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淳于司马病》
原文
“当病迵风。迵风之状,饮食下嗌辄后之[2]。病得之饱食而疾走。”淳于司马曰:“我之王家食马肝,食饱甚,见酒来,即走去[3],驱疾至舍,即泄数十出[4]。”臣意告曰:“为火齐米汁饮之,七八日而当愈。”时医秦信在旁[5],臣意去,信谓左右阁都尉曰[6]:“意以淳于司马病为何?”曰:“以为迵风,可治。”信即笑曰:“是不知也。淳于司马病,法当后九日死。”即后九日不死,其家复召臣意。臣意往问之,尽如意诊。臣即为一火齐米汁,使服之,七八日病已。所以知之者,诊其脉时,切之,尽如法[7],其病顺[8],故不死。
段意
记病案之二十:齐国淳于司马患病,仓公切脉诊断为迵风病,病因是饱餐后快跑,饮火齐米汁可痊愈。病人自述得病经过和症状与仓公诊断完全相符。但医生秦信却认为其预后不正确,断言病人九日后当死。病人九日未死,再召仓公,饮以火齐米汁后,七八日病愈。
注释
[1]淳于司马:姓淳于的司马。司马:官名,为中级武官。
[2]下嗌(yi):下咽。后之:泻出去。
[3]走去:跑开。
[4]出:番,量词。
[5]时:当时。医:医生。秦信:人名。
[6]阁都尉:姓阁的都尉。都尉:地方武官。
[7]尽如法:完全符合该病的脉象。
[8]其病顺:他的病(与脉象)相顺应。[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