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文水鈲子是流傳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種古老而獨特的傳統民間音樂藝術,因表演中使用俗稱"鈲子"的特製銅質小鈸而得名,又因起源於該縣鳳城鎮岳村,當地民眾習慣上稱之為"岳村鈲子"。文水鈲子起源於當地古代祈雨儀式,逐漸與民眾的生活習俗結合,成為迎神賽社和日常迎賓的儀仗音樂,在演奏時用樂器模擬自然界中的風、雨、雷、電,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文水鈲子音樂多次參加全國性的比賽,頻獲殊榮,被譽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成了文水縣傳統藝術的名牌。

文水鈲子流傳於山西省中部文水及其周邊地區,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民間音樂藝術,因表演中使用一種當地人俗稱"鈲子"的特製打擊樂器銅質小鈸而得名。演奏時,表演者滿扣鈸碗,控制餘音不使擴散,令其發出悅耳動聽的「呱呱」之聲,故稱「鈲子」。又因起源於山西文水縣鳳城鎮岳村,當地民眾習慣上稱之為「岳村鈲子」。

文水鈲子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文水鈲子

批准時間;2006年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編號;Ⅱ-64

申報地區;山西省文水縣

代表性傳承人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武濟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歷史淵源

文水鈲子流傳於山西省中部文水及其周邊地區,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民間音樂藝術,因表演中使用一種當地人俗稱"鈲子"的特製打擊樂器銅質小鈸而得名,又因起源於山西文水縣鳳城鎮岳村,當地民眾習慣上稱之為"岳村鈲子"。

口述材料顯示,岳村鈲子原作為當地祈雨儀式音樂流傳。由於祈雨儀式在當地民眾生產、生活中的獨特地位,"鈲子"音樂一方面隨着祈雨文化代代傳承,並被當地百姓作為祭祀音樂,而保持其作為儀式音樂的莊嚴性;另一方面逐漸與民眾的生活習俗結合,成為迎神賽社和日常迎賓的儀仗音樂。

文水鈲子是先民與大自然、與命運抗爭的獨特表現形式,是根植於黃土地上的一種特有文化,因惡劣的自然生存環境和氣候條件,生活時常處於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的悲慘境地。愚昧、無知使他們將豐收的一線希望寄託於冥冥的神靈,祭神祈雨自然而然地成為先祖們祈盼美好生活、追求國泰民安的一種活動。在古代祭祀活動中,除供奉祭品外,還要敬獻樂舞,以愉悅神靈。岳村鈲子是祈雨儀式中最重要的部分。文水有一座麻衣仙姑廟,供奉着一位神女--任靈巧。傳說靈巧乃龍女轉世,投生於桑村一任姓農家,因不堪忍受繼母虐待和反抗父母包辦婚姻,逃婚出走,由麻子地里騎一麻杆騰空而去,飛至汾陽石室山黃蘆嶺靈泉洞修煉成仙,世稱"麻衣仙姑"。成仙后的仙姑廣施甘霖造福百姓,文水人便想請仙姑回鄉。請仙姑回鄉需選拔18村民間藝術精品組成迎神隊伍。據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汾州府志》及廟中碑文記載,仙姑生於627年(唐貞觀元年)農曆七月二十六,每逢仙姑壽辰或遇旱災,文水人便"齋潔易服",集18村的民間藝術精品,前往靈泉洞"求聖水,肩聖像而來"。每次盛典,因岳村鈲子是當地祭祀祈雨文化的主要載體,因此古老的祭祀祈雨文化與民間迎祀麻衣仙姑的活動巧妙地融為一體。據清末《文水縣誌》記載,1545年(明嘉靖二十四年)4至8月文水境內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莊稼乾枯、土地荒蕪,久旱盼雨的文水人,為了擺脫這種狀況,於農曆的七月二十六麻衣仙姑壽辰之日,於全縣18個村組織了規模大、規格高的祭祀祈雨儀式,祭祀祈雨由縣令親自主持。當時迎祀麻衣仙姑的儀式空前隆重,文水鈲子作為傳統的祭祀祈雨的儀仗隊伍,所經之地的百姓熱情禮待,搶盡了風頭。仙姑廣施甘霖,造福桑梓,家鄉百姓為其築廟塑像,世代供奉。

