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攀倒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攀倒甑

中文学名 攀倒甑

拉丁学名 Patrinia villosa (Thunb.) Juss.

别称 白花败酱草

拼音 pandaozeng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川续断目

败酱科

败酱属

攀倒甑 (Patrinia villosa (Thunb.) Juss.)多年生草本,高0.5-1(-1.2)米。根茎长而横走。茎被白色倒生粗毛或沿叶柄相连的侧面具纵列倒生短粗伏毛,有时几无毛。基生叶丛生,卵形、宽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0(-25)厘米,具粗钝齿,基部楔形下延,不裂或大头羽状深裂,常有1-2(3-4)对侧生裂片,叶柄较叶稍长;茎生叶对生,与基生叶同形,或菱状卵形,叶柄长1-3厘米,上部叶较窄小,常不裂,两面被糙伏毛或近无毛;向上渐近无柄。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分枝5-6级,花序梗密被长粗糙毛或2纵列粗糙毛:总苞片卵状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萼齿浅波状或浅钝裂状,被短糙毛,有时疏生腺毛;花冠钟形,白色,径4-5毫米,裂片异形,长0.75-2毫米,蜜囊顶端裂片常较大,冠筒长1.5-2.6毫米,内面有长柔毛,筒基部-侧稍囊肿:雄蕊4,伸出。瘦果倒卵圆形,与宿存增大苞片贴生;果苞长(2.8-)4-5.5(-6.5)毫米,先端钝圆,不裂或微3裂,基部楔形,网脉明显,主脉2(3),下面中部2主脉有微糙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形态特点

株:多年生草本,高0.5-1(-1.2)米。

茎:根茎长而横走。茎被白色倒生粗毛或沿叶柄相连的侧面具纵列倒生短粗伏毛,有时几无毛。

叶:基生叶丛生,卵形、宽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0(-25)厘米,具粗钝齿,基部楔形下延,不裂或大头羽状深裂,常有1-2(3-4)对侧生裂片,叶柄较叶稍长;茎生叶对生,与基生叶同形,或菱状卵形,叶柄长1-3厘米,上部叶较窄小,常不裂,两面被糙伏毛或近无毛;向上渐近无柄。

花: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分枝5-6级,花序梗密被长粗糙毛或2纵列粗糙毛:总苞片卵状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萼齿浅波状或浅钝裂状,被短糙毛,有时疏生腺毛;花冠钟形,白色,径4-5毫米,裂片异形,长0.75-2毫米,蜜囊顶端裂片常较大,冠筒长1.5-2.6毫米,内面有长柔毛,筒基部-侧稍囊肿:雄蕊4,伸出。

果:瘦果倒卵圆形,与宿存增大苞片贴生;果苞长(2.8-)4-5.5(-6.5)毫米,先端钝圆,不裂或微3裂,基部楔形,网脉明显,主脉2(3),下面中部2主脉有微糙毛。

产地分布

分布:日本,产地:黑龙江南部、吉林南部、辽宁东部、山东河南东南部及西部、安徽、江苏西南部、浙江西北部、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及陕西秦岭。

生境:海拔(50-)400-1500(-2000)米山地林下、林缘、灌丛或草丛中。

药理作用

全草药用与败酱相同,根茎及根有陈腐臭味,为消炎利尿药。民间常以嫩苗作蔬菜食用,也作猪饲料用。

1.镇静作用:曾报道、东北产黄芪败酱有镇静作用,并认为其中所含皂甙为其有效成分。近年进一步研究证明黄花败酱的乙醇浸膏或挥发油口服,对小鼠都有明显镇静作用,且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而蒸去挥发油的药渣浸膏和总皂甙都镇静作用。在挥发油中主要起作用的是败酱烯和异败酱烯,异戊酸无镇静作用。败酱的镇静作用比同属植物缬草强一倍以上。

2.抗菌作用:败酱浸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肺炎杆菌、炭疽杆菌和破伤风杆菌则无作用。白花败酱全草的水煎液在鸡胚内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亦不明显。

3.其他作用:败酱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的作用。是否与其所含墩果酸有关,值得探讨。因为齐墩果酸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败酱根热水提取物500μg/ml对人子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率为100%,而对正常细胞则反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4.抗癌作用:败酱根的热水提取物腹腔注射给荷瘤小鼠(肉瘤-180)抑制癌细胞生长率为57.4%。[1]

参考来源

  1. 攀倒甑,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