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仁風鎮

中文名 : 仁風鎮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

仁風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位於濟陽區東北角,東接惠民,北連商河,南與鄒平市隔河相望,是四縣交界之地。轄區面積124平方公里,耕地11.7萬畝。濟東高速(在建)、國道二二О線穿境而過,境內仁鑫路、仁和路貫通南北,東西兩條主幹線曲王路、豐盛街與濟陽區曲堤鎮相連。仁風鎮轄82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60729人,其中農業人口54613人,非農業人口6116人。[1]

目錄

歷史沿革

唐代名將薛仁貴征西時路過此地,當地百姓十分歡迎,薛仁貴見此地百姓善良、淳樸、熱情,仁義之風盛行。薛仁貴就將此地命名為仁風。宋代曾將仁風置為鎮,1944-1950年,仁風曾先後為三邊縣、楊忠縣、惠濟縣縣城,一直是周圍百里內的商貿重鎮。農曆每月的四、九逢集,集市興隆時可達二十多萬人,被稱為"黃河以北第一大集"。

仁風鎮是歷史文化名鎮,古稱有"馬防城""迎風城"等。據考,古時有東街、西街、南街、北街等四街和東小莊、西小莊、南小莊、北小莊等四官鄉,至今仍存。城內設有城隍廟、法場(今南小莊與王沙村間)、護城河。建築多而規範,有"72眼井,82座廟"之說,廟宇林立,碑碣甚多。 相唐朝大將薛仁貴征東,駐軍"迎風城"。薛家軍軍紀嚴明,受百姓熱情相待。薛將軍稱讚"真乃仁義之風之地也","迎風"遂改稱"仁風",沿用至今。 仁風在北宋時置鎮。明萬曆《濟陽縣誌》載:"仁風鎮城,在縣東北六十里。洪武元年設巡檢司,八年裁革。"仁風鎮一直歸屬濟陽縣。1944年10月為八區。1945年11月為仁風區。1957年2月改為仁風鄉。1958年9月改稱仁風公社。1984年4月改為仁風鎮。2001年3月,仁風鎮與王圈鄉合併,仍稱仁風鎮 。

自然狀況

地形

仁風鎮地處黃泛衝擊平原,地形屬決口扇形地。土層深厚,質地以壤質潮土和壤質鹽化潮土為主,土壤、水、氣候條件較協調,可耕性好。

氣候

仁風鎮位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內,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8℃,年平均無霜期195天,年太陽輻射量124.4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600mm,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

水文

境內河道屬黃河、海河系。黃河自韓紙村南入境,由西南而東北,在四合村出境,境內河道長13.25千米。徒駭河位於仁風鎮北部自新路家村西北角入境,由西向東,在蘭家村東北處1500米處出境,全長9.58千米。

自然災害

境內自然災害歷來危害較大的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雹災平均5年3遇。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大里村大棚遭受大風襲擊的時候,全體機關幹部冒着寒風連夜幫助修築大棚,並為群眾解決西瓜生產、銷售上的困難,受到了群眾的交口稱讚。新中國成立後,境內旱災出現16次,澇災主要2009年5月9日18:30至10日16:00,我鎮境內出現強降水過程,據統計,降雨量為222毫米,轄區內農作物受災嚴重,全鎮農業作物受災總面積45508畝。其中,小麥倒伏面積20410畝,棉花被淹沒面積12713畝,花生被淹沒面積4319畝,西瓜被淹沒面積8066畝(其中300個高溫大棚,合計600畝,大田西瓜7466畝)。危房倒塌51間,但是沒有人員傷亡。

視頻

濟陽縣仁風鎮官莊村廣場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