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龙额镇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处黔桂两省(自治区)交界处,东与水口镇、雷洞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毗邻,南与地坪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相连,西与从江县庆云乡接壤,北靠肇兴乡。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100千米。总面积12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龙额镇户籍人口24977人。

明代、清代,属洪州副司。1984年5月,撤销公社建置,建立龙额乡。 2012年12月,撤销龙额乡,设置龙额镇。截至2020年6月,龙额镇辖2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龙额村。

2011年,龙额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613元。 截至2019年末,龙额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个。[1]

目录

历史沿革

明代、清代,属洪州副司。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为龙额乡。

1950年12月,属六区(水口)。

1952年,划为第七区,区驻地龙额。

1957年,撤区设龙额片。

1958年1月,复置龙额区;同年9月,撤区成立公社。

1961年,复设区。

1984年5月,撤销公社建置,建立龙额乡。

1992年2月,古邦乡、岑岜乡并入龙额乡。

2012年12月,撤销龙额乡,设置龙额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龙额镇辖龙额1个社区,龙额、登晒、黄现、岑书、六约、岑沟、岑引、唐而、归养、上地坪、吉林、岑母、岑梧、岑包、上埠、下埠、岑鱼、广荡、黄卜、古邦、亚改、亚罕、德过、起凡、美更、思姑、平金、上德鹅、下德鹅29个行政村;下设2个居民小组、17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龙额镇辖20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龙额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额镇地处黔桂两省(自治区区)交界处,东与水口镇、雷洞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毗邻,南与地坪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相连,西与从江县庆云乡接壤,北靠肇兴乡。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10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7.5千米, 总面积1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龙额镇地处归养河、六甲河、南江河河谷和群山环抱地带,境内山峦起伏,层峦叠嶂,地势北高南低,为山区峡谷地形。境内平均海拔350米,主要山峰有布白坡、几大山等,最高点位于弄报坡,海拔1261米;最低点位于黄现村八归,海拔180米。

气候

龙额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

水文

龙额镇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江河(水口河)、六约河,境内河道长10千米。南江河由水口镇滚正村流经境内古邦、平金、上德鹅、下德鹅等村。

自然灾害

龙额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风雹灾、病虫灾等。洪涝灾害一般为十年一遇,多发生在5~8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94年7月18日至19日;旱灾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09年10~2010年6月,境内连续八个月没有大的降雨,持续的冬春干旱造成水井枯竭,多数村寨出现饮水困难;冰雹主要集中在春季的3月上旬~5月上旬。

自然资源

龙额镇境内地下矿藏主要有硅石和金,其中硅石矿储量较多,仅古邦村的白岩(地名)硅石矿总储藏量约100万吨,二氧化硅含量达99.61%,年开采量可达10万吨。有林地9.31万亩,以杉、松、竹、麻栎、含笑等针、阔叶树木为主,经济林以油茶林为主,面积4.1万亩。还有罗汉果、淮山、八角、钩藤、金银花等多种中药材。

2011年,龙额镇有耕地面积1.2万亩。

人口

2011年末,龙额镇辖区总人口2.37万人。另有流动人口2260人。总人口中,男性1.27万人,占53.6%;女性1.1万人,占46.4%;14岁以下5329人,占22.49%;15~64岁1.63万人,占68.61%;65岁以上2111人,占8.9%。总人口中,以侗族为主,达1.99万人,占83.97%;苗族3673人,占15.5%;其他民族127人,占0.53%。2011年,龙额镇人口出生率12.73‰,人口死亡率6.69‰,人口自然增长率6.0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3.99人。

截至2019年末,龙额镇户籍人口24977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龙额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613元。

截至2019年末,龙额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个。

农业

2011年,龙额镇农业总产值3845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6.21%。

龙额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240吨,其中水稻3289吨,玉米283吨,小麦33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油菜、油茶。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3090 亩,产量1789吨,其中叶菜类215吨,白菜类672吨,根茎类462吨,瓜菜类17吨,菜用豆类128吨,茄果菜类366吨,葱蒜类32吨;油菜种植面积4000亩,产量478.6吨;油茶种植面积2.24万亩,油菜籽产量800吨。

龙额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447头,年末存栏2580头;牛饲养量2603头,年末存栏2102头;家禽饲养量1.98万羽,上市家禽4678羽。

商业

2011年末,龙额镇有商业网点67个,从业人员413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30万元,比上年增长21%。

金融

2011年末,龙额镇社各类存款余额8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3%;各项贷款余额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

电信业

2011年,龙额镇电信业务收入270万元。[4]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1994年12月,建成龙额镇无线电视台,后改建为有线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乡驻地有线电视用户321户,入户率67.43%。

2011年末,龙额镇有文化站1个,各类图书室32个,藏书10万多册。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龙额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89人,专任教师3人;小学18所,在校生2060人,专任教师8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30人,专任教师4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龙额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乡级卫生院1所,门诊部1个;病床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1张,固定资产总值16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7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4万人次。

2011年,龙额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71%。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龙额镇有篮球场1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4%。

社会保障

2011年,龙额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户,人数12人,支出2.73万元,比上年增长23.3%,月人均189.6元,比上年增长25.8%;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2人次,支出1.2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50户,人数5320人,支出457.1万元,比上年增长53.67%, 人均71.6元,比上年增长53.6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3.33万元。社会福利费17.64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228人,参保率61.69%。[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邮政代办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4.7万份(册)。电信服务网点4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80门,固定电话用户13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7%;移动电话用户7300户,宽带接入用户100户。

交通运输

2011年,龙额镇有贵广高速铁路、321国道穿境而过。有县级公路1条,境内长30千米。通村公路30条,总长129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龙额镇驻地山峦蜿蜒起伏相互连接,像一条巨龙,而村落像建在龙的额头上,故名。

民族文化

龙额镇镇内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主要有侗鼓楼群,侗戏,侗、苗芦笙舞,侗族竹杆舞,侗族笛子歌,侗族大歌,侗族踩歌堂(哆耶),"圣母庵堂"等民族文化。

风景名胜

龙额镇有"三龙抢宝"、"马尾滩瀑布"和"古帮榕树群"等自然景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