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鹿含草

中文学名:鹿含草

拉丁学名:Pyrola calliantha H. Andres

:鹿蹄草科

鹿含草,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 Andres 或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 Andres 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至叶片变紫褐色,晒干。

目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鹿含草 长 10~30cm
  • 特 点: 根茎细长
  • 形 状: 圆柱形或具纵棱
  • 释 义: 药材
  • 主治功能 :祛风湿,强筋骨,止血

鹿含草简介

【性状】本品根茎细长。茎圆柱形或具纵棱,长10~30cm。叶基生,长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8cm,暗绿色或紫褐色,先端圆或稍尖,全缘或有稀疏的小锯齿,边缘略反卷,上表面有时沿脉具白色的斑纹,下表面有时具白粉。总状花序有花4~10 余朵;花半下垂,萼片5,舌形或卵状长圆形;花瓣5,早落,雄蕊10,花药基部有小角,顶孔开裂;花柱外露,有环状突起的柱头盘。蒴果扁球形,直径7~10mm ,5 纵裂,裂瓣边缘有蛛丝状毛。气微,味淡、微苦。

【鉴别】本品叶的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类方形,外被角质层。下表皮可见气孔,内方具厚角细胞5~7列。上表皮内方有厚角细胞1~3列。栅栏细胞不明显,海绵细胞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呈新月形,韧皮部窄。薄壁细胞含红棕色或棕黄色物。

【性味归经】甘、苦,温。归肝、肾经。

【用法用量】 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药理作用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1.用于风湿痹痛,可配独活、桑寄生、牛膝等同用。治肾虚腰痛、肝肾亏损、脚膝无力,可配合金雀根跟菟丝子等药。对于咯血、吐血、衄血以及月经过多等症,都可配合止血药物同用。如外伤出血,可用鲜草捣烂外敷。此外本品配芡实等,还可用于肾炎、蛋白尿。

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对呼吸、消化、泌尿道等感染性疾病及疮伤口感染均有一定之冶疗效果。

3.可治疗慢性咳嗽尤其是寒咳,有痰涎壅塞,如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病之咳嗽可与百部、桔梗、紫苑、款冬花配伍可增加其效果。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化学成份

1、普通鹿含草含鹿蹄草素即2,5-二羟基甲苯(2,5-dihydroxytoluene),山奈酚-3-O-葡萄糖甙(kaempfer-ol-3-O-glucoside),槲皮素-3-O-葡萄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

2、鹿含草含N-苯基-2-萘胺(N-phenyl-2-naphthylam-ine),伞形梅笠草素(chimaphilin),高熊果酚甙(homoarbutin),没食子酸(gallic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鹿蹄草素,槲皮素(quercetin),没食子鞣质(gallotannin),肾叶鹿蹄草甙(renifolin),6-O-没食子酰高熊果酚甙(6-O-galloylhomoarbutin),金丝桃甙(hyperin),没食子酰金丝桃甙(galloylhyperin)。

3.日本鹿含草含鹿蹄草甙(pirolatin),高熊果酚甙,熊果酚甙(arbutin),甲基熊果酚甙(methylarbutin)以及槲皮素(quercetin),十一烷(hentriacont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α3-谷甾醇(α-sit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熊果酸(ursolicacid)。

4.红花鹿含草含高熊果酚甙、异高熊果酚甙(isohomoar-butin),6-O-没食子酰高熊果酚甙,右旋儿茶精(catechin),左旋表儿茶精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原矢车菊素(pro-cyanidin)B1及B3,原矢车菊素B2-3’-O-没食子酸酯(procyanid-inB2-3’-O-gallate),原矢车菊素B2-3,3’-O-没食子酸酯(procyani-dinB2-3,3’-di-O-gallate),金丝桃甙,金丝桃甙-2-O-没食子酸酯(hyperin-2-O-gallate)。

5、圆叶鹿含草的全草含熊果酚甙7.93%,鞣质18%,及肾叶鹿蹄草甙、挥发油,还含蔗糖、蔗糖酶、苦杏仁酶等。干叶含高熊果酚甙、异高熊果酚甙。全草含高熊果甙、梅笠草素、N-苯基-2-萘胺、鹿蹄草素(甲基氢醌)、槲皮素、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另报道叶含熊果甙,含量可达4.8%-7.93%,以9-10月含量较高。此外,尚含异高熊果甙、氢醌及鞣质等。也有报道含熊果酸、蔗糖、苦杏仁酶、挥发油及苦味质等。

单方验方

1、治支气管哮喘:鹿含草30克,地龙10克,白果15克,水煎分3次服。

2、治阴虚赤白菌痢:鹿含草60克,红糖20克,水煎服。

3、治白带:鹿含草30克,白果12粒,水煎服。

4、治遗精:鹿含草、金英根、白小娘各15克,记罗根10克,水煎服。

5、治疳癪:鹿含草20克,和猪肝水煎服。

6、治湿热下痢:鹿含草、凤尾草各30克,水煎服。

7、治黄疸咳血:鲜鹿含草60克,红糖30克,水煎分3次服。

8、治淋浊、白带:鹿含草、鸡冠花各45克,冰糖15克,水煎分3次服。

9、治劳倦乏力:鹿含草60克,埔盐根30克,乌贼鱼干1只,水煎服。

10、治雀盲眼:鹿含草15克,和猪肝水煎服。[1]

11、治性病引起小便淋浊涩痛:鹿含草、车茶草各30克,猫毛草、土木贼各15克,瓜册30克,水煎服。

本品内服常用量鲜品15-30克,干品10-15克。[2]

相关文章

《鹿衔草》:长篇小说,作者:彭荆风。1979年7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字数22万,印数58000。描述了深居原始老林里的苦聪人的苦难生活,以及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历尽艰辛去寻找苦聪人并动员他们走出老林定居。

《聊斋志异》 中《鹿衔草》篇:关外山中多鹿。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叶作声,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既遍遂死。众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

参考文献

  1. 鹿含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用法,果蔬百科, 2017-10-04
  2. 鹿含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果蔬百科, 201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