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縣
凌源縣以大凌河發源地而得名。位於遼寧省西部,東距省會瀋陽市550公里,西距北京350公里;北與內蒙古寧城縣和本省建平縣接壤,西鄰河北省平泉縣,南靠河北省青龍、寬城兩縣,東與建昌、喀左縣毗鄰。位於東經118°50′20″至119°37′40″,北緯40°35′50″至41°26′60″。全縣土地面積為3275平方公里。[1]
目錄
建置沿革
凌源有悠久的歷史,距今5000年前,古人類即在今凌北鄉牛河梁山上建築殿堂。證明這裡是紅山文化的故鄉。到夏商時代,這裡屬孤竹國。西周為山戎、東胡地,戰國時屬燕國右北平郡。西漢為右北平郡所屬石城縣、字縣、白狼縣。後漢時烏桓族占據。三國時為曹魏地,晉代先後為前燕秦、後燕、北燕政權所管轄。唐為營州柳城縣。遼為中京道榆州(遺址在凌源十八里堡)和眾縣、永和縣。金為北京路大定府和眾縣。元為大寧路和眾縣、利州龍山縣、惠州龍山縣和惠州地。明初為大寧都指揮史司營州中屯衛,後為朵顏衛。清初為卓索圖喀喇沁左翼旗,乾隆三年(1738年)設塔子溝廳(在今凌源鎮),置理事通判,管理7旗境內蒙民事務。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為建昌縣(轄今建昌、凌源、喀左和敖漢旗),隸屬承德府。中華民國3年(1914年)改為凌源縣,隸屬熱河特別區。民國20年(1931年)分置凌南、凌源兩縣,1937年(偽滿康德四年)兩縣合併稱建昌縣。1940年(偽康德七年)改為喀喇沁左旗。祖國光復後,劃分為凌源、建昌、喀左三縣。
解放以後,凌源縣屬熱河省。1956年1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熱河省,凌源縣劃歸遼寧省,屬錦州專員公署領導。1959年建朝陽市,凌源縣隸屬朝陽市。1964年朝陽市撤銷,凌源縣歸朝陽地區行政公署領導。1984年6月撤銷朝陽地區行政公署建朝陽市,凌源縣隸屬朝陽市。現在,全縣4個鎮(凌源、三十家子、四官營子、百牛群)、24個鄉、1個馬場,其中,凌河、五家子、四合當、天盛號、刀爾登5個鄉為蒙古族鄉。
人口民族
全縣總人口,1985年末為576875人(男300818人,女276057人)。包括漢、蒙古、回、滿、朝鮮、錫伯、壯、布衣、彝、土家、高山、俄羅斯、羌、鄂倫春、達斡爾、苗族16個民族。[2]
地理條件
地形
凌源是丘陵山區,為蒙古高原、冀北山地、遼西山地三大地貌的交錯地帶。最高山峰紅石砬山海拔1259.6米。一般山高多在500~1000米之間,山體大部復土層較薄,基岩裸露。地勢中部隆起,西南和北部向東南傾斜。境內丘陵河谷相間分布。
水系
凌源境內有青龍河、大凌河、滲津河3條主要河流,分屬於灤河與大凌河水系,流域面積236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4022億立方米。青龍河流經三十家子等10個鄉鎮,大凌河流經欺天等15個鄉鎮。各河支流上游多為季節性河流,平時乾涸,雨量集中時,坡陡流急,造成水土流失,山洪為害。
氣候
凌源屬於暖溫帶向溫帶、半濕潤向半乾旱過渡性氣候,北部屬於溫帶半乾旱區、南部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區,年平均降水量477.5毫米,降水量集中在六、七月份。春季太陽光輻射強,風力較大,雨量少,常出現春旱。夏季炎熱,秋季溫度高於春季溫度,冬季嚴寒少雪。四季氣溫變化明顯,年平均氣溫8.1℃,溫度變化呈由南向北遞減趨勢。曾出現過的最高氣溫40.2℃,最低氣溫-27.2℃,最高年份降水量821.2毫米,最低年份降水量315毫米。穩定通過10℃的活動積溫為3413.3℃,無霜凍期平均為145~15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844.8小時,太陽光輻射年總量為183.7千卡/m2,具有充足的光能資源。
土壤
全縣土壤主要分為三大類,大部地區為褐土,沿河流兩岸多為草甸土,棕壤土多在縣西南部。根據氣候、土壤和地理條件,凌源縣適宜農、林、果、蠶、牧、副業多種經營,全面發展。
