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卷第七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伤寒论》卷第七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目录
【原文】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①,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注释】
①引阴中拘挛:牵引阴部拘急痉挛。
【译文】
伤寒病后因男女交接而发生的阴阳易病,出现身体沉重,气少不足以息,小腹挛急疼痛的症状,甚至牵引阴部挛急疼痛,热气上冲至胸部,头重不能抬起,眼睛发花,膝与小腿肚拘急痉挛,主治宜用烧裈散。
【评析】
本条讲阴阳易的症候和治疗方法。 伤寒是广义的,包括一切外感病而言。病方新愈,男女即行交接,因而产生一系列的病变,如身重,少气,少腹急迫,牵及阴部,膝胫部拘挛痉急,热上冲胸,头重眼花等症状,宜用烧裈散治疗。
烧裈散方 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右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原文】
大病①差后劳复②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注释】
①大病:《巢氏病源》:大病者,中风、伤寒、热劳、温疟之类是也。 ②劳复:疾病新愈,因劳累而又发的,叫劳复。
【译文】
伤寒大病初愈,因劳累过度而复发,见发热、心烦、脘腹胀满症的,主治用枳实栀子豉汤。
【评析】
本条讲劳复的治法。 大病初愈之后,因正气较虚,或余邪未尽,往往因调摄不当,或劳力过甚,或饮食过多,皆可能导致病症复发,名为劳复。以劳则气上,余热复集,浮越于胸中;或是强食不化,热有所伤,因而病复,出现发热心烦,胸脘窒闷等症,治当清热除烦、宽中行气。如果兼有宿食不化,可酌加大黄以和胃泻实。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擘)、豉一升(绵裹)。 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原文】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译文】
伤寒病,病已痊愈,又再发热,若兼见少阳脉症的,主治宜用小柴胡汤;若也兼见脉浮的,用发汗法以解表祛邪;若兼见脉沉实有力的,用攻下法去除里实。
【评析】
本条讲瘥后更发热的治法。 外感热病,热退病解后,又再发热,可能因余邪未尽,也可能是复感外邪,要根据脉症具体分析,求得主要病机,然后采用相应的治法。瘥后发热,一般正气较虚而邪不太甚,因而举出具有扶正达邪、和解枢机作用的小柴胡汤为代表方。当然仅是举例而言,所以接着提出了脉浮,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脉浮,标志着病势向外,脉沉实,表明里有实滞,然而仅提出宜汗、宜下的治法,却未举出具体方药,这意在示人随症选方,灵活化裁,以避免执方治病。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熬)、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楼根各等分。 右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原文】
大病差后,喜唾①,久不了了②,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注释】
①喜唾(tuò):频频泛吐唾沫。 ②久不了了:延绵不断的意思。
【译文】
大病愈后,总爱泛吐唾沫,不能自制,长期迁延不愈的,这是脾虚不能摄津、寒饮停聚胸膈所致,应当用丸药温补,可用理中丸。
【评析】
本条讲瘥后虚寒喜唾的治法。 大病瘥后,病人出现喜唾而久不了了,这是因病后脾胃阳虚,运化失司,饮食精微不得正常输布,而反凝聚成涎唾,上溢于口,源源不绝,所以喜唾,久不了了。理中丸能温中益气驱寒燥湿,中阳得健,津液布化复常,则喜唾自可渐愈。后人经验,本方加益智仁,效果更好。
【原文】
伤寒解后,虚羸①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注释】
①虚羸:虚弱消瘦。
【译文】
伤寒病解以后,身体虚弱消瘦,气息不足,气逆欲吐,用竹叶石膏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病后胃热未尽,气液两伤症治。 伤寒病,既能损伤阳气,也能销烁阴液。本条所述是病解之后,气液两伤。津液耗伤,不能滋养形骸,所以身体羸瘦,中气不足,所以少气不足以息,胃阴伤而胃气上逆,所以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具有清热和胃、益气生津的作用,故为此症的主方。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两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病人脉已解①,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②则愈。
【注释】
沙拐枣①脉已解:病脉已除,脉象正常。 ②损谷:控制进食的数量。
【译文】
病人病脉已解,脉呈平和之象,却每于傍晚时分出现轻微的心烦,这是疾病刚愈,脾胃机制还很虚弱,消化力差,由于勉强进食,不能消化的缘故。此时,只须适当减少饮食,疾病则会痊愈。
【评析】
本条讲病解后微烦的机制与调护。 病脉已解,尚见日暮微烦,乃因热病新瘥,脾胃运化之力尚弱,而勉强进食,不能消化,所以发生微烦,不需药物治疗,只要减少食物用量,自可痊愈。[1]
【医者必读】
《伤寒论》自古以来,就是一部经典一部传奇,成为医者必读的书籍之一,也是国家考试的参考用书之一,《伤寒论》六证辩证明晰,理法中规中矩,方药配合严谨等多种特点,是应用汤液辩治的独特临床治疗技术。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学术的根本,中医疗效的源头,就像北宋时期的林亿在《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重点提到:“臣尝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北宋王溥撰在《唐会要•医术•卷八十二》中记载:“乾元元年(758年)二月五日制:自今以后,有以医术入仕者……各试医经方术策十道、《本草》二道、《脉经》二道、《素问》十道、张仲景《伤寒论》十道。”[2]
【作者简介】
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疫疾广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