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棠口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棠口镇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地处屏南县中部东北侧,东邻寿山乡,东南和南分别与代溪镇、煕岭乡相接,西南至西分别与古峰镇和屏城乡毗连,北与双溪镇接壤。镇人民政府距屏南县城7千米,区域总面积163.6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棠口镇户籍人口为20683人 。

古时属古田县境; 2018年1月10日,撤销棠口乡,设立棠口镇,以原棠口乡的行政区域为棠口镇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20年6月,棠口镇辖17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棠口村72号。

截至2019年末,棠口镇有工业企业28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1]

历史沿革

古时属古田县境。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屏南建县后,属屏南县三都和五都。

民国三年(1914年),属南一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一区,区公署驻棠口;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区设12个乡镇,设棠口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全县设8个乡镇,属棠际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第一区,区公所驻棠口。

1950年12月,属第三区,区公所驻棠口。

1956年7月,设棠口区,区公所驻棠口。

1958年5月,全县撤区改设4个指导小组。

1958年9月,棠口指导组更名先锋公社,

1959年5月,更名为棠口公社。

1961年8月,全县划10个公社,设棠口公社。

1984年9月,撤公社建制,成立棠口乡人民政府,其辖区称行政村,改生产小队为村民小组。

2018年1月10日,撤销棠口乡,设立棠口镇,以原棠口乡的行政区域为棠口镇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原棠口乡辖棠口、山岭、洋中、贵溪、龙源、仕洋、西村、际头、小章、山棠、旺坑、安溪、凤林、孔源、上厝、上培1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44个村民小组。有42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棠口镇辖17个行政村:棠口村、孔源村、山棠村、龙源村、安溪村、旺坑村、西村村、风林村、贵溪村、洋中村、小章村、山岭村、深头村、仕洋村、上厝村、上培村、青秀村, 镇人民政府驻棠口村72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棠口镇地处屏南县中部东北侧,东邻寿山乡,东南和南分别与代溪镇、煕岭乡相接,西南至西分别与古峰镇和屏城乡毗连,北与双溪镇接壤,镇人民政府距屏南县城7千米, 区域总面积163.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棠口镇地形以山地为主,河谷盆地相间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部向东南倾斜。境内最高峰牛母石山海拔1374米,最低点上培村的单条桥海拔330米。

气候

棠口镇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受地形高低影响,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其特点是降水丰沛,冬冷夏凉。多年平均气温15.7℃,1月平均气温5.7℃;7月平均气温24.7℃,年平均降水量1794.4毫米,极端最大年降水量1959.6毫米,极端最少年降水量9775毫米。

水文

棠口镇境内最大河流是棠口溪,从岭下至长栏桥与双溪汇合而成,至寿山乡的单条桥与金造溪汇合流入霍童溪,总长64千米,流域面积270.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5.76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棠口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台风等。旱涝灾害年均发生5次,主要发生在5~10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6年6月18日,境内13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遭特大暴雨袭击,约18000亩农田受损,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台风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月至10月,全过程为10至20分钟,范围较小,破坏力极大。

自然资源

2011年末,原棠口乡耕地面积2.64万亩,人均1.24亩水田面积24305亩,旱地面积2117亩,林地面积0.0129万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原棠口乡辖区总人口21680人。其中流动人口4300多人。总人口中,男性11209人,占51.7%;女性10471人,占48.3%;14岁以下3610人,占16.65%;15∽64岁16526人,占76.23%;65岁以上1544人,占7.12%。2011年,原棠口乡人口出生率16.19‰,人口死亡率5.63‰,人口自然增长率10.56‰。

截至2019年末,棠口镇户籍人口为20683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原棠口乡财政总收入2305万元,比上年增加12%。完成营业税159万元,增值税21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4元。

截至2019年末,棠口镇有工业企业28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2011年,原棠口乡农业总产值达到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粮食产量9965吨,人均434千克,其中水稻792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椰菜、茄子等。蔬菜种植面积0.733平方千米,产量11270吨,其中花椰菜6615吨,茄子856吨。畜牧业以饲养家畜、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65万头,年末存栏1.03万头;家禽饲养量2.9万羽,上市家禽2.3万羽。生产肉类1525.3吨,其中猪肉148.5吨,禽肉40.3吨,禽蛋50.0吨。

截至2011年末,原棠口乡累计造林58.533平方千米,其中防护林31.891平方千米,经济林113.33平方千米,竹林14.649平方千米,四旁树木0.1万株,林木覆盖率71.7%,活立木蓄积量47.162万立方米。水果种植面积0.396平方千米,产量1363吨,主要品种有梨、李、葡萄、柿子,油柰,其中油柰1120吨,梨136吨,李31吨,葡萄30吨,柿子46吨。

2011年,原棠口乡渔业以养殖草鱼、鲢鱼、鲤鱼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域25平方千米。鱼塘养殖面积0.105平方千米,产量157.5吨;渔业总产值600万元。

工业

2011年,原棠口乡初步形成了以水电、竹木加工、铸造、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7.39%。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1%。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原棠口乡有商业网点85个,从业人员328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093亿元,比上年增长9%。

金融业

2011年末,原棠口乡有农村信用社1家,各类存税款额72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8800万元,比上年增长8.65%。[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原棠口乡有幼儿园(所)5所,在园幼儿257人专任教师16人;小学5所,在校生508人,专任教师11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398人,专任教师6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18%,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原棠口乡教育经费达96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40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8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4%、2.21%、32.99%。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原棠口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25平方米,农家书屋11个,建筑面积783平方米,藏书165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2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人。

截至2011年末,原棠口乡有农村体育场地7处,有6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8%。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原棠口乡有卫生院1所,病床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38张,固定资产总值7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注册护士4人,平均每干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56人、注册护士0.19人。2011年,原棠口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5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原棠口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3户,人数1156人,支出112.96万元,比上年增长43.24%,月人均71.3元,比上年增长11.75%;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62人次,共支出8万元,比上年增长2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12人,支出36.7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20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6人次,共支出6.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临时救济450人次,支出4.53万元,比上年增长8%。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320人,紧急转移安置13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733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失3.2万元,救灾支出2.75万元,比上年增长0.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人。社区服务设施1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790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3000人,比上年末增加700人。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完成,共有20300人参合,比上年增加300万人,参合率达98%。[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原棠口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65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1固定电话用户13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26.8%。

能源

截至2011年末,原棠口乡有发电企业9家,总装机容量56615千瓦时。其中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62千米,用电负荷5000千瓦时。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1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9%。

交通运输

棠口镇境内有200省道、宁武高速公路由南向北穿境过;乡内公路10条,总长106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棠口镇因位于棠溪汇合口处得名。

地方特产

棠口镇地方特产有笋干、板栗、香菇,绿色环保农产品有茶叶、花椰菜、茄子、西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