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 他创立吴兴唐一庵书院。
  • 他是甘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


 

唐枢(1497年-1574年),字惟中,号子一,人称一庵先生,归安(今湖州)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讲学著书近四十年[1]

著有《木钟台集》、《礼玄剩语》、《三一测》、《景行馆论》等,编有《嘉靖归安县志》、《嘉靖乌程县志》、《嘉靖孝丰县志》、《万历湖州府志》等。

目录

基本信息

                本 名         唐枢                 出生时间         1497年
                别 称         一庵先生                 去世时间         1574年
                出生地         归安                 字 号         字惟中,号子一
                所处时代         明朝                 官 职         刑部主事

人物介绍

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言官劾李福达,不得狱辞要领,唐枢上疏,提出六“所疑”六“不用疑”,请朝廷明释,以正福达之罪。因触怒世宗,削职为民。从此回湖州老家从教。

他先借安定书院讲学,后在湖州东门外营治“木钟台”,设帐讲学;1562年,湖州知府张邦彦奉巡抚浙江监察御史张宪之意,为唐枢建立书院,额题“吴兴唐一庵书院”(唐枢号一庵),唐枢在这里讲学十几年直到辞世。

隆庆初复官,以年老加秩致仕。事迹具《明史》本传。其书以《连山》为《文王八卦图》,以《归藏》为《伏羲方图》,于义颇疏。

唐枢少时学于湛若水。留心经世之务,亲历九边及越、蜀、滇、黔等地,凡山川险阻厄塞,了如指掌。蹑履茹素,至老不衰。隆庆初复官。以年老加秩致仕。回湖州,讲学于东门,三吴之地有不少名人皆出于其门下。

思想理论

他的教育思想是“讨真心”三个字,“真心”即“道心”,“讨”就是学问、思辨并身体力行。他曾说“良知一拈万到,本末具举,今日只欠躬行。”竟合于佛教精髓。

他阐释说:

[1]

人物轶事

嘉靖期间,唐枢在《复胡梅林论处王直》书中明确指出:“彼亦不自制舟,舟造于闽广,事起于我人。”。他从嘉靖倭难的关键条件,造船能力的观点出发,明确了问题根源不在日本海盗,而在中国海寇。[2]

人物评价

黄宗羲评唐枢“讨真心”之说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