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箜篌

增加 25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箜篌'''(kōnghóu), 又称空侯或坎侯,是中国古代传统 [[ 弹弦乐器 ]] ,产生于汉代。
其有 [[ 卧箜篌 ]] [[ 竖箜 ]] 篌、 [[ 凤首箜篌 ]] 三种形制,从古代大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的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竖箜篌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
==历史渊源==
==应用场合==
箜篌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中国盛唐(618年 -907 ~907 年)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箜篌演奏[[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但是,这件古老的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一,古代卧箜篌,由于如今已没有卧箜篌,这一含义通常只在少数古籍中出现;
二,古代竖箜篌,胡箜篌刚传入时,为了把它和 [[ 中国 ]] 本土的卧箜篌加以区分,所以就叫它“竖箜篌”,其实就是我们的祖先给Chang取的中文名字,相当于“竖琴”的第一层含义;实际上是东传至中国叫做箜篌,西传至[[欧洲]]叫做Harp,只是近代我们中国人又设定出一个“竖琴”的翻译名称罢了。
后来卧箜篌逐渐失传,人们就把胡箜篌直接叫做箜篌了,最早胡箜篌和竖箜篌指的是一种乐器,后来中国人对传入的胡箜篌加以改进,创造了唐箜篌,明箜篌等新种类的箜篌,后来竖箜篌就泛指包含胡箜篌,唐箜篌,明箜篌等所有的箜篌类乐器。
==旋律特点==
箜篌按十二平均律七声音阶降C大调定弦——虽然七声 [[ 音阶 ]] 弦列跨度较大,在弹奏音高变化大的 [[ 旋律 ]] 时可能比五声音阶弦列微微费时,单手最大音程也小一些,不如五声音阶弦列在表现五声音阶旋律时流畅,但在七声音阶弦列上可以单手直接弹出五声音阶旋律,而在五声音阶弦列上要弹出七声音阶旋律必须有左手的配合,更会大大限制灵快。七声音阶旋律毕竟要比五声音阶旋律多得多。
==音域方面==
==音色对比==
把箜篌和竖琴的音色对比一下:竖琴的声音好像是从水下发出的,整块水吸收了一些散射的 [[ 能量 ]] ,比较清纯、柔和、稳定;箜篌的声音好像是从透明的水上发出的,连水面也在微微的震动,比较清亮、浮泛、飘忽。把箜篌和古筝的音色对比一下:[[古筝]]更醇厚幽远,更容易融合,溶溶如荷塘绿水之夜;箜篌更清越空灵,更鲜明一些,泠泠似雪山清泉之声。
==技法方面==
箜篌是以竖琴为根本,以古筝等民族乐器为辅助,再加以发展的。
箜篌与竖琴在技术上的区别主要是:箜篌多了压颤技法( [[ 古筝 ]] ),带来更多的韵味变化;有左右同度的双排弦,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更方便,可以左右手同时奏出旋律。
可以左右手同时奏出旋律与伴奏而不相互妨碍,增强了和声与复调; [[ 揉弦 ]] 区和拨弦区互为一体,在揉弦拨弦手法之间转换非常便捷,和声色彩更丰富,甚或可在两只手不同的手指同时拨动不同音高的弦后用对应手指相互施展揉弦手法,由于两只手不像单手的两根手指那样互相牵制而是各自独立,双手同时施展的揉弦手法能有较大的组合可能;左右两排弦把共鸣箱完全围住了,少了一般的竖琴的那种手在共鸣箱上拍一拍的技法;弦列在雁柱下方有一片无调区,比一般的竖琴多了个“码下刮奏”。
==类型方面==
竖箜篌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亚述、[[巴比伦]]、[[波斯]]以及[[埃及]]、[[希腊]]等十分流行的一种叫做竖琴的乐器。如今,古代的箜篌实物虽已不存,但汉魏壁画上多见到弹奏箜篌的人像,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弹奏的就是竖箜篌,它们完全与亚述浮雕上所见的竖琴相同。
