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朗誦的時光》凌代瓊
重新導向頁面重定向至:
作品欣賞
迷戀朗誦的時光
初中二年級,我迷戀上了朗誦。
語文課,老師帶桐城方言領讀《海燕》的聲音,引起同學們的不滿。於是,接着上自習課,我們班的同學們就自由式的朗讀《海燕》起來。調皮的大神們,就會如《海燕》文章里的海鷗、海鴨和企鵝們,從生活水面上浮出,各顯其能地飄然表演起來。課堂就成了課本劇的演出現場。
朗讀的聲浪,波濤起伏,一聲高過一聲,一浪霹過一浪。語言指向與聲音的空間,像極了海潮高潮到來時海面的景象。活躍的男同學,以口哨吹起海風,還有人學着風披着衣服,一波一波地浪飄;想引領着大家注意的女同學,學着海燕的舞姿,在課堂上穿梭;有幾個男生敲着課桌當雷聲。劇情隨着《海燕》課文的朗讀聲而高潮迭起。還有更多同學加入,以風、雲、雷、電一齊出擊,來烘托海燕已經吹響了戰鬥的號角。最後,全體朗誦: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文學點燃課堂,同學們的激情也燃燒了激情澎湃的汪琪惠老師。沒有批評同學們的過激行為,而善於引導同學情緒的汪琪惠老師說,先安靜下來同學們。(後來當上銅陵市教委副主任,也是我們同學早預料之中的事。)一篇相隔了半個世紀的散文,令今天的我們讀起來還熱血澎湃。可想,文學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有穿透力的。大海及波濤象徵了革命高潮時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而大海熄滅閃電的情景有力地預示着反動勢力的最終結局——那就是滅亡。汪老師一口氣給我們講了課文的中心思想和海燕的象徵,還給我們講了朗誦的基礎知識。下課前還提醒說,想要學習朗誦的同學,就多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閱讀與欣賞》欄目。
老師的話像一根繩子,牽着懵懵懂懂的我。我也就抱着試試看的心態,輕輕一拉這根繩子,扭開我們家老式紅燈牌收音機。眼前墨香的文字牆豁然洞開,一種光亮隨着電波閃爍,「嘀嘀嘀嘀」的由遠而近地穿越而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現在是《閱讀與欣賞》欄目時間,下面請聽夏青朗誦的散文《雪浪花》作者楊朔。
哇,太美了。桃花灼灼的聲音花朵,使少年的我,如劉姥姥走進紅樓夢裡的大觀園,驚喜不已。夏青磁性的,跌宕起伏又井然有序地情緒化的朗誦,使我心花怒放。這聲音契合着我的趣味,交織着我的身心。使我這棵小野草,沐浴在春雨的滋潤里。之後,每次聆聽,我人就飄忽在殘餘里的聲音里,眼裡浮現着遙遠的夏青的幻影。沒有想到,我人生最初的詩與遠方,就這般非虛構地打開了。我拋開玩耍,天天向上地被朗讀的聲音托舉着。
人在精神的中間地帶,快樂的聆聽,有時感覺有些模糊的地方對接不起來。為了改變聽廣播的缺陷,我就不僅僅是依賴記憶系統,而是開始一邊聽一邊記,用少年的激情,來彌補遺忘。將語言的活力和朗誦創造的才情,積累沉澱形成對照的文本。隨着迷戀程度的增加,我身心淺喜深愛地向朗誦藝術靠攏。人還悠遠含香地聆聽了王鐵成、方明、陳鐸、虹雲等人的朗誦,從各家口吐芬芳,堅定溫柔的朗誦中,感覺着朗誦的力量。人美美地在朗誦的花紅柳綠中陶醉着。