藝術特色

文水鈲子的藝術特色是在演奏的聲效中,以錘猛擊大鼓表示驚雷,以錘輕擊鼓面表示悶雷。大鐃大鈸的"擦擊"聲模擬風的迴響效果,大鈸的"拋擊"模擬閃電的視覺效果,經雙手緊握捂擊,發出迅急的"鈲鈲鈲"之聲,好似傾盆大雨;小鈸從上而下退擊,發出"鈲鈲鈲"的聲響,好似瀝瀝細雨;雙手左右擦擊的聲響,又好似風中雨聲。演奏時,演奏者兩手滿扣鈸碗,控制餘音不使其擴散,使之發出清脆、明亮、悅耳如雨打芭蕉的"鈲鈲鈲"之聲。

文水鈲子音樂表演使用的樂器有小鈸、大鈸、大鐃、大鼓(雷公鼓),主奏樂器鈲子,造型別致、發音獨特,小鈸是銅質的,鍛錘製成,鈸碗大、鈸沿小是其特色,鈸面直徑約20厘米,鈸碗直徑約16厘米,重約0.8千克。因其樂器的不同組合、獨特的敲擊方法和演奏姿勢等呈現出獨特的音響效果。

演奏技法除擦擊、錯擊、挽抹、悶擊等幾種傳統技藝外,還有磨擊、滾擊、刮擊、半擊、邊擊、對擊、拋擊等幾種特殊的演奏技巧。拋擊尤其令人叫絕--大鈸手們不時將鈸一齊拋起以示閃電,然後再準確地接回手裡,無論拋起多高,落下來節奏始終不亂,驚險刺激,令人目眩。豐富的演奏技法,不僅生動表現了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更將人們無助、渴求、期待、喜悅的內心世界表現得惟妙惟肖。

文水鈲子是一種多段體套曲結構的民間打擊樂,全套鑼鼓可分為三段,包括七個鼓點,形成結構嚴謹、完整統一的民間藝術珍品。經後世不斷挖掘整理,有《雷鳴電閃》、《烏雲翻滾》、《普降甘霖》、《喜慶豐收》四部樂章,富有豐富的藝術內涵。

隨着樂章的起承轉合,120名隊員交替組成方陣、圓陣、群花陣、四角陣、菱形陣等陣圖,並穿插二龍戲珠、雙龍出水、金龍擺尾等變化。這些畫面千變萬化,令人眼花繚亂、心曠神怡。鈲子小巧、靈便,是一對得心應手的舞蹈道具,演奏過程中弓步錯擊、跨步擦擊、劈叉跳擊、童子拜佛、丹鳳朝陽等舞蹈動作,適應鈲子的演奏技巧,展現樂章的豐富內涵。舞姿矯健灑脫,造型舒展大方,令人賞心悅目。

獎勵榮譽

1991-1995年;三次參加山西省"兩會一節"都獲得了金獎

1996年;參加全國職校運動會開幕式遊藝機節、廣州東方樂園會、河南開封民間藝術會,都奪得了最佳表演獎

1997年春節;赴首都參加全國鑼鼓擂台大賽獲兩項大獎"最佳聲響優勝獎",全國名列第一;文化部授予"群星獎"

2001年;赴京參加全國優秀民間花會大賽獲"兩金一銀

2002春節;赴深圳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深圳分會場表演獲特別獎

2004年春節;在深圳為江澤民主席視察錦繡中華表演受到嘉獎

2004年10月;赴香港為海內外同胞演出名振華來

2005年;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2]

傳承價值

文水鈲子具有濃郁的黃土風情,其風格豪放雄渾,粗獷奔放,古樸厚重,是古代勞動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縮影,傳承着華夏農耕文化的精髓。從鼓譜、表演形式、演奏樂器以及服飾、道具等多個方面考量,文水鈲子是五千年華夏文明厚積薄發的產物,是從中國農耕文化這一母體中脫生出來的、具有濃郁黃土風情的文化符號。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對研究當地祭祀文化、民間文化和風土人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對研究黃河文明、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的研究和音樂創作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傳承情況

