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遺象,讀音為yí xiàng,漢語詞語,亦作「遺象 」。指死者的畫像塑像或照片或者前代事物留傳下來的形狀、式樣。中文名 遺象 拼 音 yí xiàng 注 音 ㄧˊ ㄒㄧㄤˋ 出 處 《三國志·魏志·倉慈傳》.

遺象
圖片來自百度

目錄

目錄

1 解釋.2 出處.

解釋

亦作「 遺象 」。指死者的畫像、塑像或照片或者前代事物留傳下來的形狀、式樣。 [1]

出處

1.《三國志·魏志·倉慈傳》:「數年卒官,吏民悲感如喪親戚,圖畫其形,思其遺像。」《文選·潘岳》:「上瞻兮遺象,下臨兮泉壤。」 李善 註:「象,謂形像也。以其已化,故謂之遺也。」 宋 蘇轍 《楊惠之塑維摩像》詩:「誰人好道塑遺像,鮐皮束骨筋扶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九回:「越想越疑心,不住的踱出壽堂觀看,越看越像自己老婆的遺象。」 丁玲 《母親》一:「﹝醫生﹞每回去看脈時走過堂屋,都看到那死去的朋友的遺像。」 2. 晉 王嘉 《拾遺記·唐堯》:「今人每歲元日,或刻木鑄金,或圖畫為雞於牖上,此之遺像也。」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七:「為車乘者,苟貴輕細,又數變易其形,皆以白篾為純,蓋古喪車之遺象。」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二:「鹵簿內皁纛,蓋旄頭之遺象。」 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贔屭等名不同》:「囚牛龍種,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