自然資源
凌源自然資源豐富,有礦產資源25種,礦點57處。主要有金、錳、銅、鐵、煤、大理石、瑩石、方解石、石灰石、膨潤土、珍珠岩、沸石、瑪瑙、高嶺土等。其中,石灰石貯藏量12億噸以上,已探明黃金貯藏量折黃金12噸,膨潤土貯藏量大,而且是鈉基質,品位亦佳。貯量大的鐵礦有黑溝、野豬溝兩處。紅磚生產有取之不盡的紅粘土原料。[3]
相關產業
農業
凌源有耕地76萬畝,坡地約占總耕地面積70%。由於植被遭到破壞,生態失去平衡,水土流失嚴重,加上六災俱全,產量低而不穩。建國以來出現三次周期性的起伏,基本每隔10年左右為一個周期,總的發展趨勢是上升。在一個周期內,由低產上升為高產,然後又下降為低產。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一直堅持農田基本建設,逐步改變農業生產條件。截至1985年底,農田建設總用工2643萬個工日,動土石1.1億立方米,修水平梯田25.2萬畝。同時,採用新的農業技術,增施化學肥料,改良種子。
在推廣當地優良品種基礎上,1969年開始自繁雜交玉米種,有6428、旅北等。玉米播種面積逐年擴大,1979年最多達41萬畝,平均畝產394公斤。玉米面積占當年糧豆播種面積的51.8%,產量則占當年糧豆總產量的68.2%。高粱品種已由晉雜一號、6A×晉幅1號代替了晉雜5號,穀子種植面積已趨向合理。
1975年引進冬麥,一茬變兩茬。平均每年種冬麥13700畝,畝產109.85公斤,最多年份種4.9萬畝,最高畝產400公斤。1981年以後引種"鐵春一號"成功,1985年種春麥9.444萬畝,平均畝產260.5公斤。
林業
全縣宜林地250萬畝,到1985年底,有林面積達1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9.7%。木材總蓄積為136萬立方米。在現有林中,人工林122.6萬畝,天然林27.4萬畝。其中,國有林26.3萬畝,國合林21.1萬畝,集體林102.6萬畝,防護林80萬畝,薪炭林22萬畝,經濟林41萬畝,"四旁"植樹425.9萬株。1982年,國家將凌源列入"三北"防護林建設重點縣。
從1955年開始,在全縣範圍內培育果樹,至1978年,建成果園1200個,有果樹263萬株,年產水果830萬公斤(其中,蘋果174萬株,年產455萬公斤)。到1985年,實有果樹278萬株,總產量1250萬公斤。凌源蘋果以酸甜適度,色澤鮮艷,耐貯藏而著稱,1973年打入香港市場,一直為出口水果的熱門貨。
水利
凌源"十年九旱",水利在農、林、牧業和果樹生產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1955年以後開始興修水利,至1985年,累計國家補助投資5121.51萬元,地方籌資350萬元,群眾自籌資金3500萬元,修建中小型水庫30座,灌地300畝以上的水渠27條,提水站38座,總裝機1160馬力,配套機電井3340眼。有效灌溉面積25.86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33%。1984年,由於地下水位下降,河水斷流,在抗旱中,水庫、水渠、提水站僅灌溉耕地6600畝,機電井灌溉14.49萬畝。
全縣原有水土流失面積379萬畝。由於採取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至1985年統計,控制水土流失面積已達230萬畝。
畜牧業
以養豬最為普遍,1985年,全縣養豬331835頭,出欄130615頭,出欄率提高到39.4%。每頭商品豬重量由集體飼養時平均60公斤增加到90公斤。從1952年開始引進良種豬,到1984年,先後引入巴克夏、新金、內江、長白、蘇白、克米、杜洛克等良種,利用了人工授精與本配相結合的改良方法,使生豬品種趨向改良化。
養牛由單純役用轉為役、肉、奶兼用,1985年牛存欄43735頭,是1949年的4.8倍。從1974年開始,利用冷凍精粒,採用人工授精方法進行黃牛改良,現在改良牛占60%。
