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桄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汉调桄桄 |
中文名称;汉调桄桄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Ⅳ-17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 别名;南路秦腔 |
汉调桄桄,陕西省汉中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汉调桄桄,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流行于汉中各县区,并流传到安康、湖北、川北、陇东等地。汉调桄桄的唱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有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之美。[1]
2006年5月20日,汉调桄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7。[2]
清朝末年洋县有名的叶家班班主。改革开放后,叶文伟秉承家传,1979 年就跟随父亲叶孟发学艺,继而拜师周王顺学习文武乐器。
代表性传承人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李天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陶和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徐新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目录
序言介绍
汉调桄桄作为民族戏剧,经过了漫长的萌芽、孕育,及宋代形成,进入繁荣、发展时期。汉调桄桄供奉楚庄王,不同于秦腔以唐明皇为庄王,这说明信仰的地域特色及源泉。从文献和出土文物中可以发现某些端倪。
西汉时,出生于城固县的外交家张骞从西域诸国带回胡茄、琵琶等乐器以及鼓吹乐"摩河兜勒"曲等,为戏曲音乐提供了借鉴。
唐德宗、僖宗逃难汉中,推动了参军戏对汉中的影响。
宋韩亿知洋州写有记载西乡、城固、洋县戏剧活动的诗句"夜月 人家奏管弦""喧阗鼓吹迎神社"。蔡交知洋州有"郡官设幔帐乐与民同乐"的记载。陆游更有从军南郑"华灯纵搏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等诗句。宋时略阳县老庙.财神庙已各建戏楼一座。
洋县城隍庙戏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初二庙会中有两个戏班在此楼赛演,每天三场,中午、下午各在边台赛演,晚上在中台唱"撵台戏",一家一折配演直到天明。这都证明了汉调桄桄在汉中戏剧的早期孕育和发展。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年),老秦腔传人了汉中地区。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 年),洋县一带的秦腔艺人借用当地的方言、山歌、小调等,丰富了原来的唱腔曲调,使老秦腔的音调、风格不再像秦腔那样高昂激越,那样强烈急促,而变得柔和细腻、缠绵悠扬了。从而,就形成了汉调桄桄这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文化特征
腔调
汉调桄桄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旦角唱腔高昂,讲究唱"硬三眼调";花脸擅用"犟音",声高八度,多以假声演唱,尾音拖腔较长,人称"老少配"。唱腔的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拦头等多种,且有"软"、"硬"、"快"、"慢"之分。"软"为表现悲凉情绪的苦音,"硬"为表现欣悦情绪的欢音,"快"为快板,"慢"为慢板。
乐器
汉调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场之别,文场原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后改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与之配合;武场使用尖鼓、平鼓、钩锣、铙钹、梆子、牙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技巧
汉调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夸张,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等许多独特的技巧,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的特有身段。民国以前,汉调桄桄演出时,生、净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其服饰和化装虽简单,唱工却十分讲究,当地人习惯于夜听十里大调,且听远不听近,名为"燕过梁"。
行当
汉调桄桄的行当,过去只分生、且、净、末、丑五大类。在剧团演出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小生、小旦可互补,大净要带演老旦戏,二花脸要带演彩旦戏,丑角包演杂角。随着历史的推进,剧目的丰富,观众欣赏要求的提高,行当随之扩大,角色分配更细。艺人们统称"八大行",即一净、二末、三生、四旦、五丑、六老、七小、八杂。
代表剧目
