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瀉心湯
主治
心胃火熾,迫血妄行,以致吐衄、便秘,或三焦積熱,目赤口瘡或外科癰腫屬於熱毒熾盛者。瀉心湯是經典的止血方,有清熱瀉火、除痞、等功效。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黃煌表示,「瀉心湯」可應用於以心煩心悸、心下痞為特徵的疾病。
中醫古籍方證中提到,「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所謂心氣不足;是指心下悸動,心悸亢進的意思。而心下痞,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的不適感,或疼痛,或嘈雜等,但按壓局部沒有肌緊張及肌衛現象。
此方適用體質,包括面色潮紅而有油光;舌質暗紅,舌苔黃膩或乾躁;腹部充實有力,或上腹部不適;頭痛頭昏,煩躁易怒,失眠,昏睡。易於吐血、咳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等;還有,易於排便乾結或便秘;血壓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血黏度偏高,心跳快。
瀉心湯用藥比例可配合患者出血狀況做調整。三種藥材劑量可適當調整,治療出血時黃芩用量可增加;應用於治出血問題,包括上消化道如胃炎、胃潰瘍、食道靜脈破裂等出血;下消化道如結腸潰瘍出血、痔瘡出血;呼吸道如支氣管擴張、鼻出血及腦溢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皮下出血、女性月經過多,以及感染性化膿性炎症等。
瀉心湯治的是實熱體質狀態,這種狀態不僅是局部的問題,更是全身的反應,所以涉及的臟器和系統比較多。現代藥理研究也顯示,三黃瀉心湯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消化性潰瘍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解熱鎮靜抗驚厥作用、抗發炎等作用。[2]
現代藥理研究指出,「三黃」在個別成分的分析上都具有抗菌、抗腫瘤、抗癌的功效,複方實驗上,上述功效增強外,更有明顯降血脂、降壓的功能,而且能防止血紅素、紅血球、白血球數下降,並改善肝腎功能。[3]
抗癌應用
中國醫藥學院和衛生署台中醫院、光田醫院合作,研究發現,中藥「三黃瀉心湯 」不僅能降低高血壓,還具有抗癌功能,尤其是正接受放射線或化學治療的癌症患者,在三黃瀉心湯的輔助下,反應更好,有些患者的腫瘤完全消失。
動物實驗顯示,三黃瀉心湯能夠抑制肝癌、腎臟癌和卵巢癌的生長,因此衛生署台中醫院和光田醫院展開臨床研究,有二十二人正在接受放射線或化學治療的各類癌症病人配合服用,不但腫瘤縮小,對放射線和化學藥物的反應也敏感多了,總緩解率達到百分之七十五。[4]
古典記載
- 醫方考:明朝,吳昆(公元1584年)【卷二火門第八】三黃瀉心湯
黃芩黃連大黃(酒潤,各等分)心膈實熱,狂躁面赤者,此方主之。味之苦者,皆能降火。黃芩味苦而質枯,黃連味奪而氣燥,大黃苦寒而味濃。質枯則上浮,故能瀉火於膈;氣燥則就火,故能瀉火於心;味濃則喜降,故能盪邪攻實。[5]
- 普濟方:明朝永樂四年,朱橚(公元1406年)【卷一百三十八傷寒門】傷寒吐血
夫傷寒吐血者。熱在陽經。邪盛於表。應汗不汗。熱毒入深。結於五臟。遂成瘀熱。熏於上焦。熱隨氣行。併入胃中。胃得血則滿悶氣逆。故吐血也。歌曰。皆因邪熱中三陽。當汗醫家失料量。熱毒入深留五臟。故成吐血可驚惶。言當汗失汗也。返故熱毒入深。故吐血也。瘀血盛者。抵當丸。輕者。桃仁承氣湯。兼服犀角地黃湯。證治論。三黃瀉心湯。柏皮地血散。大下後。寸脈沉遲。尺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者。麻黃升麻湯。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犀角地黃湯。吐血。諸陽受熱邪。不發表。咎在醫家。因而熱毒流於臟地。三黃湯主之。凡諸陽受熱。其邪在表。當汗不汗。致使熱毒入臟。積瘀於內。遂成吐血。蓋傷寒失汗。則邪熱化為惡血。蘊毒不除。亦能蒸腐其血。凡眼閉目紅。神昏語短。心忪痛悶。眩冒迷忘。漱水燥煩。嘔吐 喘促。驚狂譫語。鼻衄吐血。脊冷足寒。骨熱膚開。四肢厥逆。多汗。頑痰。胸脅少腹滿急。大便黑而微利。小便多而不禁。此等皆瘀血證也。男女切有此血脈。婦人傷寒尤多見之。以其得病於經水來去之期。或受病中間。經水適至耳。血之為痛。大抵夜重日輕。或晝明而暮譫語。血屬陰。從其類也。前證不必悉具。但見三分曉。便作血證主張。犀角地黃湯。小柴胡湯。桃仁承氣。三黃湯。凡酌量輕重。用於血結。其抵當湯丸主之。以川芎為佐。盡大便黑物。則佳。雖然。傷寒咯血。尤難救療。況吐血乎。凡吐血。皆非美恙。初病猶可用攻。有陸續而來。或經散時而復吐者。斷不可救藥也。方藥詳見解題。通用蘿蔔汁一小盞。入新汲水。煎茅花主之。血熱者。黃連阿膠湯。證治論。用地血散。柏皮湯。三黃瀉心湯。大下後。寸脈沉遲。尺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者。麻黃升麻湯。此有兩證。一陽毒。一少陰。[6]
影片
參考文獻
- ↑ 三黃瀉心湯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
- ↑ 大黃、黃連、黃芩組成瀉心湯:經典止血方 新北市藥師公會 中醫藥健康資訊
- ↑ 傳統中藥加現代科學治絕症 立生中醫診所
- ↑ 三黃瀉心湯 可抗癌 烏托邦王國
- ↑ 《醫方考》[明代吳昆(公元1584年)] 醫源世界
- ↑ 普濟方 明永樂四年 朱橚 公元1406年中醫古籍 醫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