1985年底,養羊數發展到126725隻,出欄率占10.2%。1985年,養雞存欄569785隻,家兔存欄41萬隻。
副業
編織類主要是編織蓆子、摺子、果簍、抬筐、土籃、篩子、笤帚。全縣有條材林10萬畝,年產條材750萬公斤。採集類主要有山棗核、山杏核、蘑菇、中草藥等。1978年收購乾鮮蘑菇112萬公斤。1965年收購杏仁45.5萬公斤。1983年收購中草藥款額達130萬元。種植類主要是大麻、大蔥、曬煙等。四官營子鄉年產大麻約35萬公斤,素以色澤潔白、拉力強、產量高著稱;烏蘭白曬煙色澤好、串味濃,暢銷鄰近各縣;三十家子鎮產的大蔥棵重250~500克,畝產1500公斤以上,甜辣適口,年產100萬公斤,遠銷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各地。養殖類主要是養蠶、養蜜蜂。全縣有桑園500畝,柞樹林1.4萬畝,1985年放養桑蠶70張,柞蠶15把;全縣收購蜂蜜35噸。利用水庫養魚,放養品種有鯉魚、花鰱、白鰱,利用熱水湯療養院廢水,養殖非洲鯽魚和羅非魚等熱帶魚已經成功。1985年魚捕撈量為25噸。
工業
1962年末,國營工業增加到27家,集體工業38家,工業總產值達到571萬元。主要產品產量為年發電2.8萬度,產原煤2萬噸,生產中小農具21萬件,產磚69萬塊,製造車馬具13萬件,布鞋2萬雙,木家具3.7萬件,鑄鍋5.5萬口。到1985年,鄉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81家,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28家,集體工業153家,工業總產值48755萬元。工業門類比較齊全,有以汽車前橋鑄造、機油泵、水箱、消音器、千斤頂等汽車配件為主體的機械工業,有以紅磚、水泥、白灰、保溫材料、耐水材料等為主體的建材工業,有以軋鋼、鋼管、電鍍小五金等為主體的冶金工業,有以煤炭、黃金、瑪瑙、大理石、方解石、瑩石、沸石、膨潤土、珍珠岩、黃鐵礦、冰洲石等為主體的採礦工業(正在開採的大小煤窯49個,年產原煤21.4萬噸),有以化肥、橡膠、釀酒等為主體的化學工業,有以棉紡、針織、皮毛、服裝、鞋帽、制鏡、鐵木家具、食品加工等為主體的民用工業,還有手扶拖拉機、造紙、印刷、玉器、紙箱等工業。工業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有的被評為國家和省、市優質產品。
基礎建設
農電
1962年開始在農村辦電,至1985年,共建變電所4座,架設66千伏送電線路58公里,10千伏高壓配電線路335.45公里,低壓線路工程921.05公里,配電變壓器1600台,總容量750812千伏安。全縣4個鎮、24個鄉、1個馬場有91%的農戶用上了電,在水利灌溉、農副產品加工等方面,基本實現了電動機械化。
交通
鐵路
縣境內有錦州至承德、魏杖子至塔山兩條鐵路,繞經東北、西、南16個鄉鎮,設有車站(點)18個,全長141.5公里。東通朝陽、錦州,西達承德、北京。
公路
現有國家幹線2條,全長117.8公里;有縣級公路7條,共長2142公里;有鄉級公路9條,共長213公里。大小橋樑84座,全長3545米,涵洞854道,鋪黑色路面106公里。全縣公路縱橫交錯,客運班車從南到北,由東到西循環對開運行。縣城與鄉鎮間,各鄉鎮之間,部分鄉鎮與鄰縣鄉鎮之間公路四通八達,晴雨通車。1985年,全縣共有客運車輛204台,有貨運車輛1176台,其他機動車輛1848台。
郵電
建國初期,凌源縣郵路總長167.8公里,全年辦理郵函約9.8萬件,包裹7000件,收發電報2000份,長途電話400次,用戶裝話機不足40部,手工按鍵式收發電報機一部。到1985年末,全縣有30個支局,郵路總長1983公里,是建國初的13倍;全年辦理郵函150.9萬件,比建國初增長150倍;包裹2.6萬件,比建國初增加3倍。現在有電傳機3部,有2000門縱橫制自動電話交換機交付使用,有三路和十二載波終端機39部,接入郵電局總機和用戶交換機的電話1694部,比建國初期增長370倍。電話杆路長1213公里,電纜皮長61.3公里,比建國初期分別增長48倍和20倍。
基本建設