汉调桄桄剧目丰富,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本戏五百六十多本,折子戏一百七十多出,其中《刘高磨刀》、《镔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红缨披》等百余种剧目为汉调桄桄所独有,《帝王珠》、《无影剑》、《呢喃阁》、《草坡面理》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经失传或残缺。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汉调桄桄于2006年5月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是迄今在汉中城乡演出的历史最悠久的地方戏剧。南郑县桄桄剧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汉调桄桄唯一的专业剧团,在汉调桄桄历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洋县杖头木偶以木偶形式表演汉调桄桄,也发挥了普及宣传和传承发展汉调桄桄的重要作用。这些演出活动使汉调桄桄和秦腔、汉剧、京剧、话剧等一起走进了现代社会,娱乐和吸引了现代观众,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中老年人的喜爱。[3]
保护现状
近年来,汉调桄桄观众日渐减少,班社、剧团纷纷解体,艺人流散,传统剧目、曲牌、表演技艺已经或即将失传。目前仅有南郑县一个剧团还在维持演出,仍面临经费困难、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难以长久坚持下去,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抢救和保护。
传承人物
陶和清,男,汉族,1940年生,陕西南郑人。2008年6月14日,陶和清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汉中市申报。申报项目:汉调桄桄。
许新萍,女,汉族,1941年生,陕西城固人。2008年6月14日,陶和清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汉中市申报。申报项目:汉调桄桄。
张天明,男,汉族,1940年生,陕西洋县人。2008年6月14日,陶和清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汉中市申报。申报项目:汉调桄桄。
保护措施
1986年,南郑县桄桄剧团举办戏训班,培养青少年演职员40人。近十年,南郑县桄桄剧团锐意创新,进入兴盛时期。
2011年7月1日始,南郑县桄桄剧团被列为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
2013年,经,南郑县委宜传部推荐,《韩信拜将》获陕西省省委宣传部文化项目扶持资金50万元。同年,招收以小学生为主的60名学员,集中在县职教中心办学,学制三年,为桄桄戏剧培养造就后继人才。
南郑县召开多次会议,专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问题。
一是解决了县桄桄剧团学员的工资待遇问题,从根本上解除了传承人队伍的后顾之忧。
二是从全县小学毕业生中选拔了60名14岁左右的学生,在县职教中心开设了汉调桃桃戏剧培训班,聘请专业老师,按照戏剧人才培养的规律,为汉调桄桄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三是县财政列支18万元专项资金,为全县90名县级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发放2000元传习补助经费。
四是在县文化馆、汉山镇高庄村、黄官镇水井村设立了非遗传习馆,定期组织开展传习活动,鼓励老艺人带徒传艺。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02年,新编历史剧《千金买笑》荣获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十项大奖。
重要活动
1951年春,由同乐、聚乐、协和三个班社的艺人成立了南郑县新民剧社。1951年6月25日开演,后几经更名,发展为南郑县桄恍剧团,至今成为汉调桄桄剧种唯一.传承演出的专业剧团。
2011 年,《个性化汉调桄桄邮票珍藏册》发行,2012 年印发20张《汉调桄桄明信片》。
2012年,张昌文和魏义友主编的《汉调桄桄》(志书)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13 年,出版新编桄桄历史剧《千金买笑》音响制片。
濒危状态 内容来源于非遗大数据平台 虽然,省、市文化部门对汉调桄桄的挖掘、抢救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今,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汉调扰扰的萧条和濒危状况,仍十分严峻。 1、汉调桄桄有传统剧目1500多个,除抢救抄录的723个之外,其余已基本失传;200多种管弦乐曲牌,仅抢救整理45种。 2、一些表演绝活,如吹火、耍獠牙等已经失传,有些正濒临失传。 3、目前全国仅存南郑县扰扰剧团一家,剧场已成危房,目前已无演出剧场,排练场所十分简陋;团内老艺人年事已高,相继退休、谢世,演出队伍青黄不接,行当不全,演出场次日渐减少。在桄桄戏发源地洋县,曾经班社林立,建国后以木偶戏为载体传承东路桄桄的业余剧团,目前仅有老艺人6人,使这一剧种流派随时面临消亡的危险。 4、文化消费的多样化,使汉调桄桄的受众日渐减少,演出市场日益缩小。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探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古老的"汉中之音" , 陕西宣传网 2018-12-26
-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19-12-16
- ↑ 汉中南郑区汉调桄桄亮相中国戏曲文化周 , 汉中市政府网站 201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