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The Alchemist》)

是全球最畅销的书籍之一。[1]

故事叙述一位西班牙安达鲁西亚地区的牧羊男孩,为了追寻梦想中的宝藏,踏上漫漫旅途。

男孩因渴望认识世界、四处旅行而中断修道院的学习生涯,开始了牧羊的生活。旅途中因缘际会遇见了“麦基洗德国王”、非洲的水晶商人、以及前往绿洲的骆驼商队等。

人生的三大迷惘:梦想、爱情与所谓的命运,且看这书有甚么解答。[2]

目录

作者

保罗·科尔贺 :Paulo Coelho de Souza,(1947年8月24日-)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幼时就读于耶稣会学校,青少年时期曾梦想成为作家,后从父母之意就读法律院校。是一位巴西填词人及小说家,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成为世界知名作家。

1970年,科尔贺进修一年后放弃学业成为嬉皮士,游历南美、北非、墨西哥及欧洲各地并开始娱乐性用药。

1972年,回到巴西,开始为埃莉斯·蕾吉娜丽塔·李以及巴西偶像劳尔·塞沙斯填词。

1974年,科尔贺因涉嫌参与无政府主义社会运动,遭到巴西军政府当局短暂监禁。与妻子克里斯蒂娜·奥伊蒂西卡现居于里约热内卢。

“只有一件事可以阻碍梦想成真,那就是害怕失败。”翻开保罗‧科尔贺 (Paulo Coelho)的小说,字字句句都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3]

恐惧梦想的人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牧羊少年。故事的源头,是他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中,他和羊群在一片草场上,这时,来了一个小孩,和羊群玩耍。突然间,小孩拉住了他的手,带他去了埃及金字塔。小孩说:“ 假如你来到这里,将会找到一处秘密的宝藏”。少年不解其意,便去找巫师解梦。结果,巫师说:“ 如果找到了宝藏,你要分我十分之一。”这使少年很惶恐,因为梦竟然可能是真的。

少年犹豫不决,埃及金字塔离他实在太遥远了。但他偶遇了一个老人,这名老人自称是耶路撒冷之王。他告诉少年:“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有了王的祝福,少年卖掉了羊群,踏上了非洲的土地。他发现,世界竟可以如此不同。可是还没来得及高兴,钱就被偷光了。

失去了路费,少年只能在一家水晶店打工。由于他聪慧的头脑,水晶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当少年提出扩大规模时,店老板却说:“ 我不喜欢变化……我们一旦失误,将饮恨终生。”这是少年寻宝路途上遇到的第一种人:恐惧梦想的人。

店老板解释说,年轻的时候他想去麦加朝圣,那里比金字塔更远。他选择先攒一点钱,便开了这家水晶店。当时他想,等成了富翁,就去朝圣。可是渐渐的,他有了足够的钱,却再也不敢去麦加了。为何呢?他说: 因为麦加是支撑我活下去的希望,使我能够忍受平庸的岁月…… 我害怕实现我的梦想,实现之后,我就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

有些人希望实现梦想,而有的人只想保有梦想,却不想去实现它。我们的生活里也有许多这样的人。[4]

寻找梦想的人

少年攒够了路费,便告别水晶店老板,跟随驼队穿越撒哈拉沙漠,向金字塔进发。驼队里有一个英国人。他的目的地不是埃及,而是去沙漠里的绿洲寻找伟大的炼金术师。英国人对炼金术十分痴迷,想掌握这种神奇的魔法。

据说,有位炼金术师已经两百岁了,发现了长生不老液和点金石,能把任何金属变成黄金。而这位大师就隐居在绿洲里。

英国人得知后欣喜若狂,立刻取消了所有日程安排,把所有最重要的书籍找出来,然后直奔非洲。 千辛万苦到了绿洲,英国人请求学会了阿拉伯语的少年帮他询问炼金术师的下落。后来,他如愿以偿地找到了炼金术师的住处。 英国人从下午等到晚上,直到星星开始眨眼的时候,大师才露面。他向大师询问如何把铅块变成黄金。然而,大师的回答是:去试试看吧。

英国人沮丧又无可奈何,他长途跋涉来到此地,听到的却是毫无意义的东西。但是没有办法,他只能就此离开绿洲,去“试试看”。

这是男孩遇到的第二类人:依然在追寻梦想的路上,依然迷茫。

作家莫言在25岁那年,如果有人问他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他可能会回答“提干”。当时,莫言正为提干不成心情烦闷。为了排解忧愁,他尝试写作,并在次年发表了小说处女作。小说的发表引起了领导的注意,于是破格提拔莫言成了干部。莫言实现了当干部的“梦想”,但他却发现了一个更广大的世界:文学的世界。于是,他开启了对新梦想的追求:成为作家,甚至是伟大的作家。

