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拉脱维亚独立战争

拉脱维亚行政区划。

拉脱维亚独立战争(Latvijas brīvības cīņas)是拉脱维亚为取得独立而和苏俄之间爆发的战争,开始于1918年12月5日,结束于1920年8月11日。这场战争最终以苏俄和拉脱维亚签订里加和约,苏俄承认拉脱维亚独立告终[1]

目录

简介

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吞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2]

1918年12月17日,拉脱维亚苏维埃政府成立,宣布建立独立的拉脱维亚苏维埃共和国。以拉脱维亚步兵为主的苏俄红军一部攻入拉脱维亚境内。1919年1月2日,里加爆发武装起义配合红军。1月3日,里加解放,成为苏维埃拉脱维亚的首都。[3]

 
拉脱维亚自由纪念碑:自由纪念碑是位于里加自由广场上的一座用于纪念在拉脱维亚独立战争中被杀害的士兵的纪念碑 (1918-1920)。它被认为是拉脱维亚的自由,独立和主权的一个重要象征。42米高的花岗岩、石灰华和铜制的纪念碑经常会出现在公共集会和在官方仪式的背景当中。

1920年1月13日,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内战,拉脱维亚白军在外国势力支持下将红军彻底击溃,拉脱维亚苏维埃政府被迫解散。5月1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制宪会议召开,资产阶级人民委员会完成其职能。8月11日,苏俄宣布承认“拉脱维亚共和国”。

1940年6月15日,苏联红军进入拉脱维亚,拉脱维亚重新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直到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9月17日,拉脱维亚加入联合国。[4]

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