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碘
氯化碘,红棕色液体或黑色结晶。结晶有两种变体。α型为黑色针状,性稳定,光照下为宝石红色。β型为黑色片状,性不稳定,光照下为棕红色。有氯及碘的气味。不吸潮,但接触空气时能形成五氧化二碘。溶于水、乙醇、乙醚、二硫化碳和乙酸。[1]
氯化碘 | |
---|---|
相对密度(d0)α型3.1822、(d34)β型3.24。熔点α型27.2℃、β型13.9℃。沸点α型97.4℃、β型97.4、100℃(分解)。最小致死量(大鼠,经口)50mG/kG。有腐蚀性。
目录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 黑色结晶或红棕色液体,存在α,β两种结晶形式。
熔点(℃): 27 [2]
相对密度(水=1): 3.1822(0℃)
沸点(℃): 97.4(分解)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溶于乙醇、醚、乙酸、二硫化碳。
化学性质
遇水分解生成次碘酸和氯化氢。能与许多单质发生作用,如与钾、铝、白磷发生爆发性反应;与铜、锑、砷、硒、铁反应激烈;与钠、镁、硫等反应缓慢。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氧、氯化物和碘化物。与有机物发生碘化作用,同时呈现氯化作用。
作用与用途
用于制农药增产灵,也用作分析试剂、催化剂等。
使用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性。受热分解放出氯和碘烟雾。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遇钾、钠剧烈反应。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碘化氢。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苏打灰中和。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蒸气或粉尘。避免与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与碱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制备
在碘上通氯至生成物完全液化,蒸馏收集100-101.5℃的馏分;或由在液氯中加入碘,反应24小时后,在常温蒸去过剩的氯而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