放弃梦想的人

在绿洲,少年遇见了少女法蒂玛。当少年看到她那双美丽的黑眼睛时,就知道,自己爱上了她。

由于部落间的战乱,驼队滞留在了绿洲。少年因为有著神奇的第六感,准确地预测到了敌人将要偷袭,因而被绿洲的首领聘为顾问,还被赏赐了五十枚金币。这在少年的家乡,已经算是富翁了。

战乱之中,穿越沙漠何其艰难。况且,他还找到了心爱的人。去金字塔寻宝的信念开始动摇了,少年萌生了留在绿洲安家立业的念头。

这时,炼金术师出现了,他告诉少年,人应该努力达成自己的“ 天命”。

“你必须找到你的宝藏,否则你在途中的发现的一切便全都失去了意义。”

少年还是舍不得法蒂玛。炼金术师开始讲述一个关于少年留下来后的“平行世界”: 第一年,少年成为了绿洲的顾问,并与法蒂玛结婚,生活得很幸福。

第二年,他会记起那一批财宝,但极力对寻宝的念头视而不见。他运用知识和智慧为绿洲居民谋福利。部落的头领们会感激少年,带给他财富和权力。

第三年,少年会整夜整夜地在绿洲踱步,而法蒂玛将成为一个忧伤的女人,因为是她中断了少年前进的脚步。但少年依然爱著她。他知道,那批财宝将永远埋在地下。

第四年,由于好运总有用完的一天,少年将被解除顾问一职。那时,他已经成为富商,拥有很多骆驼和货物。但是,他的馀生都将在沙漠之中游荡,他明白自己放弃了梦想,那时再想去做,已经为时晚矣…… 炼金术师还告诫少年,爱情从来不会阻止一个人去追寻梦想。如果会阻止,一定因为那不是真正的爱情。

在这个“平行世界”里的自己,正是少年遇到的第三种人:放弃了梦想的人。

不相信梦想的人

少年离开了绿洲,终于抵达了埃及。一轮满月悬在中天,星光灿烂。月光洒在沙丘上,变幻的阴影令沙漠看上去像波涛滚滚的大海。几分钟后,少年爬到丘顶,心猛地一跳。接著,他双膝跪地,泪流满面: 庄严雄伟的埃及金字塔,在白色沙漠的映衬中矗立在他面前,沐浴著满月的银辉。

可是,他在金字塔下挖了整整一夜,结果一无所获。他的双手挖累了,受了伤,但仍坚持挖著。这时,有几个人来到少年面前,他们自称躲避战乱的难民。其中一个问:“你在这儿藏什么呢?”

“我什么也没藏。”少年回答。

但他们不由分说揪住少年,搜查他的口袋,将金币搜了出来。他们认为地下一定埋著更多金子,就命令他继续挖,但仍旧什么也没挖到。他们开始殴打少年,直到天亮才放手。少年被打得遍体鳞伤。少年为了保命,将寻宝之事告诉了他们。没想到领头的说,两年前,他也做过同一个梦,梦见一座残破的教堂,有牧羊的少年经常在那里过夜。在那里,埋藏著一笔宝藏。“但是我可没那么蠢,不会因为做了一个梦就去穿越一片大沙漠。” 说完,他们扬长而去。

这群劫匪是少年遇到的第四种人:不相信梦想的人。

他们天生不相信什么梦想,认为那是骗人的把戏。即使内心有所渴望,也不会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因为,梦想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

这样的人,每个追求过梦想的人都会遇到。他们会尽力嘲笑追梦的人,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是全世界最傻的一群人。 然而,忍受嘲讽与不解正是追求梦想必须经历的试炼。只有经历了这些,你的内心才会更加强大,才更懂得梦想的意义。他们其实是追梦者命中的贵人。

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少年醒悟过来,原来财宝藏在教堂里,而那座教堂,就是他曾经牧羊的地方。

珍贵的是实现梦想的过程

可能有的读者会觉得奇怪:原来宝藏就埋在自己的脚下,那大老远的去埃及,不是白去了吗?

这其实正是作者要表达的对于梦想的态度:结果并不重要,珍贵的是实现梦想的过程。

虽然梦想可能永远抵达不了,但跋涉的过程却是金不换。有时,我们看待梦想过于痛苦和缥缈,也是由于将结果看得太重,忽略了因为梦想而获得的成长。

它真正的含义是:在实现梦想的过程里,你将会更深刻地理解周边的事物,将它们纳入你的经验,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仅仅得到一个结果不会改变我们的人生。真正使我们改变的,是生活本身。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你得到什么,而是你最终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视频

【朝圣之旅:保罗科尔贺】文学大师传奇人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