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地 |
地,汉语常用字,一级字,会意字兼形声字,有dì、de两个读音。最早见于金文。原为古汉语名词,与"天"相对,本义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等。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地
拼音; dì;de
注音; ㄉㄧˋ;ㄉㄜ
部外笔画; 3
总笔画数; 6
部首; 土
结构; 左右
五笔86; F(一级简码)、FBN
五笔98; FBN
仓颉; GPD
四角号码; 44112
笔顺编号; 121525
笔顺读写; 横、竖、提、横折钩、竖、竖弯钩
造字法; 会意、形声
异体字; 坔、埅、埊、墬、嶳
平水韵; 四寘
文字源流
地,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也是形声字。金文与"隧"同源,会一豕(猪)从高崖坠地之意。小篆改为从土,也声。从土,表示地面、土地;从也,"也"是古"蛇"字,上古时地面草木丛生,蛇虫到处可见。隶变后楷书写作"地"。
"地"字本义是大地,与"天"相对。引申指地面。又引申指地区、场所。用于抽象意义,指所处的位置或环境。又指思想、心理活动的领域。
古籍解释
折叠说文解字 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۱也。从土也声。墬,籒文地从䧘。徒内切。注:埊、軐、嶳、埅,亦古文地。
说文解字注
(地)元气初分,轻淸昜为天,重浊侌为地。元者,始也。阴阳大论曰:黄帝问於岐伯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大虚之中者也。黄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按地之重浊而包举乎轻淸之气中,是以不坠,万物所敶列也。敶各本作陈,今正。攴部曰:敶者,列也。凡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者。如万虫,终古叚借为千万。虽唐人必用万字,不可从也。若本有其字。如叚陈国为敶列。在他书可,而许书不可。地与敶以双声为训,从土。地以土生物,故从土,也声。坤道成女,玄牝之门,为天地根,故其字从也。或云从土乙力,其可笑有如此者。徒四切。古音在十七部。汉书或叚为第但也之第。
(墬)籒文地。从土,彖声。从小徐本。惟彖字小徐作彖,非其声也。今正,作彖。从踏,言其高者也。从土,言其平者也。彖见豕部。蠡㥟墬皆以为声。在古音十六部。地字古音本闲於十六十七㒳部也。若大徐作从䧘,部䧘音徒玩切,其缪愈难纠矣。汉人多用墬字者,传写皆误少一画。
康熙字典
〔古文〕埊軐埅ς嶳
《广韵》徒四切。《集韵》大计切。《韵会》徒二切。《正韵》徒利切,$音弟。《说文》:元气初分,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交易变化也。《释名》: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易·说卦传》:坤为地。《内经》: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黄帝曰:冯乎。曰:大气举之。《周礼·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诏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为辅佐,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艸木为之毛,土为之肉。
又第也,但也。《前汉·丙吉传》:西曹地忍之。
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颂》:闭目自愼,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扬雄《羽猎赋》:鸟不及飞,兽不得过,军惊师骇,刮野埽地。按吴棫收地入个韵,音隋,则过可如字读,沱隋亦平去闲耳。本作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