竖箜篌状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音箱多是皮革制成,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因此唐代人称演奏箜篌又叫“擎箜篌”。《 [[ 通典 ]] 》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而两手齐奏,俗谓‘擘箜篌’”。根据古代壁画和文献记载,竖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数种。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
凤首箜篌 [[ 东晋 ]] 初由 [[ 印度 ]] 经中亚传入我国,晋 [[ 曹毗 ]] [[ 箜篌赋 ]] 》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正如《 [[ 乐唐书 ]] 》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今[[新疆]][[克孜尔古窟]]38窟晋代 [[ 思维菩萨 ]] 伎乐所奏乐器即为 [[ 凤首箜篌 ]]
凤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印度乐、 [[ 骠国乐 ]] [[ 高丽乐 ]] 中。 [[ 唐德宗 ]] (78O年 ~805年)时,从骠国(今 [[ 缅甸 ]] )也传进了凤首箜篌。这是项有绦轸的一种凤首箜篌,至今还在缅甸流传,称“桑高”或“弯琴”,也叫作“缅甸竖琴”。而在国内,凤首箜篌在明代后失传。
===卧箜篌===
与琴瑟相似,但有品,是中国的传统乐器,盛行于汉至 [[ 隋唐 ]] ,宋代后失传。
在古代皇室乐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还是主要的乐器之一。由于它有弦数组,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独奏或伴奏方面,都较其他乐器理想。
远在春秋战国时楚国就已经有和琴、瑟相像的卧箜篌了。汉代卧箜篌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 [[ 清商乐 ]] 》中,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用水拔弹奏,不仅流行于中原和南方一带,还流传到东北和朝鲜。
汉代流行这种乐器,在诗词中亦经常用到,如汉乐府《 [[ 孔雀东南飞 ]] 》中即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 史记.封禅书 ]] 》:“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诏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候琴瑟自此起。”
[[ 史记·孝武本纪 ]] 》:“于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唐代杜佑《通典》载箜篌是“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以祠太一。或云侯晖所作。其声坎坎应节,谓之坎侯。……旧说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说的就是种属于琴瑟类的卧箜篌,卧箜篌虽然与琴瑟形似,但其长形共鸣体音箱面板上却有像琵琶一样的品位,这是它与琴瑟在形制上相异的主要特异。辽宁辑安(今吉林集安)高句丽壁画所弹之乐器即是卧箜篌。
自东汉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中原后,曾在历代宫廷中应用,隋唐用于西凉乐、龟兹乐、疏勒乐、高丽乐和印度乐中。在敦煌北魏至唐宋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古代器乐演奏家们“竖抱于怀中”、用“双手齐奏”的角形箜篌,仍然保留有古代乐弓的痕迹,只是加粗了向上弯曲的共鸣槽。不仅拴弦方法简便,琴弦的数目也多为八弦。
笔者认为:这就是角形箜篌中的小箜篌。而唐代杜佑《通典》所载:“二十有二(一作三)弦”和宋代吴自牧《 [[ 梦梁录 ]] 》所载“张二十五弦”,显然是角形箜篌中的大箜篌。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一般多为先简后繁,角形箜篌也必然是先小后大、张弦由少及多。小箜篌一直流传到明末,清代失传,但在史籍中仍有记载。
