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柏林舊博物館

柏林舊博物館(Altes Museum)位於柏林博物館島南側[1]。由普魯士建築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enkel)建造於1823年至1830年間,是一座新古典主義的建築,也是博物館島上最老的一家博物館。該博物館在柏林國立博物館系統(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內,主要展出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品。1999年作為博物館島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

中文名稱:柏林舊博物館

外文名稱:Altes Museum

類 別:歷史博物館

地 點:柏林博物館島南側

竣工時間:1830年

開放時間:10:00-18:00

館藏精品:展出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品

目錄

建築布局

舊博物館是一座兩層,建築在高地基上的規則長方體建築。內部是一圈圍繞中央圓廳的展室。建築風格上主要參考了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築式樣。

博物館的正面有由18根愛奧尼亞式柱組成的柱廊,和8根柱子寬的階梯。階梯兩旁有兩尊雕像,分別為「亞馬遜女戰士」(K洀瀀昀攀渀攙攀 Amazone,August Kiss作於1842年,東側)和「屠獅者」(L眀攀渀欀洀瀀昀攀爀,Albert Wolff作於1854~61年,西側)。正面上方有「Antiqua」字體的鑄鐵字母「FRIDERICVS GVILHELMVS III. STVDIO ANTIQVITATIS OMNIGENAE ET ARTIVM LIBERALIVM MVSEVM CONSTITVIT MDCCCXXVIII」(拉丁語: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建此博物館於1828年以資研究各種古物和自由藝術之用)。在此上方對應18根柱子有18隻鷹。相對而言,博物館的其它三面較為簡單。

博物館內部核心是一個圓廳,按申克爾的意圖,圓廳是展示博物館最珍貴藏品的地方。圓廳共兩層,環繞着20根科林斯柱,柱子之間擺滿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神像。圓廳有巨大的穹頂,頂點開有天窗,天花板上有布滿藻井(Caisson)。圓廳主要是在模仿羅馬的萬神殿。

發展歷史

在19世紀社會文化藝術風氣的影響下,深受洪堡兄弟影響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下令建造一座博物館,用以展示收藏的藝術品。博物館選址在當時普魯士王宮的對面,附近有兵工廠和柏林大教堂。這構成了當時普魯士首都的中心標誌性建築群。博物館最初叫皇家博物館(K渀椀最氀椀挀梔攀猀 Museum),1845年改為現名。

在舊博物館之後,博物館島陸續建起新博物館、舊國家畫廊等四座博物館,形成一個博物館建築群。舊博物館自1904年起以收藏古典藝術品為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兩年裡,舊博物館遭到嚴重地損壞。二戰後,博物館島被東德所控制,並開始着手對舊博物館進行修復,該項工作一直持續到1966年。自這之後,舊博物館主要展覽東德的當代藝術和舉辦特別展覽為主。

兩德統一以後,在舊博物館的一樓開始重新展出古希臘藝術品。在2010年在二樓新增了伊特魯里亞和古羅馬藝術品的展覽。舊博物館在「博物館島藍圖2015」(Masterplan Museumsinel Berlin 2015)的改造計劃當中。

展覽

舊博物館當前的常設展覽為「古代世界—古希臘、伊特魯里亞和羅馬人」(Antike Welten. Griechen, Etrusker und Römer im Alten Museum)。

博物館的一樓主要展出古希臘的藝術品,有12個展室。從傳說中的英雄時代到古風時代、古典時代至希臘化時代,時間跨度將近一千年。展品以雕像、浮雕、陶器(陶瓶畫)最為主要,此外還有武器、錢幣、金銀首飾等等。展覽主題除了古希臘藝術演變的過程和高超的成就外,也包括古希臘的宗教、城市生活、手工藝等等。

二樓展出伊特魯里亞人和羅馬人的藝術品,有7個展室。包含早期伊特魯里亞人的展品,直至羅馬帝國時期。除了雕像為主以外,還有青銅器、銀器、骨灰盒、馬賽克、埃及的墓葬肖像畫還有大量帝國時期名人的胸像。展覽除了表現羅馬藝術對希臘藝術的繼承外,還有羅馬人的日常生活和伊特魯里亞人的喪葬文化,此外還有一個展室專門展示古代的性文化。

舊博物館的有名展品有:費斯特菲爾德的魚飾、祈禱的男孩、玻璃雙耳瓶、「柏林競技者」、哈德良別墅的馬賽克:半人馬等等。

視頻

柏林舊國家畫廊-比利時象徵主義精選回顧-博物館時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