建國後35年來,基本建設總投資12815萬元,年平均366.14萬元。在總投資額中,用於工業5445萬元,占42.5%;交通郵電761萬元,占59%;農林水利2687萬元,占20.97%;商業、糧食、外貿1849萬元,占14.43%;文教、衛生、科研1144萬元,占8.9%;城市建設284萬元,占2.2%;其他645萬元,占5.1%。這些投資為本縣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
1985年基本建設投資474萬元,用於工業173萬元,交通郵電15萬元,農林水利41萬元,商糧財貿18萬元,文教衛生138萬元,其他89萬元。
城市建設
縣城經過多次整修擴建,由原來3平方公里,擴大到8平方公里。東區有凌源鋼鐵廠、汽車鑄造廠。北區有汽車總裝廠、軋鋼廠、鋼管廠。西區有化肥廠、橡膠廠、造紙廠。南區有汽車發動機廠、農具修造廠、棉紡廠。鎮內有汽車前橋廠、工具廠、針織廠等。城內人口由建國初期1.5萬人,增加12萬人。到1985年,住宅面積由建國初期的78580平方米增加到295077平方米。
城市主要街道鋪上黑路面,至1985年修成暗渠23條,總長14136米;管涵13條,總長5739米;明溝8條,總長3180米。1980-1981年,修築環城防洪堤3095米,堤頂作環城公路,並造出公園用地108畝。1979年,開始興建城鎮居民用水工程,打大井兩眼,日產水能力5000噸。鋪設供水管道70030米,形成3.5平方公里供水管網,現有25%居民用上自來水,街道清潔綠化也有很大改進,東西大街被朝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街"。
商業
解放後,開始組建凌源貿易公司,後來由一個國營貿易公司劃分成百貨公司、土產公司、糧食公司。同時創辦供銷合作社商業,1956年有600多家私營商業和十幾家工業實行公私合營。商業網點由少到多,至1985年已達4170個,從業人員12857人,其中,國營和供銷商業人員8653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949年400萬元,1985年達到18879萬元。1985年末個體商業達到2658戶,從業人員3543人,商品零售額1365萬元,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7.6%。
1957年至1976年,商品零售額平均每年增長123萬元。1979年至1985年,商品零售額平均每年增長近1000萬元。
財政
建國35年來,財政總收入440435萬元,有國家補助2048.5萬元,上年結轉4205.6萬元,實際收入19589.4萬元。其中,各項稅收收入10499萬元,企業收入2928萬元,其他收入6162.4萬元。總支出44043.5萬元,上繳國家1240.1萬元,結轉4849萬元,實際支出37954.4萬元。其中,用於工業投資占19%,支援農業占22.7%,其他建設投資占2.1%,文教衛生占29.25%,社會優撫支出7.6%,行政管理費支出占12%,其他支出占7.4%。
金融
1985年底,金融系統共有職工629人,城鎮設兩個辦事處、10個儲蓄所,農村設18個營業所、27個信用社。全縣現金收入22971萬元,貨幣投放18.6萬元,現金支出24836萬元,城鄉儲蓄金額7093萬元,存款餘額14196萬元。貸款金額,工商銀行貸款17929萬元,農業銀行貸款8512萬元,農村信用社貸款2630元。
中國建設銀行凌源縣支行一直圍繞基本建設投資開展業務,共經辦固定資產投資19310萬元,其中,工業11751萬元(包括部、省、市營企業基本建設投資和縣內基本建設投資)。1949~1978年間,基本建設投資總額19480萬元。
1982年恢復了保險事業,凌源縣保險公司從1983年至1985年,計投保114900萬元,保險費收入386.8萬元。賠案747件,理賠金額達215.6萬元。
科學教育文體事業
教育