[[ 清朝续文献通考 ]] 》中说:“小箜篌,女子所弹,铜弦、缚其柄于腰间。随弹随行,首垂流苏,状甚美观。……按弦乐器可行走弹奏者惟小箜篌一种而已。”书中并附有小箜篌图像 。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架小箜篌。其中一架是“形如半边木梳”的小箜篌,它的型式接近于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我国唐代螺钿槽箜篌残品,又与宋代 [[ 陈旸 ]] [[ 乐书 ]] 》中所绘竖箜篌之一种相像。《清朝续文献通考》中所绘的小箜篌,也与这架小箜篌形制相同,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小箜篌珍品。
这架传世小箜篌,榆木制,通高80厘米、底长23.5厘米、宽5.5厘米,形如半边木梳(图)。
琴的共鸣箱系在角形曲木内侧掏空,蒙以[[核桃]]木薄板而成,为一弯曲的共鸣槽,琴箱下端镶有[[蝴蝶]]形骨饰。角形曲木上端为凸螺旋形琴首,琴弦一端拴于下方横木的弦钮上,另一端系于曲形共鸣槽的背部。张有13弦 ,均为直径相同的丝弦,以弦长有别而音高不同。
外表装饰美观,在角形曲木两侧雕刻有对称的 [[ 凤凰 ]] [[ 云头 ]] 和花卉纹饰,并刻有楷书。通体无漆饰。演奏时,左手托置,右手弹弦发音,多用于古代仪仗乐队中。此琴约为明代制品。原为著名琴家[[郑颖荪]]珍藏,1958年国家购自郑氏之处,现为音乐研究所藏品。
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一架小箜篌,红木制,通高83.5厘米、底长24.5厘米、宽3.5厘米。形制与前者有所不同,角形下方的横木已扩展为窄匣形的共鸣箱,两侧面蒙以桐木薄板,右侧面置有红木条马,上嵌象牙马峰,下方置黄杨木弦轴,琴弦上端系于角形曲木右侧。张有10弦,均为同样粗细的丝弦,依琴弦长短而音高有别。琴首为凸螺旋形,通体施透明漆。演奏时,左手托持小箜篌,右手弹奏,用于古代仪仗乐队中。此琴为清代制品,原为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所珍藏,1958年程先生将其捐献国家。
====改革尝试====
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社团[[上海]]大同乐会,以弘扬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为宗旨,曾发起和制作出143件古今民族乐器,并对20件乐器做了改革尝试,其中就有小箜篌。这架小箜篌的形式较为独特,它既不同于《 [[ 梦梁录 ]] 》所载的“形如半边木梳”,也不设下边的系弦横木,而是将角形曲木向下做弧形伸延,成为半圆形,外观好像在凤首箜篌下端加了脚柱,又似一只带柄的多弦乐弓。琴弦张于弓形曲木中间,依弦的长短调定音高。最外边的为低音弦,并仿照《清朝续文献通考》所载:竖箜篌,靠柄一弦有十品,弹高音弦时左捺品、右弹弦,及其附图,在最里边的高音弦处,设置了一个带品的按弦指板,扩大了小箜篌高音区的音域。遗憾的是,大同乐会所制的这架小箜篌,因历年战火或其它原因,也未能保存下来。
====造型各异====
80年代初,我国研制成功多种造型各异的小箜篌。[[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在1980年制成雁柱箜篌的基础上,1982年又先后研制成功两种造型不同的小箜篌。其一是由王湘设计、蒋柏松制作的手拨式转调小箜篌,琴头雕饰凤首<ref>[https://hea.china.com/article/20191117/home0129411078.html 箜篌传承创新事业中的三位领军人共赴大漠敦煌],中华网,2019-11-17 15:11:56</ref>。此琴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其二是由张子锐设计、蒋柏松制作的小箜篌,吸收古代竖箜篌的造型。
这两架小箜篌,均为框架式,设有琴柱,通高115厘米、宽60厘米。共鸣箱为立体式双面琵琶形,蒙以 [[ 桐木 ]] 面板。上方的曲木两侧设有金属弦轴。在两侧的面板上,每条琴弦下面都支有一个柱马,可上下移动,排列呈雁行,故亦称雁柱,它是琴弦振动的传导体。张有左右两排琴弦,共54条。音域A1—e3,达四个半八度。
====唐都风韵====
1983年8月,雁柱箜篌设计者之一 [[ 张琨 ]] [[ 陕西省 ]] 古典乐团之邀,为该团大型音乐舞蹈节目《 [[ 仿唐乐舞 ]] 》设计了仿唐雁柱小箜篌,由 [[ 沈阳音乐学院 ]] 工厂制作,使乐器与舞台场景造型、气质协调统一,反映出唐代乐舞盛况和唐都风韵。
