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易经》、你及其他(杨炼诗歌)

《《易经》、你及其他》是诗人杨炼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目录

作品原文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六十四卦卦卦都是一轮夕阳

你来了,你说:这部书我读了千年

千年的未卜之辞

早已磨断成片片竹简,那黑鸦

俯瞰世界万变而始终如一


没有故土,在陌生人中间

也没有你那座搁置整个东方的小屋

黄昏永远不知道第几次濒临死亡

被雕出面孔的石头

迷失于自己内部更深沉的夜

一群麻风病患者残缺,又眺望


字和字紧咬着,永恒是铜壶中的谜

点点滴滴,注定的时刻

恶梦掘成最后一个栖身之所

龟甲碎裂,失传的历史嵌进新闻

古猿再次占领人类的话题

而神,都把脑袋塞入不男不女的裤裆

为表演痛苦、或偷偷窥测

那黑暗中万物存在的阴险目的


六十四卦卦卦都在怒吼之外颤抖

你被自己流放,仿效着野兽

超越,无非避开人群像避开一场瘟疫

预言在风中蹒跚行走

向每一扇门伸出勒索的手


给所有读这部书的嘴打满补丁

月亮和大海同样盲目,陨落或升起

浸透谎言,像一条自如的鱼

深渊忽略着时间,你从皮肤开始

伤口用尸布缠了再缠

当猝然发现,心也是一只黑鸦

你,你的等待,又已千年

作者简介

杨炼(1955-),男,出生于瑞士伯尔尼,祖籍山东,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利西斯奖”评委。[1]

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昌平县插队,之后开始写诗,并成为《今天》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杨炼以长诗《诺日朗》出名,1988年被中国内地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同年在北京与芒克、多多等创立“幸存者诗歌俱乐部”。[2]

杨炼的作品以诗和散文为主,兼及文学与艺术批评。其诗集八种、散文集两种,与众多文章已被译成二十余种外文,在各国出版。他不停参加世界文学、艺术及学术活动,被称为当代中国文学最有代表性的声音之一。《大海停止之处》、《同心圆》等被称为杨炼的代表作。《大海停止之处》以特定的组诗形式,把外在漂流转为一场内心之旅。《同心圆》更是取消了时间概念,直指人性不变之处境。[3]

如果说,杨炼属于当代中国最早达成了诗的自觉、尝试建立自洽的个体诗学,并用以指导自身写作的诗人之一,那首先是因为他最早深切体验并透彻反思了母语现实和文化的双重困境,由此拓开一条决绝的向诗之路。“一颗无法孵化的心独自醒来”(《半坡·石斧》,那一刻也就是孤独的漂泊之旅启程的时刻。[4]

从澳大利亚到新西兰,到美国到德国再到英国,二十年来杨炼漂泊的足迹印遍了大半个世界,其要旨或许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以生存方式的简约,换取精神宇宙的丰富。在他的身后,不断矗立起以他所钟爱的组诗形式构成的纸上建筑群。那是他的世界,一个足以与他走过的世界相对称的同样浩瀚,同样深邃,同样生生不息的汉语诗歌世界:《面具与鳄鱼》(1989)、《无人称》(1991)、《大海停止之处》(1992—1993)、《同心圆》(1994—1997)、《十六行诗》(1998—1999)、《幸福鬼魂手记》(2000)、《李河谷的诗》(2001—2002)等。此外,他还以类组诗的结构创作了长篇散文《鬼话》(1990—1992,由16篇构成)、《十意象》(1994)、《那些一》(1999,由5篇构成)、《骨灰瓮》(2000)、《月蚀的七个半夜》(2001,由7篇构成)等。这些作品,再加上他此一时期的二十余篇理论、批评文章,如同由一个看不见的中心(虚无的中心)兴发,波向四面八方的道道涟漪,构成了他创作自身的“同心圆”。“同心圆”既是他个体诗学的核心概念,是他心目中的诗歌秩序图像,也是他把握生存,语言临界点的方式。[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