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平纪念碑
香港和平纪念碑是香港一座纪念碑,位于香港中环遮打道,于1923年竖立,原为纪念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殉职的军人而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纪念碑也纪念在二次大战中殉职的军人,后来扩展至在香港保卫战中的所有死难者。和平纪念碑于2013年列入香港法定古迹[1]。
目录
设计及历史
和平纪念碑于1923年5月24日由当时港督司徒拔揭幕。和平纪念碑仿效自1920年建成,由埃德温·鲁琴斯爵士设计的伦敦白厅和平纪念碑,而百慕大及奥克兰的同类纪念碑亦采用同样设计。
和平纪念碑原先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难者而建,最初只刻上英文“The Glorious Dead”(意即光荣殉难者)字样及一战年份“1914~1918”,其后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难者,加刻“1939~1945”的年份,直到1981年纪念碑侧面加刻“英魂不朽 浩气长存”八个中文字,以表示和平纪念碑为纪念所有死难者,特别是为港捐躯的阵亡将士而建。石碑上方刻有“MCMXIX”罗马数字,代表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的年份。
和平纪念碑属于古典复兴建筑风格,外观设计匀称,位于阶式长方形花岗石地台中央位置,经由四条呈十字形的行人径到达,四周为平时封闭的草坪,突显纪念碑的庄严肃穆。纪念碑的基座呈阶梯形,上面部分采用壁阶设计,逐渐向上缩窄,顶部为一长方形石棺,上面饰有石制花圈。和平纪念碑是香港惟一正式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死难者而建的纪念碑,至今仍然保留原貌。
2013年11月22日,古物事务监督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将和平纪念碑列为法定古迹。
纪念活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政府将每年的11月11日订为和平纪念日(即《康边停战协定》签订日)港督与殖民地官员每年均出席大型悼念及阅兵仪式。香港重光后,香港政府把“和平纪念日”订于每年11月第二个星期日,1946年起将8月30日另订为香港重光纪念日,以纪念英国在二次大战后正式重新管治香港,当天更列为公众假期。1968年起,重光纪念日改为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香港主权移交后,易名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日期改为8月15日,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2]。1998年后由于特区政府将佛诞列为公众假期,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不再是公众假期,但每年的两个纪念日仍会在和平纪念碑进行纪念活动。
视频
香港和平纪念碑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环和平纪念碑等建筑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东方网,2013-11-23
- ↑ 【本地新聞】團體舉辦香港重光70周年紀念儀式,香港财华网,201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