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市場假說
效率市場假說理論(Efficient Market theory)認為在一個效率市場中,任何投資人都無法持續擊敗市場而賺得超額報酬。主要的三項假設:投資人皆理性、情報即時公開,獲得情報無需負擔額外的資訊成本、無任何投資人的力量足以單獨影響股價的變動。[1]
效率市場假說 | |
---|---|
目录
效率市場假說策略
效率市場假說既然只是一個假說,不是定理,就說明了它沒有被證明。因此它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在投資之前,我們必須要做出決定:要不要相信效率市場假說。如果我們選擇相信效率市場假說,那我們最好的策略就是被動投資。也就是買進追蹤指數的ETF(exchange-traded fund),然後完全不操作。因為效率市場假說指出,沒有人可以打敗市場,獲得等同於市場的報酬率已經是最好的結果。所以,如果相信效率市場假說還自己選股,那完全是在浪費時間。如果我們認為效率市場假說並不完全正確,就可以相信有些厲害的投資人可以打敗大盤。不過如果沒有自信可以成為打敗大盤的一員,那還是應該買進指數ETF最好。唯有我們相信效率市場假說不完全正確,同時有自信可以打敗大盤,自行選股才是合理的。否則應該直接買進指數ETF就好。只有效率市場假說出錯的時候,才有可能打敗大盤。如果要主動投資,就必須認為效率市場假說不是完全正確的,否則就ETF就好。
效率市場假說的正確性到現在都還沒有定論。我當然也無法直言他的對錯,只能給出我的看法。本文一開始有提到,大部分人對於效率市場假說的看法,不是認為它完全正確,就是認為它完全錯誤。我認為把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在這個議題上太過武斷。我的立場跟Howard Marks一樣,那就是認為效率市場假說在大部分時間都是對的,不過偶而也會出錯。如果我們要主動投資,就要抓住效率市場假說的錯誤,並嘗試打敗大盤。不過要判斷出效率市場假說的錯誤,並且把握機會行動,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所以可以長期打敗大盤的人少之又少。延伸閱讀:關於反向投資。
那麼,為甚麼效率市場假說有時候會出錯?哪些時候,或者哪些地方的市場會比較無效率呢?首先,我認為效率市場假說或出錯,是因為它本身的前提就有問題。效率市場假說的前提之一是「投資人都是理性的」。但事實上,人類是有情緒的。投資人在市場走到極端的時候(泡沫及崩盤),會變得非常不理性。舉例來說,市場泡沫化時,股票的價格都漲到不可思議的高度,遠遠超過其內在價值。這時候的風險是非常高的,理性的投資人會選擇避開甚至做空。但大部分投資人會受到貪婪的驅使而不斷追高,並把泡沫越吹越大。相反的,在市場崩跌到底部的時候,價格遠低於價值的股票比比皆是,投資人理應勇於買進。但恐懼卻讓大部分人把持股賣在低點,更不用說在低點買進了。[2]
另一種可能是某些市場有進入障礙。例如比較小型的市場,可能無法容納大型投資機構龐大的資金,只能容納資金相對較少的投資人。因此投資機構覺得不值得花心力來研究。只要有某些因素導致一些投資人無法進入市場,就有可能造成該市場的效率較低。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效率較低是跟大型市場相比。因為該市場還是可能存在許多聰明、理性、資訊來源豐富的投資人,所以效率應該也不低,只是相對於大型市場,效率可能稍微差一點。
影片
「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