1949年,全縣有中學1所,小學324所,在校學生50170人,中、小學教師550人。1959年中學發展到13所,小學213所,在校學生50147名,共有教師1721人。1978年,高中發展到6所,初中34所,小學267所,中小學教師7303人,學生總數142586人。1985年,有學校341所,其中普通中學43所,在校學生33346人,職業和農業中學1609人,有中、小學教師6169人。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由解放初的43%提高到96.3%。1977年至1985年,全縣共升入大、中專院校學生5297人,其中,升入大專院校學生2359人。凌源中學從1955年至1985年共升入大、中專院校1831人。
科技
縣科學技術協會於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後恢復,下設農業、畜牧、水利農電、醫學、科普創作等30個學會。各鄉(鎮)均建立了科協組織。1979年建立縣科學技術委員會,至1983年,共取得科研成果9項。全縣現有各種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1341人。
文化藝術
解放前,凌源有簡易劇場。解放後,先由國人聯辦"京、評、梆子"三合水劇團,逐漸由政府改編成國營京劇團,後又創辦了凌源影調劇團、曲藝社、皮影社,各自都有活動場地。1959年朝陽市成立,調走凌源京劇團,派來評劇團。"文化大革命"以後,恢復了評劇團,辦起皮影社,共有演職員60多人。
1955年成立縣電影隊。1958年,新建有800個座位的電影院。1979年擴建為影劇院,有1441個座位。各鄉都有電影管理站,計有電影放映隊193個。
1949年建立縣文化館,現在各鄉(鎮)都有文化站,有4個鄉(鎮)文化中心。縣圖書館藏書2.2萬冊,各鄉(鎮)圖書室總藏書2萬餘冊。1984年恢復了凌源縣博物館。文藝創作、攝影、繪畫、剪紙、雕塑等均比較活躍,新編歷史劇《包公嫁女》榮獲遼寧省1983年優秀文藝作品三等獎。窗花剪紙、影人雕刻、書法、繪畫等作品,參加省、市展出,有的剪紙出國展出。
現有農村業餘劇團54家。三十家子鎮業餘劇團演出的影調戲《寡婦門前》和評劇《有情人》,先後兩年在省、市演出,獲得創作和演出獎。皮影藝術有幾百年歷史,全縣最多時有過200多個皮影隊。
廣播事業開始於1953年,由縣文化館試辦,1956年成立縣廣播站。1958年各公社建立廣播放大站,有70%的鄉架通了廣播線。到1985年,有鄉(鎮)廣播站28個,廣播線路總長4547公里,廣播專用線304公里,通廣播的村261個,有1831個居民組通廣播。共有廣播喇叭81491隻,普及率達
衛生
建國初期,鎮內有私人開設的藥房3家,中醫診所12家,西醫小藥房3家。近些年來,醫藥公司不僅滿足全縣中西藥物供應,而且歷年就地收購中藥材40多個品種。1985年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35個,鎮內有縣醫院、中醫院、防疫站、婦幼保健站、藥品檢查所、結核病防治所、器械維修所等8個單位。在農村有縣第二醫院、中心醫院、鄉(鎮)政府所在地均有醫院。全縣共有床位1300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199人,農村衛生所262個,醫生657人。縣醫院可做胸部外科、泌尿外科及部分腦外科手術。婦幼保健普及了科學接生和圍產保健。地甲病防治達到國家規定標準。計劃生育工作到1984年末,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4‰。
體育
1977年,縣城修建60畝田徑運動場,燈光球場可容3000人,還有供柔道、乒乓球等項目訓練用的簡易訓練房1處。1984年,在原體育班基礎上成立了體育中學。全縣有省訓練網點1所,市訓練網點4所,有19個鄉分別舉行了不同類型和項目的競賽活動,參加活動人數達7587人,有4個鄉召開了全民運動會。全縣有等級裁判員65人,等級運動員383人,專職教練員3人。七十年代初,全縣獲得省中學生和少年田徑運動會第一名的有6人7項。三十家子鄉趙杖子小學,1979年受到教育部、衛生部、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的表獎。
