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党卫军(德语:De-Schutzstaffel.ogg|Schutzstaffel)是一个存在于纳粹德国,并隶属于纳粹党的纪律检查组织。在纳粹党执政时期,对内执掌纳粹党的纪律检查,对外维护纳粹党领政,执掌对德国国家机构的忠诚审核、整顿社会上被其认为反党反民族的错误事物、监察德国境内各领域的思想纲领等工作。
亲卫队其旗下成立负责军事作战的分支党卫军和负责关押监禁的分支骷髅总队,并作为党卫军及骷髅总队[1] 的最高领导机构,管制督导指挥旗下党卫军的兵源分配和骷髅总队审判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由党卫队领导的党卫军和骷髅总队及其他准军事组织针对犹太人及少数敌视群体设计并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权力
1925年由纳粹党党卫冲锋队内部所创建。1929年开始由海因里希·希姆莱担任亲卫队最高长官开始,该部门迅速扩大权力,以捍卫党中央领导纳粹党全体的纪律为目的,跨大为以党首希特勒直接指挥的最高纪律监察机关。1933年纳粹党执政,希特勒就任总理,任命海因里希兼任内政部长,直接实行以党机关控制德国。随著《解决人民与国家痛苦的法律》颁布,进一步推动“党国一体”纳粹党与政府权力一体化。由党机关的亲卫队经其最高领袖身任德国内阁内政部长,纳粹党组织夺取德国行政机关,纳粹党的纪律监察部门替代德国公安警察体制。纳粹党以亲卫队建立对应德国政府行政部门职权机能的12机能部:
- “亲卫队全国领袖个人参谋部”(内政部)
- “亲卫队行政部”(财政部)
- “亲卫队作战部”(国防部)
- “亲卫队人事部”(人力资源部)
- “亲卫队国家安全部”(国安部)
- “秩序警察本部”(公安部)
- “亲卫队司法部”(司法部)
- “海斯梅耶上级集团领袖本部”(教育部)
- “亲卫队人种与移居部”(卫生部)
- “亲卫队强化德意志民族高级专员部”(文化部)
- “亲卫队国外德意志民族事务部”(外交部)
- “亲卫队经济本部”(经济部)
以此亲卫队所掌握的“治安警察”(刑事警察与盖世太保)、“秩序警察”(防暴、消防)、保安处(情报搜集)、集中营(监禁、处决)4大领域为纳粹党控制德国权力基石。执行监督党内纪律,确保拥戴纳粹党中央领导的忠诚。打击任何活跃或潜在国内敌人,摧毁意图破坏民族团结的反对运动。主导投入社会文化教育,宣扬纳粹主义精神和所内涵的民族文化深入人心。以权势、恐吓、刻意煽动纵容暴力手段,威胁各领域的言论,达到舆论与媒体的整改至符合纳粹党政策。营运德国内外的渗透组织工作,获取国家利益与政治稳定情报。负责各地集中营与灭绝营的管理,并至占领区与战场前线清洗不符种族政策之原住居民等任务。
除个别部门属下特殊部队(“亲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武装亲卫队”)成员,以上纳粹亲卫队全体正式人员,统称“All gemeine”(普通队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亲卫队直接实行接管德国占领区的所有警政勤务,贯彻占领区内绥靖镇压、清算反抗、逮捕异议、政治迫害的统治,其部门、成员不一进行成大量的战争罪及反人类罪行动。
尤其战时主导占领区和轴心各国内的犹太人与吉普赛人的种族奴役、屠杀工作。强制犹太人进入集中营进行无人道的严酷劳动生产,以直接处决和间接恶劣环境的手段,造成550万到600万名犹太人、22万人到150万罗姆人和其他受害者死亡。
德国战败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定其为犯罪组织,使其成为纳粹党最恶名昭彰的机构。仅存的最高级别官员,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在国际法庭中被判反人类罪行成立,执行绞刑。