被朗誦馥郁的方式薰香的我,一年多來,電波里藝術聲音的漂洗,使尋找話語發聲新方法的我,從發聲到朗讀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就自以為自己也可以了,還自己心裡痒痒的,躍躍欲試地想表現自己的朗誦了。在同學中,也不分場合地隨口冒出朗誦詞來。由於,長江中下游地域關係,z c s尾音與鼻前鼻後聲不分的毛病,還沒有徹底改正,我的毛牯驢子學馬叫的朗誦,常常引起同學與家人們的笑聲。
大哥講,就說你朗誦的《賣花姑娘》畫外音的開頭:人們說只要心誠,石頭也會開出花來。那是花妮的心不誠嗎?情不深嗎?這兩句你就讀錯了兩個字。心誠的「誠」是後鼻音,石頭的「石」是翹舌聲,心不誠嗎?情不深嗎?是遞進關係,你處理得怎樣?學習朗誦,要從基本開始,先要把字音發准,然後再進行文章的感情色彩處理。讀不準的字,就找老師。哪個老師?新老師?誰呀?《新華字典》。
當我理解着一個詞的意義,往往是另一詞時,聽廣播時,就更用心了,為不讓自己在忘川之水滾動,關鍵的字、詞、句和容易讀錯的字,都記背下來。邊聽邊學習,用心領悟朗誦藝術的審美。以敬畏之心,連接着有聲世界。還用倒逼的方法,促使內在自我的成長。我提醒自己,要想把先輩的才氣,轉化成自身朗誦的一種能力,非下苦功不可。
一天,我在家一邊聽廣播,一邊練習。媽媽突然說,你那老鴨嗓子一點都不好聽。以前,你蕪湖唱戲的小姨練嗓子,都是對着水面喊。你這嗓子一聽就是「生瓜蛋子」。媽,什麼叫「生瓜蛋子」。就是沒有開過嗓子。你聽,廣播裡人家那聲音清晰又洪亮。我突然感覺到,媽媽,這是叫我也跟哥哥學。每天早晨起來,練「爬音階」喊嗓子。朗誦不開嗓是不行的。於是,我也老黃牛般早晨起來,音平、陽平、上聲、去聲地「馬馬馬馬」,「毛毛毛毛」「啊啊啊啊」,「咪咪咪咪」地練習起來。我的同學說,練習嗓子前,要吃生雞蛋。我一連吃了三天。生雞蛋打一個小洞喝,實在太腥了,就放棄了。
隨着迷戀程度的加深,我又開闢閱讀的新空間。欣賞電影裡孫道臨、趙丹、謝芳、上官雲珠等明星朗誦的聲音的同時,還學習話劇《雷雨》里的大段獨白台詞。背誦着聞捷的詩《蘋果樹下》。還選賀敬之的《西去列車的窗口》,也將哥朗誦的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紗帳》,作為自己朗誦的保留曲目。人一半幻想,一半清歡地交織在詩與遠方的浪漫情懷裡。 突然聽說,我們學校要搞朗誦比賽,我在內心竊喜。竊喜,是因為我都是自習,也不知道外面的情況,就不敢表露在外。
全班朗誦比賽,我就很隨意地選了課文上的《海燕》參加了。班級比賽後,選送到年級,年級選送到學校,並在全校成為佼佼者。學校又選送到全市,參加全市中學生朗誦比賽,我又與第一中學的一名高一的女生一起,參加全省中學生朗誦比賽。學校通知我,這一個星期不要上課,就在家準備朗誦,下星期到合肥參加全省中學生詩歌朗誦比賽。
好消息,全家人都興奮。大哥說,朗誦《海燕》可能會撞車,還是我給你選一首詩。第二天,大哥拿出一本詩集,手指詩中的一標題說,就這首詩《毛主席騎過的戰馬》詩30多行,正合適。你要先理解這首詩的含義,毛主席對這匹戰馬是懷有深厚感情的。兩天時間,要先背下來,然後再進行,文字的段落感情處理。
