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槐荫消夏图》

《槐荫消夏图》宋(传)王齐翰

《槐荫消夏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第一册。

曾经明黔宁王沐磷、清耿昭忠收藏。此画无款,旧题签为王齐翰作。[1]

图绘炎炎夏日里,一处槐荫下,一高士平卧榻上,上衣半解,袒胸露乳,闭目酣睡;榻边一条案上摆著香炉、蜡台、书卷等物品,可能高士睡醒后在此读书赏画。本幅无款,标签题王齐翰作,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第一册。[2]

目录

王齐翰生平

王齐翰(公元10世纪)〔五代·南唐〕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善工画人物、佛道宗教画,兼擅山水、花鸟,以画猿獐出名。其画以笔法工细为特色。

后主李煜朝(961-975)为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好作山林丘壑,隐岩幽谷,无朝市风埃气,画道释人物多思致,好作山林丘壑,隐岩幽卜。

开宝末商贾刘元嗣以高价售得齐翰画罗汉十六轴,载入京师,置于僧寺。后僧以过期拒赎与讼。时太宗尹京,督索其画,一见大加赏叹。遂留画厚赐而释之。

《槐荫消夏图》赏析

本图描绘了当时文人闲适的日常生活,在盛夏的绿槐浓阴下,一高士坦胸赤足而卧,闭目养神,怡然自得,榻侧置雪景寒林图屏风,条案上罗列香炉、蜡台及书卷什物。此图人物、床榻、条案、文房清玩刻画人微,极富艺术表现力。

在笔墨上,行笔飘逸柔美、气韵清新优雅,人物和背景勾勒细致,烘染细腻,体现了画家细致的观察力和深厚的绘画功底

画的虽然是夏天的场景,但《槐荫消夏图》给人的感觉却是阳春白雪,脱俗高逸,清新雅致,赏心悦目。[3]

传世作品

《勘书图》 绢本,设色,纵28.4厘米,横65.7厘米,现收藏于南京大学。

收藏

《槐荫消夏图》材质:绢本 设色。尺寸:纵:25厘米 横:28.5厘米

目前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故宫专家常保立介绍《槐荫消夏图》:槐树是高大的羽状复叶乔木,自古中原南北广植,《抱朴子》《本草》均述有槐子明目黑发,长生益寿。槐在古汉语中与官相通,特指三公之位的显贵。槐还指代科考,因槐与魁相近,多有得魁星神君而登科入仕之祥瑞美意。《槐荫消夏图》中画者以水分大的点叶法用笔,使槐树每簇对称的叶子盈满端庄而又略有风动中,在赤日炎炎下有了一个凉快的好去处。[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