时至进入21世纪,对未接受审判的逃逸亲卫队员,其犯罪追溯永不中断,仍持续发布追捕。未接受定罪之所有亲卫队员,一经确认本人死亡,即追判身分为战争犯罪者载入史册,毫无侥幸。
历史
前身
纳粹党最早在1920年为了进行政党活动时和与其他政党支持者冲突的安全,成立了用以保卫纳粹党集会的会场警备“秩序维护队”。秩序维护队的任务是在集会、演讲等公共活动中保护纳粹党的高级干部和集会演讲秩序。 隔1921年8月,知名的极右派艾哈德前海军上尉加入纳粹党,一并将他以旧帝国海军退役军人组成的右翼自由志愿准军事组织“政务官团”带入纳粹党秩序维护队,政务官团所带来的军事体系和专业战斗性大大改变纳粹党秩序维护队的组织与效率,使秩序维护队转变成一队准军事组织,1921年9月10日,会场警备队正式改组为纳粹武力斗争的武装战斗组织:“冲锋队”。 1923年3月,时任纳粹党财务处长兼冲锋队干部的约瑟夫·柏赫托德与同为冲锋队干部的尤利乌斯·施雷克共同为希特勒另外从冲锋队中编制组织专护卫他本人的“仪仗警卫队”,该组织于1923年5月改组为“希特勒突击队|Stoßtrupp-Hitler|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由的约瑟夫·柏赫托德担任总指挥。1923年纳粹党为夺取巴伐利亚政权而在巴伐利亚首府幕尼黑市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发动以冲锋队发动武装夺权的啤酒馆政变,阿道夫·希特勒与赫尔曼·戈林和鲁道夫·赫斯3人一同率领600名冲锋队员冲入占领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并宣称成立新巴伐利亚政府,冲锋队干部恩斯特·罗姆率领1,000多名冲锋队员占领巴伐利亚邦邦防军司令部、广播电台等重要公共设施。但在纳粹党与其它共同起义的右翼武装团体(政务官团等)为新政府指挥权争执不休下,巴伐利亚邦防军副总司令立即宣布巴伐利亚邦军不听从向被占领的州军司令部指挥。
在由同参加政变的德军退役将将领埃里希·鲁登道夫向驻巴伐利亚的德国国家防卫军第7师团司令奥托·冯·罗斯尔|Otto von Lossow少将说服驻军加入政变前,罗斯尔已接收到德国国家防卫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所下达的镇压命令。因此在国家防卫军与巴伐利亚邦防军的一同保护下,巴伐利亚政府立即发布全州警急状态并发布下令解散纳粹党任何活动,并同时在国家防卫军、防卫军军校生、巴伐利亚邦防军及警察部队的合作下,一一将盘距在慕尼黑市内的纳粹党员、冲锋队、一同发动起义的各右翼武装团体成员全部镇压逮捕。在此次政变失败之后,巴伐利亚政府立即下令冲锋队和突击队全部强制解散。
成立
在啤酒馆政变时被逮捕判刑的希特勒于1925年出狱后,立即向巴伐利亚州总理海因里希·海德|Heinrich Held协商,在保证绝不会再度使用武装暴动来夺取政权的承诺下,德国政府于1925年2月25日解除纳粹党的非常状态警戒,纳粹党再度结成。同年4月,约瑟夫·柏赫托德于啤酒馆政变失败后,逃往奥地利尚未回国,于是希特勒先另行向施雷克下令,重新组织一支在各种集会及平时行动中保护希特勒人身安全的随扈团,取名为“亲卫队”,和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的差异,是这支新的护卫队不再由冲锋队成员中直接抽调,而是严格的从纳粹党员、冲锋队员中,选择没有任何警察调查记录、并有两名以上纳粹党员作为保证人的人选,独立组成的部队,奠定了亲卫队之后精英主义的开端。1925年9月,施雷克再将亲卫队扩张成为纳粹党每个地方党部、党内派系都配置来护卫各党部干部、派系领导等纳粹党要的正式编制,使亲卫队转成扩张保护全体纳粹党重要干部人身安全的纳粹党正式随卫团,施雷克并改组亲卫队的组织成符合全党规模的指挥编制体系,该部门首长也甚至称为“亲卫队全国领袖”(Reichsführer)。和维护纳粹党平常党务、政党活动、纳粹党资产安全的冲锋队并立。隔年1926年4月,因幕尼黑事件而流亡奥地利的前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队长约瑟夫·柏赫托德回国,施雷克卸任亲卫队全国领袖,约瑟夫·柏赫托德交接成为亲卫队第2任亲卫队全国领袖。
