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陵懷古四首》(王安石)

《金陵懷古四首》

作品名稱:《金陵懷古四首》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王安石

《金陵懷古四首》是北宋文學家、詩人王安石的作品之一。

目錄

正文

《金陵懷古四首》之一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

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東府舊基留佛剎,後庭余唱落船窗。

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

《金陵懷古四首》之二

天兵南下此橋江,敵國當時指顧降。

山水雄豪空復在,君王神武自難雙。

留連落日頻回首,想像余墟獨倚窗。

卻怪夏陽才一葦,漢家何事費罌岳。

《金陵懷古四首》之三

地勢東回萬里江,雲間天闕古來雙。

兵纏四海英雄得,聖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氣,風煙蕭颯滿僧窗。

廢陵壞冢空冠劍,誰復沾纓酹一缸。

《金陵懷古四首》之四

憶昨天兵下蜀江,將軍談笑士爭降。

黃旗已盡年三百,紫氣空收劍一雙。

破堞自生新草木,廢宮誰識舊軒窗。

不須搔首尋遺事,且倒花前白玉缸。[1]

作者生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鐘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2]

主要作品

著作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文學作品。

參考資料

  1. 王安石詩詞全集 《金陵懷古四首》 詩詞名句網  
  2. 王安石,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