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瓷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瓷罐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带耳、带提梁的陶罐制作。原始青瓷在其创烧之初,就开始生产印有凹弦纹、

云雷纹等花纹的带系青瓷罐。瓷罐的一般特点为大口,短颈,深圆腹,底成圈足。

中文名瓷罐所属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 别青瓷罐

简介

明、清时期,瓷罐以景德镇窑的制品为最佳。罐的肩部带系的模式在两晋南北朝非常流行,并延续至唐宋。这显然与系在当时所起的能提能挂的作用有关。

到了唐宋,烧造技术进一步提高,器物的线条美与彩美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才让肩部的系显得不那么重要,逐渐退居于次要地位。明代是我国瓷罐史上的鼎盛时期,

由于“罐”与“官”谐音,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超过了瓶、尊,成了兴旺门庭的吉祥物。它们的用途与品位,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并取代瓶,

成为人们居家摆设的重要物品。同时罐的造型也更加丰富,出现了天字罐,将军罐,莲子罐,粥罐等等。到了清代,人们把瓷瓶同“吉庆平安”、

“平生富贵”等人生美好追求联系在一块。于是,罐的地位又逐渐被瓶取代,罐的生产又开始以实用器为主,重新做起了盛贮的用器。

几种瓷罐简单介绍

青釉刻花六系瓷罐

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年)1958年河南省濮阳县李云墓出土

高28.5厘米 口径18.5厘米

肩附六系(两横系四竖系),系之间以圆规刻划圆圈、花瓣纹。腹部刻有三周弦纹带和鸭、树及斜线三角纹。此罐胎质坚硬,内外施釉,内满釉外半釉,釉质清澈明亮。

黑花瓷罐 高 25.5 厘米口径 17.2 厘米 底径 11.5 厘米

元代,直口,敛足,鼓腹,器身饰有葵花和花叶纹,肩部有两道黑弦纹。为元代磁州窑的典型器,具有硕大 、浑圆厚重的特点。

早期青花瓷罐外饰

一件秋香壬申青花罐,初步认定是件唐代原始青花瓷器。该罐高14.5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6.5厘米,是一 件较有唐代特点的小罐。

据分析,很可能是河南巩县窑的青花瓷制品。河南巩县窑是唐皇家族的官窑,生产的陶瓷器工艺精细,品种繁多。

从此罐的胎质来看,胎质黄中带灰,有很多黑小点和火红色胎斑,胎身很薄,圈足浅脚,凸底无釉。胎质粗而坚硬,声音清脆明亮,与许多唐代青瓷瓶一样,

是经1200℃的高温烧制而成的,是唐代中期巩县窑的胎质。它区别于宋代以后的各朝代的胎质,宋代以后的胎质细白且杂质较少,元朝的胎质多是坚细厚重,明清时期的瓷胎则更为精细。

从工艺来讲,成型后因胎质粗,同时有各种杂质,所以在胎釉之间有一层化装土,再在化装土上画出青花花纹,然后上一层玻璃样的透明釉。造型是球形小罐,颈细口大,显然为唐代小罐的造型风格和艺术手法。

再从青花色料来看,是进口波斯的苏麻离青钴蓝料,青花颜色浓艳深蓝,花纹晕散色泽的线条,是一件在化装土上画青花的釉下青花彩的唐代青花罐。

图案为盛开的菊花,菊中还夹杂着两条长长的芦苇,它似水墨画的艺术手法,有唐代花卉画的风格,画工精细、生动有力,区别于宋元以后画菊花多用缠枝花纹为主的风格。

小罐的“秋香”与“壬申”4个字,为唐代特点——在青花瓷器中写诗句,而宋代以后瓷器多为吉祥语句,所以也足以说明其年代。

罐的青花面釉,颜色灰青,有玻璃质感,釉面有鹅毛丝的开片纹,是早期瓷器釉面开片的特点。

这件秋香罐的造型、制作工艺、花纹、青花的散蓝色表明了该罐应是唐代中期的一件原始青花釉下彩,是巩县窑的制品。

相关新闻

蓬莱水城出土千年瓷罐 2007年3月15日,在蓬莱水城古建复原工程中,蓬莱水城南营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金代白釉瓜棱瓷罐。该罐高8.7厘米,口径8.3厘米,底径6.2厘米,

通体施白釉,施釉不到底,露出灰褐色圈足,圆唇,短颈,口沿外侈,从口沿冲口处可看出胎土为白胎,腹部由9瓣瓜棱组成,上有金黄色细小开片纹饰。

专家考证,该罐烧造于金代,距今1000多年,由北方民间窑工烧制而成。白釉瓜棱瓷罐的出土,丰富了蓬莱水城瓷器收藏品的种类,对研究水城历史又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南京挖出大瓷罐

不久前,南京六合区新集镇姜袁村王师傅一家上坟栽树时无意中挖出了一只硕大瓷罐,里面还有铜钱和人骨。

八角形瓷罐高1.5米

眼前的这个土瓷罐非常大,高约1.5米,内径最大处有80厘米,两头细中间粗。土瓷罐呈八角形,分为上下两层,颜色偏黄,用手摸上去非常光滑,也很有质感。

值得注意的是,土瓷罐的八个罐面分别有精美图案,上面画有梅花、龙凤、竹林等。在瓷罐的正中央还依稀可看见几个大字:九十二百,但附近村民都弄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为这只土瓷罐比较大,非常少见,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围观。当地许多老人在仔细观察后纷纷摇头,表示不太清楚这只土瓷罐的来历。“我们也是第一次看见这么个大家伙。”村民们也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大的瓷罐。

“这只土瓷罐是我们一家人上祖坟时发现的。”据发现土瓷罐的村民王师傅介绍,今年清明,一家人去五六百米外的祖坟上坟,家人还准备在祖坟上栽些树表达对先祖的思念。

“当时是上午,在挖树坑时铁锹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当时王家人以为是砖头,但后来却露出了比较精美的瓷罐口。

这个发现让大家有些惊喜,也觉得非常奇怪,赶紧小心翼翼地继续往下挖,附近一些村民见了也觉得好奇,纷纷过来帮忙。到下午这个土坑挖了有近3米深,

这个大家伙终于露出了真容。大家连忙用绳索、棍棒等工具将这个沉重的土瓷罐抬了上来。大家在清理瓷罐里的泥土时惊讶而又惊喜地发现,

泥土中不时可以发现一枚枚铜钱,待整个罐子里的泥土清完后,里面竟发现了有20来枚的铜钱,但上面的字已模糊不清。

“这是什么?人骨!”随着一声惊呼,大家发现泥土中竟然有一截白色的骨头。在瓷罐里完全清理后,王师傅将这只瓷罐带回了家。

来历未知说法颇多

对于这只土瓷罐的来历,附近村民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不过猜测颇多。一名80多岁的老人介绍,他听长辈们说过,以前有一种安葬方式,就是人死后,

会将尸体放在类似的土瓷罐里,然后埋到里。不过老人的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家认同。

还有人觉得,这可能是以前的一种陪葬方式,在土瓷罐里放些铜钱表达一种敬意,但对于瓷罐里的骨头大家却又解释不清。

在听说村民挖出这样一个土瓷罐后,六合文化旅游局文管科负责人和六合新集派出所民警很快赶到了现场。在现场经过认真察看后,工作人员表示,在六合地下挖出这么大的瓷罐还非常罕见,

而且瓷罐上的图案非常精美,但这只瓷罐到底是哪个年代的,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1]

参考文献

  1. 瓷罐,搜狗,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