其他
土特名牌產品
凌源的土特產品主要有山棗仁、山杏仁、大蔥、大麻、曬煙等。這些特產,除供應市場需要外,有的銷往外省及國際市場。如三十家子鄉柳編織品,外銷日本、德國等國家。
1985年,凌源縣被評為國、省級優質產品有碳酸氫氨、梅花扳手、紅磚、CA-10C空氣壓縮機、瞬發電雷管、水暖管件、兔箱、蘋果箱;評為市優質產品的有汽車前橋、CA-10C機油泵、汽車靠墊、產品出口箱。
摺疊地方風味 解放前,飲食行業有蕎麥撥面、缸爐燒餅、切糕、豆腐腦、羊湯、燒雞等地方性食品較出名。解放後,這些地方風味的食品業幾經興衰,近幾年又發展起來。新增加的並被省、市評為優級品的有杏仁肚、香腸、熏肘、盤花傘、豆糕、素雞丸子、素肚等。
文物勝跡
凌源鎮八間房村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址,出土了具有舊石器文化特徵的石器和原始牛、普氏羚羊、斑鹿等5種動物化石;凌北鄉城子山紅山文化遺址,出土勾雲形玉佩、玉環等9件玉器;距今5000年前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揭開中華5000年文明之迷,被列為1984年國家"考古五大發現之一"。出土的玉雕豬龍,被國家列為一級文物。凌北鄉河湯溝出土的青銅短劍、青銅鼎,馬、鹿、虎、大象等金器,三道河子鄉出土的編鐘、銅車馬飾物,四合當鄉出土的銅頭盔,安杖子古城出土的雲線青銅矛,皆為戰國時期的文物。安杖子村古城遺址,出土19塊封泥,其中有11塊為右北平郡所屬縣的封泥。另外,發現戰國以後,特別是遼、金、元各代遺址、遺物頗多。1979年,在天盛號鄉發現金代石拱橋,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欺天鄉萬祥寺是保存較好的著名喇嘛寺廟,清乾隆帝第四次東巡盛京時,曾駐在寺中。凌源城北有乾隆年的行宮遺址,城內有建於乾隆初年的清真寺。
凌源溫泉,在縣城北17.5公里外,村名熱水湯。村區約兩公里,村中央是溫泉區,泉水匯成一條小溪,沿岸長滿楊柳樹,在綠樹叢中住着100餘戶人家。溫泉區有4個大院,樓房建築各具特色。岸北邊有朝陽市溫泉療養院、遼寧省供銷系統職工療養院、遼寧省糧食系統職工療養院;岸南邊是瀋陽軍區243療養所。共有床位900餘張,理療設備比較齊全。經過科學鑑定,熱水湯為優質礦泉水,含有20多種化學元素,其中主要成份是重碳酸鹽,泉水溫度50℃,每天噴流量900噸。礦泉水的健體祛病作用十分明顯,加之空氣清新,景色秀麗,堪稱療養和旅遊勝地。
人民生活
農村按人口平均收入,1957年每人收入39元,1984年通過抽樣調查,平均每人收入175元。按農業人口平均計算,糧食產量1949年每人為121公斤,1979年最高每人464.5公斤。1985年統計,全縣農民共有房屋34萬間,529萬平方米,平均每人11平方米,基本上改變了解放前馬架子、破草房的狀況。
職工和城鎮居民生活。1949年,全縣有職工1103人,工資總額176萬元,平均每人159.6元。1985年,全縣職工增加到29027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職工21981人。年工資2041萬,平均每人928元,比1949年增加4.8倍。城鄉居民儲蓄餘額為7093萬元,城鎮儲蓄餘額,按城市人口平均,每人165元。
城鄉人民對高檔商品要求近年增長迅速,1985年,銷售自行車13959台,電視機2986台,洗衣機3036台,手錶20871塊,高檔呢絨32400米,比1980年分別增長1倍多。
外貿
凌源縣於1962年建立對外貿易公司,當年購進額130萬元。現在出口商品有畜產品、土特產品、糧油、工藝品、礦石、機械六大類。1985年出口物資有活牛、牛肉、兔肉、蘋果、柳織品、工藝品、管件(黑、白皮)、沸石、扳手、腸衣、蜂蜜、杏仁、脫水菜、鹽漬菜、白瓜子、蕎麥等。分別銷往法國、德國、日本、美國、英國、巴基斯坦、蘇聯、泰國、阿根廷、新加坡、伊拉克等國家和香港地區。全年購進額872萬元,銷售額92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