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太史公自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太史公自序》

原文

幽、厉之后,周室衰微,诸侯专政,《春秋》有所不纪;而谱牒经略[3],五霸更盛衰,欲睹周世相先后之意,作《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春秋之后,陪臣秉政,强国相王;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灭封地,擅其号[4]。作《六国年表》第三。

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八年之间,天下三嬗[5],事繁变众,故详著《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汉兴已来,至于太初百年,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有司靡踵[6],强弱之原云已也。作《汉兴已来诸侯年表》第五。

维(高)祖元功[7],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其昭穆[8],或杀身陨国[9]。作《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惠景之间,维申功臣宗属爵邑,作《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征伐夷蛮,武功爰列。作《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诸侯既强,七国为从,子弟众多,无爵封邑,推恩行义[10],其势销弱,德归京师。作《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维见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贤者记其治,不贤者彰其事。作《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注释

  [1]尚:年代久远。

  [2]谱牒:记载世系谥号的书册。旧闻:古代文献。

  [3]经略:论次大略。

  [4]擅其号:专称皇帝之号。

  [5]三嬗(shan):三次更迭,指陈胜、项羽、刘邦的相继号令天下。

  [6]有司靡踵:主管的人无法接续。

  [7]元功:创业之功。

  [8]忘其昭穆:分不清昭穆。古代宗庙,始祖居中,子孙分世次立于左右,左为昭、右为穆。

  [9]杀身陨国:身遭杀戮,国被废除。

  [10]推恩行义:指汉武帝采纳主父偃之策,使诸侯子弟均得为侯,名为推恩行义,实为削弱诸侯的措施。[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