但7月,冲锋队扩充成为一个全国性组织后,借由在第2次纳粹党代表大会时以党员支持优势批斗柏赫托德,将亲卫队纳为隶属冲锋队的下属组织,时任“冲锋队最高领袖|Obersten Führer der SA”的弗朗茨·普费弗·冯·所罗门|Franz Pfeffer von Salomon强硬要求柏赫托德并卸任亲卫队全国领袖,转回冲锋队身分,因此3月亲卫队副领袖埃尔哈德·海登接任柏赫托德成为第3任亲卫队全国领袖。由于弗朗茨的冲锋队对亲卫队下达的亲卫队规模不可超过冲锋队10%的限制,以及埃尔哈德·海登任亲卫队全国领袖后在编制限制下大幅强化亲卫队的精英理念,严格要求坚韧的纪律和素质,使其亲卫队从全盛时的1,000人缩减到280人,连执行职务的党要护卫都有疑虑。因此惨遭弗朗茨的冲锋队提出解散亲卫队,将护卫职权纳入冲锋队的提案。但艾哈德任命海因里希·希姆莱为他的代理,重新强化亲卫队的领导和编制,使亲卫队勉强维持编制。1929年1月6日,艾哈德被弗朗茨告发身穿的制服来自犹太人经营的店制作,在希特勒的授意下辞去亲卫队全国领袖,由海因里希·希姆莱接任第4任亲卫队全国领袖。
转变警察机构
因1929年10月24日的经济大恐慌爆发,让德国当时社会环境冒出大量失业者,失业劳工因为痛恨执政的基督民主党,声称也是“国家社会主义者”,加入纳粹党扩编中的警卫部队冲锋队和亲卫队亲卫队出于严谨考选以及被冲锋队限制而成长有限,12月底也才成长至2700人。。但冲锋队宽松的管理造成各地冲锋队因为过多的人数短时间的加入迅速膨胀,成员素质低下并有众多工权主义份子混入使其难以控制。开始有众多的冲锋队员在德国各地暴动,自行组织不受党部管制的政治主张,即使是身为党魁的希特勒也难以指挥。这对在慕尼黑暴动失败后,目标是合法取得政权的纳粹党,是很大的形象伤害与政治问题。让希特勒本人深刻体会到纳粹党必须有自身的警察组织,来确保党内秩序的必要性,而由原本就是担任他护卫和具备高度纪律的亲卫队身任最恰当。1930年,希特勒趁德国国会选举时,以冲锋队党员的素质不佳为由,要求冲锋队员从纳粹党的国会议员后补中剔除。并且在11月7日发布了“亲卫队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党内执行警察职责”的命令,确立了亲卫队在党内具有的警宪权力。弗朗茨为了对此表示大表不满抗议而辞去冲锋队最高领袖职务,冲锋队最高领袖开始直接由希特勒担任,借此希望扩张亲卫队的警察权和冲锋队掌握。但此举引发冲锋队内的柏林东部领导沃尔特·史坦尼斯|Walther Stennes的不满,要求将当时身任纳粹党大管区领袖(大管区为纳粹党地方党部的管制组织)的约瑟夫·戈培尔解任,但遭党部拒否,8月30日,维尔特率旗下东柏林冲锋队攻击大管区位于柏林的本部,时任柏林亲卫队领导的库尔特·达吕格(前柏林冲锋队领袖,1930年7月加入亲卫队,因为与希姆莱之间的协议,柏林的亲卫队由他独立指挥)率队来抵抗却失败,最后是由普鲁士邦正规政治警察介入才得以镇压库尔特的冲锋队。
为此当时希特勒认为必要有监视纳粹党内的反抗势力的监视组织和整顿党内政风,因此授权希姆莱开始改组亲卫队的组织,并在1930年11月7日正式下达纳粹党的命令,正式将亲卫队成为纳粹党内的警察组织,赋予负责警备纳粹党党部褐色之家的总警备,负责“防止共产份子和任何干扰党的活动”任务,用于监控党内、逮捕不服从党路线份子。并自此从冲锋队独立,必要时冲锋队必须服从于亲卫队的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