这架小箜篌,由于琴柱细微,外观和“形如半边木梳”的角形箜篌惟妙惟肖。通高130厘米、宽70厘米,张双排弦、56条。其结构原理与雁柱箜篌相同,但琴的各部分都做了简化,外形犹如一只跃跃欲飞的凤凰。音域由A1—a3 ,达五个八度,还可转四个主要关系调。这架小箜篌和它的演奏者刘丽,在《仿唐乐舞》中参与器乐合奏和十二个舞蹈伴奏。
[[沈阳音乐学院]]赵广运,也于1990年7月设计并制作成功便携式不转调小箜篌。
演奏时,采用坐姿,将小箜篌立于地面或置于特制琴架上。共鸣箱抱于怀中,两手分别弹奏左、右两侧弦列,演奏技巧与雁柱箜篌相同。小箜篌已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既可弹奏悠缓的古典曲调,又可演奏现代快节奏的乐曲。创作和改编的小箜篌独奏曲有《 [[ 唐宫夜曲 ]] 》、《 [[ 梅花三弄 ]] 》、《 [[ 渔舟唱晚 ]] 》、《 [[ 思凡 ]] 》、《 [[ 宫女怨 ]] 》和《 [[ 宫宴乐 ]] 》等,重奏曲有管子、箜篌二重奏《 [[ 阳关三叠 ]] 》<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Y0ODEzNzYw.html?refer=seo_operation.liuxiao.liux_00003307_3000_z2iuq2_19042900 《阳关三叠》箜篌],优酷</ref>、《 [[ 曲江随想 ]] 》和箜篌、笙、管子三重奏《 [[ 凉州散 ]] 》等。
===双排弦箜篌===
是我国新型弹拨弦鸣乐器。在箜篌流传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沿袭着传入时的结构和外貌,但这种现象,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被改变了。乐器制作家[[韩其华]]在箜篌领域中首先创制成功双排弦箜篌,不仅使箜篌的结构和演奏技法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使箜篌的外观焕然一新,在音响效果上,也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已用于音乐实践中,并首次在电影音乐中启用箜篌。
1958年,沈阳乐器厂民族乐器制作家韩其华,开始了对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乐器遗产——箜篌的发掘工作。他先后查阅有关史籍和资料七十余件,收集箜篌图样五十余幅,走访与调研了国家文化保护科技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即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北京乐器研究所等三十多个单位和老一辈 [[ 音乐家 ]] 、乐器制作家,从而对箜篌的历史状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1963年,韩其华完成了第一稿箜篌的设计和制作,但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1975年后,他又进行了第二稿和第三稿的设计和制作,按照他自己制定的“一仿、二改、三创”的原则,不断在发掘和研制工作中取得成果。
1978年,韩其华历经二十年的研究、探索和试验,终于完成了他的第四稿箜篌的设计和制作,创制出崭新的双排弦箜篌,为我国的乐器 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架双排弦箜篌,通高175厘米、底长85厘米,在低音弦一侧设有琴柱,为框架式竖箜篌。共鸣箱依照竖琴而制,琴头及弦轴板上方,雕刻着一支欲飞的凤鸟,并作“凤回首”状(图)
====构造独特====
张有琴弦88条,分两排装于弦轴板与琴箱之间,每排44弦,每两条对应的琴弦发音相同,即44音,音阶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D1—e4,共有六个八度。弦列中G—e2为压颤音区,这里采用了“杠杆传导两弦兼用”的设计原理,构造非常独特,它通过杠杆装置,使同音的两条弦张力相等,当弹奏左侧琴弦时,也可同时按抑右侧琴弦,使左侧琴弦的张力也随右侧弦相应增大,从而获得像古筝那样的压颤音效果。
