛湾类型文化及北海岸地区的十三行文化“福隆类型”有关。出土遗物显示台湾东、西部的先民,在数千年前即有穿越脊梁山脉迁徙。
中研院研究员刘益昌研究也指出,七家湾遗址为宜兰与南投县埔里地区交通之重要据点,且从出土遗物中有大量建筑遗迹及农耕、渔、猎用具,显示该处有先民长期居住, 以农耕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他们会使用石锄耕作、矢箭打猎、也会用石制网坠捕鱼。
该遗址为目前台湾所发现海拔最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台湾地理位置最高的陶器聚落遗址,也是常 见的大规模石器遗址。考古意义为证实该地点为宜兰与中部埔里地区交通的重要据点,证明史前台湾人民,具有岛内陆路交换与贸易能力。[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