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阿部知二

阿部知二

图片来自livedoor

阿部知二(あべ ともじ、1903年-1973年4月23日),日本小说家,冈山县美作市人。阿部192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曾任明治大学等校教授。

目录

介绍

处女作《化生》发表于求学期间,1930年以短篇小说《日德对抗赛》而闻名,早期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参加日本文学新兴艺术派是该派的重要人物,主张作家应该以理智驾驭感情,进行客观的描写。1936年发表长篇小说《冬之宿》,写日本革命运动被镇压、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前夕一个大学生失却生活目标,思想与行动相背离,表现当时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1973年逝世。

他在日中战争期间,持反战态度,日本反战学者小林秀雄阿部知二岸田国士,成立了《文丛》杂志,倡导用笔来描写真实、暴露真实[1]。《风雪》是他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

战后,他秉承自由主义思想,出版了多部描写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并积极翻译、分析西方文学作品。 战后出版的《黑影》、《茫茫夜》、《人工庭园》、《日月之窗》、《白塔》等,也都是写知识分子的作品,其中《白塔》(1962)是他战后重要作品之一,反映50年代中期两派知识分子围绕文科教科书问题展开的斗争。他还翻译和研究拜伦雪莱哈代等英国作家的作品,著有作家评传《梅尔维尔》。

《北京》:忧郁的青春之书

阿部同中国文学家林语堂等有著深厚的友谊,中国旅行开启了阿部知二文学的新天地。他一生去过中国六次,包括中日战争期间,有短期旅行,也有长期工作,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一批有关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2] ,并著有小说《北京》等描写中国的作品。

阿部知二在小说《北京》初版的跋文中说[3]:“看来很和睦安稳的北京的空气之中,孕育著会使人生惧的风暴气息。华北从东西南北汇合民族、政治和思想的力量,形成旋涡互相冲突,正等待不久之后成为喜剧或悲剧舞台的命运。”可见在芦沟桥事变发生前,作者便已嗅到日本军阀即将在华北制造事端的气息,因此将映入心底的北平的风暴气息,写在这一部“感伤纪行录”。

著作

《冬之宿》、《燕京》、《幸福》、《街》、《风雪》、《北京》、《黑影》、《茫茫夜》、《人工庭园》、《日月之窗》、《白塔》

影片

阿部知二1960年米国TVインタヴュー、“岸が首相で残念だ”

参考文献

  1. 蔡登山. 曾经辉煌: 被遗忘的文人往事. 秀威出版. 1 April 2008: 198–. ISBN 978-986-221-007-9. 
  2. 旅行与文学——阿部知二的中国旅行与文学叙述,学问网,2013年第五期,[引用日期 2019-02-20]
  3. 崇棱·?. 日本近代文学精读.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4: 216–. ISBN 978-957-11-36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