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盐七股机车库
沿革
七股盐场在日治时期便已有铁道运输,主要是用来将各盐田所产的盐集中起来。二次大战之后台湾制盐总厂在美援支助下将旧有系统予以改善,分成东干线、中干线、西干线、西干支线与台区1到5号线。七股盐场各个盐田所产的盐会先放置于附近的场务所内,再由小火车运走,不过要将盐运到盐场之外的话,便需要靠台糖铁道系统的协助。
但随著时代演变,公路运输逐渐取代了铁路运输,民国七十六年(1987年)2月七股盐场盐铁因而停驶,之后机车库便闲置下来。[1]
建筑
机车库建筑为砖造建筑,开有许多玻璃窗,从正面来看可分成三个部分。最东边的部分正面阶梯山墙上有朱玖莹所题的机车库三字,而其屋顶为双斜坡式,铺著水泥瓦,而屋架则是木制,但也有使用部分铁架来支撑。在其前后皆开有双扇式大铁门,不过正面是两个大门,后面仅开一个,而室内地上仍留有铁轨。中间部分与东边部分之间以水泥墙相隔,但与西边部分相通,只有用几根柱子作象征性的区隔,不过地上也铺有铁轨。
西边部分是民国五十一年(1962年)10月9日竣工的七股盐场木工训练班,其正立面亦为阶梯形山墙,不过跟机车库不同的是上面还加了四道垂直线条做装饰。屋顶结构与机车库相似,也使用多组三角型大木架来支撑屋顶。
参考文献
- ↑ 台盐七股机车库(历史建筑),随意窝,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