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柳建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柳建伟
出生 (1963-10-00) 1963年10月0日(61岁)
河南镇平县
国籍 中国
别名 柳盛元(笔名)
职业 作家
知名作品 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惊涛骇浪

柳建伟河南镇平县人。1963年10月生。笔名:柳盛元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惊涛骇浪》,长篇报告文学《红太阳白太阳》、《日出东方》,中篇小说集《苍茫冬日》,电影剧本《惊涛骇浪》、《骚动的原野》,电视连续剧《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等。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七届夏衍电影文学奖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飞天奖、金鹰奖等。2018年12月17日,所著电影文学剧本《生死七日》荣获“第十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优秀奖。

人物简介

柳建伟,汉族,河南南阳市镇平县人。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国作协全委委员,河南文学院院士,中国作协影视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曾获茅盾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夏衍电影文学奖一等奖、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华表奖、金鸡奖、飞天奖、金鹰奖、金星奖、解放军文艺大奖等奖项。

人物履历

  • 1979年9月入伍并入学,就读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1983年7月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旋至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就读于鲁迅文学院,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至2001年12月,在成都军区某部队工作,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在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担任创作员,2004年4月至今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现任正师干部,大校军衔。
  •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就斐然。
  • 2016年12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柳建伟当选为主席团委员。[1]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1.《时代三部曲》:《北方城郭》(人民文学出版社)、《突出重围》(人民文学出版社)、《英雄时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SARS危机》、《石破天惊》 、《惊涛骇浪》、《爱在战火纷飞时》

电影作品: 《惊涛骇浪》、《夏季无风》
电影剧本: 《生死七日》
电视连续剧: 《突出重围》 、《英雄时代》 、《石破天惊》 、《爱在战火纷飞时》
纪实文学: 《战争三部曲》、《红太阳白太阳》(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日出东方》(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纵横天下》

获得荣誉

曾获茅盾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夏衍电影文学奖一等奖、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华表奖、金鸡奖、飞天奖、金鹰奖、金星奖、解放军文艺大奖等奖项。

其中,《红太阳白太阳》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该作品曾被《当代》杂志节载。《北方城郭》获《作家报》组织全国197位专家投票评选1997年全国十佳长篇小说奖。《英雄时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018年12月17日,所著电影文学剧本《生死七日》荣获“第十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优秀奖。[2]

个人性格

柳建伟喜欢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最好是在一个空旷的大房间,漆黑一片,放大音量,相当于一个剧场,一个人在剧场中央,这样才最能够接近“命运”最核心的东西。柳建伟喜欢看《南方周末》和《体坛周报》,买有关围棋的杂志,能从棋谱中学习到如何写长篇小说。特别是世界顶尖高手,看他们的一局棋感觉像阅读非常精彩的长篇小说,围棋里有布局、收盘,有无数种手法,因为是两个人,还有怎么契合的感觉。他一直想以马晓春为主人公写一部长篇小说,他这次没拿到冠军,以最小的差距输给对方,他能理解他那种心情,就像写长篇,本来有很多种机会可以成功,但因为中间有一个差错,就写砸了,整个过程迭荡起伏。他真正从围棋里学到很多东西,围棋里的厚实与长篇小说中扎实的功底,棋风和文风的关系。

柳建伟喜欢鲁迅的作品,他认为鲁迅是孤独的斗士,读他的作品,最好在深夜,打开小台灯,拉上窗帘,关了门。而不可能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里荡着秋千读。

柳建伟曾经做过论文,就是从古代一直到20世纪的长篇小说都研究过。同时因为他选择了“马拉松比赛”,所以要看看人家是怎么跑法,再研究一下自己,会跑得更快。他对同时代的作家很关注,并对他们的劳动成果认真研读过。柳建伟认为如果张炜贾平凹结合起来天下无敌,使中国文学可以真正跟世界较量。这两个作家是互补的,一个重理性,一个重感性。一种是对形而上的超拔迷恋,对抽象的东西有超拔的力量。像《古船》《柏慧》,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对现实,对形而上层面的一种隐喻。贾平凹正好相反,《废都》《商州》,很感性,很细腻。后来莫言出现了,他的长篇小说是看不到头的,看不出在哪个地方出一拳头,把大家都打蒙了。而且这几个人的写作都很刻苦,他们对自己起到垂范的作用,从他们身上吸收了很多营养。还有王蒙李国文宗璞的《南渡记》。

人物评价

柳建伟对语言不是很敏感,可能是对语言的训练不够,不像学中文的科班出身,不规范,尤其是唐诗宋词,他觉得作家在这方面的应该像曹雪芹那样的读法。写完“三部曲”后他还要再拿出一、两年的时间正儿八经地补课。

柳建伟的写作不算很快,到现在他还是用笔写。他是学电脑的,但是他觉得电脑使人懒。研究同时代的作家,发现一个问题,假设他们换笔前十万字中有十个特别精彩的语言,那么换笔后就只剩下一个。“都是电脑惹的祸”,你一击键盘,联想的功能会使近义的词出来十几个,作家会不自觉地选择。他们不会想到个别是词的歧义。不换笔的第二个原因是柳建伟用的笔是他母亲留给他的遗物。从1993年一直用到现在,写了大约有400万字了。创作是奇怪的劳动,一拿起笔,很快就能进入写作状态,而且写得很安静。

柳建伟把从1995年开始到现在归纳为第一创作阶段,计划完成“时代三部曲”,已经完成的就是《北方城郭》《突出重围》,现在第三部《英雄时代》的修改已接近尾声,电视剧的拍摄也准备开始。整个三部曲概括从乡村化向都市化社会的转型,作品内容根基于19世纪的文学作品的传统,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基础,也算是学习他人的答卷。

柳建伟想写完长篇后,去北大读博士,圆我的北大梦。第二阶段计划写两部长篇小说。这两部小说已经构思多年,基本上比较成熟了。准备先写一部暂名《审判》,在肚子里存了十三年,描写都市生活,和《北方城郭》不一样,更内省一些,尝试探讨19世纪、20世纪有无新的可能性一直是他的梦想。第二部写军队,作为军队作家他一直关注战争与和平,一直觉得20世纪有非常伟大的战争,但没有与堪称与伟大战争相媲美的长篇巨着,尤其是抗日战争。同时代的作家一直在努力。可能他的尝试会失败,但肯定要努力一下,而且肯定会出现大作品的。写长篇这中间大约还得写点中篇小说和评论,写写长篇小说理论的书,以维持自己一贯的印板式的创作习惯。 柳建伟说,在人生的竞技场上,他希望做个全能选手,而不是单项选手。听着幽默风趣的语言,轻松地打着形象的比喻,听他如此清醒深刻地剖析自己,听他从围棋里、从竞技项目里诠释跟他所热爱的长篇小说息息相关的内容以及悟到的真谛——这样一位善于领悟又付诸努力的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