我根據夏青老師「三讀」的精神,要求自己。拿到稿子後要讀三遍:第一遍要粗讀,宏觀把握,了解整體,如果細讀,反而會陷進去;第二遍要細讀,逐字逐句挖掘自己不懂的地方和有誤的地方,把握文章內在的邏輯聯繫;第三遍再粗讀,以防第二遍細讀、分析之後轉而陷入文章的細枝末節。
這天早晨,我從家門前的小山上練聲剛回到家,隔壁低我一年的小芳就跟來叫,說我爸找你。我今天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不去。小芳生拉硬拽地把我拖到她家。馬伯好!馬伯直接說,你朗誦進行得怎麼樣了?昨天才換的詩,還沒有背熟呢?這不,正進行着,就被小芳拽來了。馬伯是市劇團的資深演員,用很純正的普通話對我說,你媽媽是村主任,家裡人來人往,從現在起,就在我家練習朗誦。馬上我們就上班,小芳也上學去了。我們家裡也沒有人,就這樣定了。
於是,我就上午在小芳家練習,下午在自己家練習。過了兩天,晚飯後小芳又來叫我,我不去。哪我就跟我爸說,我叫不動你,叫他自己來。嗨!現在還拽上了。被逼,跨進小芳家門。還是禮貌喊:馬伯好。正在喝酒的馬伯放下酒杯說,你也來一杯。謝謝了!我吃過了。你現在準備好了?嗯。那你從頭到尾給我表演一下,就如在舞台上一樣。我說,怪不好意思的。小芳給你報幕。
我硬着頭皮朗誦起來。馬伯一邊喝酒一邊聽。我朗誦完,站在牆邊,等待他發話。馬伯點點頭,聲音和朗誦把控得很好,就是沒有輔助動作。我聽你嗓子有點啞,我家有胖大海,等會兒叫小芬拿給你,要注意保護好嗓子,不要亂叫。另外,上台亮相後,站立是丁字步,而不是八字步。小芬,你來一個亮相,給代瓊看看。還有朗誦的時候,身體的上半身要微微向前。電影《東方紅》里的朗誦看過吧?舞台上,就如他們那樣站立。現在我給你做幾個動作,馬伯就叫:小芬,把酒杯收了。就和我一起比划動作起來。
第二天下午,市教委的人到我家,給我打氣說,全省的中學生比賽詩朗誦我都聽過了。我敢保證,你在前3名。一中女生,最多也就7——8名。你要好好準備,為銅陵增光。接着的又一天下午,我在家練習,一個身穿灰色中山裝,上口袋插着一支鋼筆的中年男人,站在我家後門的馬路上,聽我朗誦。我停下來,這人走進我家就問,剛才朗誦的是你?是。再給我朗誦幾句。我就來一段。這人,只是,好好好。然後,拍拍我肩膀,轉身走了。
一切準備就緒,我信心滿滿,心情花兒綻放般地練習着。突然,接到新通知,全省的朗誦比賽暫緩了。現在,全省都在進行轟轟烈烈地上山下鄉運動,忙不過來。比賽什麼時候舉行,另行通知。
我的朗誦時光,就隨着這個時代暫停鍵的按下而戛然而止。至今,我還記得下放臨行前,清早到馬伯家打招呼,馬伯對我說的話:下放,別把朗誦丟了。你的朗誦是拿得出去的。 朗誦的暫停鍵按下之後,我又回到原來的自己。可朗誦,根本就沒有時間了。一個月的時間,從思想準備,寫響應毛主席號召寫決心書,再到準備下放物品,遷戶口等等具體的事務,忙得人根本就停不下來。人就這樣,帶着飽滿的熱情轉身,走向農村的廣闊天地。在時代的聚光燈下,邁着正步,以一名名副其實的「知識青年」的形象,亮相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大舞台上。
那年,我不滿18歲。[1]
作者簡介
凌代瓊 安徽銅陵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多次獲全國各類散文獎。發表各類文學作品160多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