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史记·吴王濞列传三王之围齐临菑也》

《史记·吴王濞列传三王之围齐临菑也》

目录

原文

汉兵至,胶西、胶东、菑川王各引兵归[3]。胶西王乃袒跣[4],席稿[5],饮水[6],谢太后[7]。王太子德曰:“汉兵远,臣观之已罢[8],可袭,愿收大王馀兵击之[9],击之不胜,乃逃入海,未晚也。”王曰:“吾士卒皆已坏[10],不可发用[11]。”弗听[12]。汉将弓高侯颓当遗王书曰[13]:“奉诏诛不义,降者赦其罪[14],复故[15];不降者灭之。王何处[16],须以从事[17]。”王肉袒叩头汉军壁[18],谒曰[19]:“臣卬奉法不谨[20],惊骇百姓[21],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22],敢请菹醢之罪[23]。”弓高侯执金鼓见之[24],曰:“王苦军事[25],愿闻王发兵状[26]。”王顿首膝行对曰[27]:“今者,晁错天子用事臣[28],变更高皇帝法令,侵夺诸侯地。卬等以为不义,恐其败乱天下[29],七国发兵,且以诛错[30]。今闻错已诛,卬等谨以罢兵归[31]。”将军曰:“王苟以错不善[32],何不以闻?及未有诏、虎符[33],擅发兵击义国[34]。以此观之,意非欲诛错也[35]。”乃出诏书为王读之。读之讫[36],曰:“王其自图[37]。”王曰:“如卬等死有馀罪[38]。”遂自杀。太后、太子皆死。胶东、菑川、济南王皆死,国除[39],纳于汉[40]。郦将军围赵十月而下之[41],赵王自杀。济北王以劫故[42],得不诛[43],徙王菑川[44]。

段意

本段记以胶西王刘印为首的齐地四国王灭亡的情况。胶西、胶东、菑川三王三月不能攻下临菑,汉军至,他们便撤回封国。汉将韩颓当奉命讨伐、宣诏,胶西王虽至汉军营叩头陈述,仍不被宽容而自杀。胶东、菑川、济南三王也死了,赵王自杀了。他们的封国被废除,领地被朝廷收回。济北王因被劫持未参与叛乱,迁到菑川作国王。

注释

  [1]三王:前文说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四王共攻围临菑,此言三王,即胶西、胶东、菑川王,可能济南王已撤离。

  [2]下:攻下。

  [3]引:带领。

  [4]袒(tan):脱去上衣。跣(xian):脱去鞋子。

  [5]席稿:以稿为席,即坐卧稿上。自比于罪人,这是古人表示请罪的一种方式。稿,用禾杆编成的席。

  [6]饮水:喝水,不喝酒等饮料。

  [7]谢太后:向太后道歉,赔不是。谢,道歉。

  [8]罢(pi):通“疲”,疲乏。

  [9]馀兵:残余部队。

  [10]坏:溃散。

  [11]发:征调,派遣。

  [12]弗听:不听从。

  [13]弓高侯:韩信之子韩颓当,因生于凶奴颓当城,故取名颓当。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与其侄韩婴率众降汉,十六年封弓高侯。平吴楚七国之乱因写信劝降胶西王刘印,功冠诸侯。遗(wei):给。书:信。

  [14]赦(she):赦免。

  [15]复故:恢复原有的官爵。

  [16]何处:怎么决定。处,决定。

  [17]须:等待。指等待答复。从事:行事。

  [18]肉袒:解衣露体。表示请罪。

  [19]谒(ye):进见。

  [20]奉:遵照,遵守。谨:谨慎,小心。

  [21]惊骇百姓:指兴兵作乱惊扰了百姓。

  [22]苦:劳顿。穷国:偏僻之国。

  [23]菹(zu)醢(hai):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24]金鼓:战斗中指挥军队的信号工具。一般是鼓声表示前进,金声表示退却。金,指金属制造的锣等敲击乐器。

  [25]苦:苦于。

  [26]状:情状,情形。

  [27]顿首:叩头。膝行:膝盖着地,跪着前进。对:回答。

  [28]用事:当权。

  [29]败乱:败坏、扰乱。

  [30]且:只,只是。以:为。诛:杀。

  [31]谨:恭敬。罢兵:停止军事行动。

  [32]苟:如果。以:认为。

  [33]虎符:皇帝授予军权或调遣军队的凭证。用铜制成虎形,分为两半,右半由朝廷保存,左半交受权的臣子。

  [34]义国:坚持正义之国。指未参与叛乱的齐国。

  [35]意:用意。

  [36]讫(qi):完毕。

  [37]图:谋划,考虑。

  [38]如印等:像我刘印这样的人。如,像。等,一样。

  [39]国除:封国被废除。

  [40]纳于汉:(封地)交给汉朝廷。

  [41]郦将军:郦寄,西汉诸侯。

  [42]劫:被劫持。故:缘故。

  [43]得不诛:得以不受惩罚。

  [44]徙王菑川:迁徙到菑川作王。[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