[[ 韩其华 ]] 首创的这种带有杠杆压颤装置的箜篌,具有较丰富的表现力,除可采用古琴、古筝和琵琶的演奏指法外,还吸收了竖琴的演奏技巧,可以演奏中外乐曲,尤其在演奏富有浓厚民族风格的中国乐曲时,更加优美动听。纪录影片《[[云岗石窟]]》音乐中有一段箜篌独奏,就是用这架双排弦箜篌演奏的。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中,陈列着一架双排弦箜篌。松木制,通高188.5厘米、底长57厘米、宽13厘米,低音弦一侧设有方柱形琴柱,为框架式竖箜篌。共鸣箱为斜式窄梯形,它与角形曲木形成凤尾状,其上开有两个金钱眼状音孔。曲木横梁上置有硬木弦轴,横梁下方设有一根扁横木为条马,两边为马峰支撑两侧琴弦。张有双排弦71条(左35条,右36条),高音弦一侧不设按弦指板。琴首平顶、无饰,通体髹棕黑色漆,描绘金凤。演奏时立于地面,双手抱弹,左右手分别弹奏对应的一侧琴弦。此琴为1932年李瑞林设计制作,曾由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珍藏,程先生当年演出《孔雀东南飞》时,曾将这台箜篌作为舞台道具之用。1958年,程先生将其捐献国家。
纪录影片《云岗石窟》,描写了公元5世纪下半叶,[[北魏]]在[[山西]][[大同]]武州山建造的著名石窟。这里有较大洞窟51个,造像五万余尊,工程浩大,气魄雄伟,反映出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在这部影片的音乐中,《 [[ 精雕细刻 ]] 》一曲是由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ref>[[ “箜篌国手”崔君芝|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 ,新浪会飞的琴键的博客</ref>演奏的,那浑厚深沉的低音,犹如古琴的鸣响,那明亮清脆的高音,好像古筝在“歌唱”,有时又发出流水淙淙的竖琴音响。多么美妙动人的乐声,这是箜篌第一次在电影音乐中启用,古色古香的乐曲伴着丰富多彩的画面,把人们带进那遥远的年代。
===雁柱箜篌===
1978年春天,在中央民族乐团向全国科学大会献礼演出的音乐会上,韩其华研制的“双排弦压颤箜篌”第一次出如今首都的音乐舞台上,它与二胡二重奏《[[二泉映月]]》,引起了张琨的极大震动和兴趣。这种双排弦箜篌,在弦的上端支以杠杆,两条弦的张力平衡,使之发出同度音响,在杠杆的作用下,可以演奏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揉、滑、压、颤音等音响效果,这无疑是箜篌改革的方向和突破,也是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但由于采用的是竖琴的共鸣箱,弦的拉力大,加之双排弦,发音就受到了限制,所以音量比较小。又因为结构布局方面的局限,转调也就成了难题。为了使这项乐器艺术尽快得到发展,张琨思索着、思索着……。他确立了这样的信念:必须把现代科学和现代音乐密切结合起来,吸收古今中外弹弦乐器的优点和经验,才能创制出构造合理、性能优良的箜篌。
张琨是沈阳音乐学院的高级实验师,他长期从事音乐学院的钢琴调律和维修工作,已是远近闻名的钢琴专家,他还积极参与我国民族乐器的改革工作。早在1958年,他曾根据笙的发音原理,设计了一架键盘笙,音域达四个半八度,和声效果较佳,受到音乐界的好评,并被载入《 [[ 中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 ]] 》中。
1958年以后,他又与崔作新合作,共同对古筝转调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四代十三稿、二十年的不断改进,终于在1978年研制成功移柱式转调筝,1981年荣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文化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脑海中浮现出雁柱转调箜篌的蓝图:采用立式双面共鸣箱,雁柱为导音体,天平轴与平衡杠杆装在弦的下方,将竖琴的机械转调方法移植到弦的上端,使双排弦同度同时变音转调。造型上要继承民族传统,装饰采用回首凤凰形象。根据这个构思,经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并通过四十天的试验,证明纸上的设计可以变为现实。嗣后,苏州民族乐器一厂蒋柏松等弦乐器制作家,经过五个月的辛勤劳动,完成了雁柱箜篌的试制任务 。
1980年3月,我国第一架 [[ 雁柱箜篌 ]] [[ 苏州 ]] 研制成功(图) 。它张有双排弦72条,每排36弦,相对应的两弦同音。音阶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音域A1—a3,达五个八度。音色明亮、与古筝相像,泛音效果犹如古琴,表现力十分丰富,可以演奏琶音、和弦及复调旋律,尤其演奏揉、滑、压、颤音效果更佳,从而形成雁柱箜篌特有的音响效果与民族风格。达到专业演奏使用水平,可用于独奏、重奏或为歌舞和其它乐器伴奏,并可与民族或西洋管弦乐队协奏。
