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七年》
原文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2],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3],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4]。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5]。”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6]。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7],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8]。使赵不将括即已[9],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10]。”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11],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12],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13],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14]? 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15],妾得无随坐乎[16]?”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17]。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18],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19]。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段意
写长平战败的经过,主要写战事,中间插入赵母上书的细节。通过赵母对赵奢、赵括父子的比较,说明孝成王用人不当、中敌奸计是战争失败的根源 。
注释
[1]孝成王:名丹。
[2]距:同“拒”,抗拒。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
[3]笃:病重。
[4]以名使括:凭借赵括的名气而任用他。胶柱而鼓瑟:比喻不懂用人之道,乱用人。柱:瑟上卷弦的轸子。把柱粘住不动,使其不能运转自如,当然不能弹奏成调。
[5]合变:灵活应变。
[6]以:认为。当:抵,匹敌。
[7]难:驳斥。
[8]句意:用兵,是玩命的场合,然而赵括却说得很轻忽。
[9]即已:就罢了。
[10]破:使……破败。
[11]身:亲自。所奉饭饮而进食者:捧着饮食且受供奉的人,指赵奢所尊敬、奉养的贤能之士。以十数:数以十计。所友者:当成朋友的人。
[12]尽以予:全部用以分给。
[13]东向而朝:东向而坐接受臣下的朝见。古以东向为尊。
[14]何如其父:与他的父亲比起怎么样。
[15]即有如不称:那么,如果有不称职的地方。即:同“则”。
[16]随坐:连坐,一起定罪。
[17]悉更约束:全部改变了过去的规章制度。易置:撤换。
[18]佯(yang):假装。
[19]坑:活埋。[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