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枯黯讀音是kū àn。意思是憔悴而灰暗。多形容面色。[1]

[]

目錄

出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鴉頭》:「 王 一日游市廛,忽遇 趙東樓 ,巾袍不整,形色枯黯。」

解釋

憔悴而灰暗。多形容面色。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蒲家莊人。因他寫了一部《聊齋志異》而聞名。

蒲松齡出身於地主兼商人的家庭,他父親年青時家庭很窮,後棄儒經商。蒲松齡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書香門第家庭中,自幼聰穎好學,喜讀詩書,懷有軼才。18歲結婚後,因其妻劉氏賢淑,遭妯娌妒嫉,家不和,遂分家。蒲松齡早年熱衷於功名,19歲「初應童子試,即以縣、府、道三弟一補博士弟子員,文名籍籍諸生間」。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33歲的蒲松齡回到故鄉,即被同鄉西鋪村的世代名宦畢際有家請去設館教學。此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為貢生。

蒲松齡的文言文《聊齋志異》是中國最偉大的短篇小說集,蒲松齡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之稱。《聊齋志異》描寫鬼狐戀情、諷刺貪官污吏,借小說抨擊時弊。

參考文獻

  1. 蒲松齡擺茶攤網易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