在同年9月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上,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用这架箜篌,独奏了古曲《[[梅花三弄]]》并与高胡二重奏《[[渔舟唱晚]]》,箜篌通过压颤奏法模拟古筝音色,描绘出祖国壮美的河山和古代渔夫满载而归的欢乐情景。崔君芝当时演奏这架箜篌的图像,被载入了《[[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1981年4月,雁柱转调箜篌被正式列入沈阳音乐学院的科研项目,张琨在原雁柱箜篌的基础上,完成了转调机械结构的设计,由院办工厂承担试制任务,民乐系还派了三年级学生赵广运参加了琴体制作、油漆和装配工作。
1982年12月首先制出了八个调的雁柱转调箜篌,通过沈阳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鉴定并移交教学使用。在鉴定会上,沈阳音乐学院讲师张爱兰用这架箜篌演奏的《[[山里人]]》、《 [[ 渔舟唱晚 ]] 》、《 [[ 二泉映月 ]] 》和《[[秋思]]》等古今乐曲,颇富特色,尤其可以用来演奏复调性音乐作品。
1984年,张琨又与本院 [[ 孙海涛 ]] [[ 杨品清 ]] [[ 杨兰芝 ]] 等人合作,最终完成了雁柱转调箜篌的科研项目。研制的这架大箜篌,通高200厘米、底长90厘米、宽20厘米。琴柱呈凤凰静立形,琴头雕刻“ 凤回首”装饰。底座设踏瓣和变音传动装置,上方曲木两侧镶嵌厚铜板、置金属弦轴。
下方的共鸣箱,呈立体式双面琵琶形,两侧蒙以鱼鳞松或桐木面板,上置筝式活动雁柱。张两排88条尼龙弦或尼龙缠钢丝弦,每排44弦,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相对应的两弦同音,共44 音。音域bB2—#c4,达六个八度另两个音,在中间的三个八度音域范围内为压颤音区。通过踏瓣的控制,可转十二个调,转调后各音阶、音程关系准确。这种箜篌已被载入《 [[ 中国乐器图鉴 ]] 》大型画册中。
====成功亮相====
1988年,雁柱转调箜篌在北京第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亮相,立即受到世界各国朋友们的广泛重视。[[美国]]《中报》、[[泰国]]《 [[ 星暹日报 ]] 》分别做了报道。1989年,此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4月,[[荷兰]]莱顿出版的音乐杂志《 [[ ]] 》,还对这架箜篌做了详细介绍。
沈阳音乐学院赵广运,在总结、继承前辈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历代改革之大成,吸取雁柱箜篌之优点,也于1984年底制成一架转调箜篌,并邀请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前去试奏,鉴定。
崔君芝,是当代我国首位箜篌演奏家,北京人,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197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修 [[ 钢琴 ]] [[ 二胡 ]] ,兼习 [[ 竖琴 ]] 、[[马头琴]]、 [[ 古琴 ]] [[ 古筝 ]] [[ 琵琶 ]] 。钢琴师从洪达林教授,二胡师从王国潼大师,竖琴师从魏晓曼、甘培雪、左荫等名家,并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进修竖琴,师从 [[ 德国 ]] 著名演奏家 [[ 米勒 ]]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以多种民族弹弦乐器的演奏技巧为基础,借鉴竖琴的弹奏手法,创新了一整套箜篌演奏技法。演奏时,采取坐姿,将共鸣箱置于胸前,左、右手分别弹奏两侧琴弦,也可左手弹弦、右手按弦。可在双排弦上运用大幅度(小三度音程)揉、滑、压、颤技巧,具有独到之处,还可演奏泛音、摇指、轮指及各种音色变化的各种手法,并可在泛音旋律中使用揉、压技巧,由于乐器结构和性能优越,可以双手同时演奏旋律与和声。
