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
次編輯
變更
蔓莖山珊瑚
,更多資料
蔓莖山珊瑚屬(Erythrorchis)相較其他普遍比較矮小的真菌異營物種來說,本屬植物可以長到數公尺高,根據 Imhof (2010) 引述 Hamada & Nakamura (1963) 的報告指出,蔓莖山珊瑚可以長到 40 m 長。目前全世界蔓莖山珊瑚屬植物只有兩種,臺灣僅有蔓莖山珊瑚一種。本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副熱帶亞洲,從北印度一直到喜瑪拉雅以東至[[日本]],包括[[臺灣]]、[[中國]]、[[越南]]、[[遼國]]、[[菲律賓]]、[[印尼]]等地。蔓莖山珊瑚俗稱「倒吊蘭」,為地生蘭花,生長時期不易被發現,開花後植株會依附在其他植物樹幹上生長,臺灣分布主要生長於海拔一千多公尺左右的闊葉林、竹林區,低至中海拔約一千公尺以下的山區也曾發現,過去標本採集記錄包含了宜蘭太平山、蘇澳、臺東達仁直到南部北里龍山一帶都有零星分布。目前已知海拔最低的紀錄之一是在嘉義蘭潭一帶,生長在次生林中。在烏來、苗栗、南仁山、太魯閣等地也都有分布,<ref>[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79369 蔓莖山珊瑚少8成 荒保協會籲保育] 自由時報。</ref>。
== 演化 ==
絕對菌異營植物(obligate myco-heterotroph)因失去了葉綠素或整個光系統而完全失去了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只從寄生的真菌處獲得有機養分,而兼性菌異營植物(facultative myco-heterotrophy)本身仍有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從寄生的真菌處獲得額外的養分來源。有些蘭科的植物在生活史的某一階段是絕對菌異營者,沒有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其他階段則轉為兼性菌異營者或失去菌異營的行為。不過並非所有不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都行菌異營,菟絲子等植物沒有葉綠體,透過直接寄生其他植物取得養分,即非菌異營者。
亞輻射皿蘭就是典型的與真菌的一種共生關係,此關係中植物不行光合作用,而是與真菌形成菌根後,透過寄生真菌取得全部或部分的有機養分。
許多植物都演化出了菌異營的交互作用,水晶蘭亞科、不行光合作用的蘭科植物、甚至屬於苔蘚植物的腐生苔屬和屬於裸子植物的寄生松屬均是菌異營者,蘭科植物與真菌形成的蘭菌根便是菌異營的經典例子,是蘭科植物種子萌發與生長不可或缺的構造。兼性菌異營在龍膽科植物中相當常見,也有部分屬如Voyria是絕對菌異營者。
== 臺灣真菌異營蘭科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