文水鈲子以家族與師徒傳承為主要方式,以口傳心授的形式代代傳習,很多樂譜沒有文字記載,由兼職民間藝人組成的隊伍演出。隨着歷史的變遷,文水鈲子的功能也逐步發生着變化,從起源時的祭祀祈雨功能轉變為廣大勞動人民迎神賽社的民間藝術文化。

文水鈲子的大部分樂器、道具有獨特性,其製作方法、材料、工藝很有講究。小鈸在打擊樂器中十分罕見,經過十年浩劫破壞,存世極少,並且殘破不全。其他樂器如大鐃、大鈸、大鼓等也面臨亟待搶救的狀況。同時,文水鈲子演出的組織是鬆散型管理,大部分藝人外出打工或改行謀生;藝術創新缺乏專業的支撐和動力,鈲子藝術日趨凋敝。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水鈲子被廣泛運用,同時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了當地受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影響逐漸從岳村擴大到了整個文水縣,成了"文水鈲子"。經過多年的恢復整理,文水鈲子音樂多次參加全國性的比賽,頻獲殊榮,被譽為"三晉鑼鼓中的一絕",成了文水縣傳統藝術的名牌。

非遺信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

項目 內容
級別批次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批准文號 國發〔2006〕18號
批准時間 二○○六年五月二十日
類別 民間音樂
申報單位 山西省文水縣
審批序號 95
項目編號 Ⅱ-64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

項目 內容
項目名稱 文水鈲子
級別批次 山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批准文號 晉政發〔2006〕46號
批准時間 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類別 民間音樂
申報單位 呂梁市文水縣
審批序號 14
項目編號 Ⅱ-7

瀕危狀態

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

岳村鈲子雖然得到了文水縣政府和岳村老藝人、鈲子傳承人及愛好者的發掘、搶救,但其本身現狀仍然不容樂觀,面臨諸多問題。 1、鈲子的主要演奏器具面臨挑戰。「小鈸」本身在打擊樂器中十分罕見,遇上十年浩劫只留下極少數,並且殘破不缺。其它樂器如大鐃、大鈸、大鼓等也面臨緊急搶救的狀況,對這些器具的保護研究,科學分析其製作和擊打原理等出現了斷層,器具的演奏聲響效果與傳統相比,急需整理和開發。 2、這種古老的民間打擊樂賴以生存的民間發展基礎發生了變革,鈲子在失去了原有的祭祀祈雨功能後,與現代提倡的文明文化產生了距離,將其注入新鮮文化內涵需要多方人士共同努力。目前,它除參與春節元宵節等社會活動外,基本處於休息狀態,主要活動空間和時間正在縮小縮短,傳統文化凝聚人心的社會價值體現得不夠充分。現代節日的文藝活動逐步代替了傳統節日(如傳統的廟會等),鈲子在廣大鄉村的展演平台也正在萎縮。 3、老藝人的逐步謝世,新藝人的培養困難,出現了藝術傳承的青黃不接。與其它民間藝術類似,鈲子主要靠老藝人口傳心授,對樂譜沒有文字記載,隨着老藝人的年高和謝世,懂演奏的人愈來愈少,技藝上獨樹一幟,享有盛名的更少,這給鈲子藝術的傳承帶來了許多難題。 4、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人民群眾的審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於這種具有濃厚氣息的民間音樂,人們的興趣和看法出現了偏差。目前,挖掘、搶救、發展鈲子最大的障礙是資金和人才。資金是基礎,人才是關鍵的關鍵,由於集體經濟的薄弱,公共積累資金投入到鈲子的幾乎為零。一些鼓手因經濟困難,外出打工或改行搞其它職業謀生,投入到鈲子的精力也越來越少,再加上專門研究鈲子的人員尚未真正行動起來,鈲子的發展舉步維艱。 5、隨着時代的變化,部分鈲子藝人轉業改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鈲子的輝煌又令有關部門產生了鈲子不再需要扶持的誤區,種種因素導致了鈲子目前遭受忽視,進入了休眠的蕭條冷落期。[3]

相關視頻

國家非遺-文水鈲子

參考資料

  1. 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水鈲子 , 山西省文水縣人大常委會.2013-01-27
  2.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山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找法網.2006-12-18
  3. 如何讓文水鈲子絕技不絕? ,人民網:光明日報.201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