协奏曲有:箜篌与民族乐队《[[汨罗江幻想]]》(李焕之)、箜篌与合唱、民族乐队《[[箜篌引]]》(李焕之)、箜篌与民族乐队《[[古陵随想]]》(施万春、杨青)、箜篌与乐队《[[孔雀东南飞]]》(何占豪)、箜篌与弦乐队《[[彝族舞曲]]》(杨智华)和箜篌与弦乐队《二泉映月》(陈家驹、张定和)等。
[[ 高山流水 ]] 》表现了“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艺术构思。《 [[ 湘妃竹 ]] 》是以汉代名曲《[[塞上]]》为素材创作而成,乐曲描绘了洞庭湖畔湘妃竹林秋晓晚晴的景色,用雅洁坦荡的音乐内涵,歌颂了竹子的高尚气节。此曲获全国第一届民族器乐创作评比二等奖。
[[ 渔舟唱晚 ]] 》表现了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限美好,渔人荡桨归舟时的欢乐情景。《 [[ 月儿高 ]] 》以唐代名曲《霓裳羽衣舞》为基础创作而成,据传,原曲是唐代皇帝梦游月宫,醒后谱下之曲。《 [[ 思凡 ]] 》据 [[ 昆曲 ]] 唱腔《 [[ 尼姑思凡 ]] 》改编,静中有动的引子和尾声,再现了仙桃庵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的意境。
《脸谱》用现代写意手法,再现了我国传统戏剧中的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面貌。《[[清明上河图]]》以宋代音乐大师姜白石的音乐为素材,以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名画《 [[ 清明上河图 ]] 》为题材创作而成,此曲曾获[[亚洲]]广播音乐作品一等奖和[[澳大利亚]]最佳音乐奖。
==古筝比较==
在历史文化方面,古筝从东汉开始以高亮简便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逐渐取代了在盛世中的尊贵乐器瑟,而这也正是箜篌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时候。两者同时成为魏晋以来重要的弹奏类乐器。
初期,箜篌流传范围甚窄,古筝是更受重视的。如建安七子的阮璃在《 [[ 筝赋 ]] 》中即赞美筝为众乐之冠,其声合乎天地;描写其音之抑扬浮沈,有君子之道及壮士之节,并夸饰其曲调高雅,以伯牙之能琴,延年之善于新声,都不能及;从筝的形制到为众器之师、音乐效果、艺术风格、弹奏手法、音乐美学,以至社会影响,都做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此时的筝已成为一种“曲高和寡”的乐器,并以枉、苞、冠、禀、笼来夸陈筝在众乐器中的雄踞地位。
可见古筝在[[三国时期]],是一种相当高尚的乐器,受到朝野学者、文士之普遍重视,在表现能力、弹奏技巧以及制作工艺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箜篌象征着世界性的[[凤凰文化]],但又独具东方之美。“凤,神鸟也……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于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太平。”好一个“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于四海之外”。最有意味的是厌恶箜篌的儒教文化附会凤凰曰:“…… 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天下安宁,盛世之音。其千古不灭的生命力是什么呢?是能浴火而重生的凤凰之魂。
为了使这消失多年的乐器重现舞台,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根据古书的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古代壁画的图形,设计试制了几种类型的箜篌,但是由于这些箜篌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没有推广和流传开来。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种新型箜篌 --——[[雁柱箜篌]]被研制出来。它的结构比较完善、科学,音响具有民族特点,因而被推广用于音乐实践。
==相关作品==
767,4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