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65
次編輯
變更
张德慈
,無編輯摘要
== 生平 ==
1948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併于[[南京大学]])农学院,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康乃尔大学]]理学硕士、[[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技佐-技正、[[菲律宾大学]]客座教授、海外技术合作委员会特别顾问、[[国际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ref>[http://seed.agron.ntu.edu.tw/cropsci/rice/TT%20Chang.htm 台大农艺系-张德慈院士生平简介]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502030947/http://seed.agron.ntu.edu.tw/cropsci/rice/TT%20Chang.htm |date=2010-05-02 }}</ref> 梵蒂冈宗座科学院(Linceorum Academia)首位华裔院士,第21届[[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ref>[https://academicians.sinica.edu.tw/index.php?func=1-D 张德慈 逝世院士一览表 中央研究院]</ref>、[[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59年学成返国,回任农复会技正职,开始先生为人所称道之不朽鸿业 ─ 水稻品种之改良。首将未命名有半矮生习性之台中在来一号水稻,经检定、试验、与示范后,予以命名推广,绩效良好,奠定台湾籼型稻种改良之基础,同时亦建立了台湾水稻育种程序之标准规范。
1961年赴[[菲律宾]]参与国际稻米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简称IRRI ﹞之工作,任遗传学家职。首将台中在来一号引入[[印度]]试种,因其具有耐肥高产之特性,在该地适应极佳,迅即大规模推广栽培,为热带地区增产粮食,创绿色革命之先声,此亦为[[台中]]在来一号扬名国际之滥觞。
先生更进一步与IRRI 育种家利用台湾之低脚乌尖、矮子尖等带有半矮生习性基因﹝sd1﹞之亲本与热带高杆低产品种杂交,育成多个性能优异、国际驰名之优良品种,其中命名为IR8 之高产耐肥新品种,其表现更超越台中在来一号,在东南亚迅速传播,成就非凡,创较原有品种增加三倍之高产纪录。由于此等半矮性高产品种的推广种植,解决了当时﹝1966 至1968 年﹞之普遍粮荒,也避免了当初所预测1972 至1973 年会发生之粮食危机。对此广大区域高人口密度国家之粮食供应有莫大贡献。因为IR8 的育成先生与IRRI 育种同仁在1969 年荣获[[美国]][[费城]][[约翰史考特奖]]﹝John Scott Award ﹞。
1988 年又荣获[[英国]][[兰克奖基金会]]﹝Rank Prize Foundation﹞所颁予之农艺与营养奖金及奖状,推崇先生等造福开发中国家,在粮食增产上的卓越贡献。1970 年12 月11 日[[诺贝尔和平奖]]颁予[[墨西哥]]国际玉米与小麦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 简称CIMMYT﹞的Norman Borlaug 博士,表彰其1968 年之后的小麦绿色革命奇蹟与贡献;先生等1966 年之IR8 绿色革命之贡献,相较不遑多让,而竟未受奖,令人扼腕。
自1962 年至1991 年主持IRRI 国际稻作遗传资源中心﹝International Rice Germplasm Center﹞之水稻遗传资源计画。在先生之策划领导下,亚洲与非洲国家二十多国参加蒐集工作,在1972 至1985 年间,从穷乡僻野徵集各种农家品种与野生稻种,共获得四万四千份,使不断被改良品种替代的旧品种与野生亲缘种不致消失。现IRRI 保存有八万五千份稻种,已成为全球最大作物种源,供给全球稻作人员暨稻农之稻种已逾七十万份。世界水稻改良品种近九成以上亲本均利用IRRI 种源,作为增产、早熟、抗病、抗虫与品质改良之用,由先生所领导推动之国际水稻种源交换与合作研究数量,已高佔全世界各种作物之首位。
1970 年代,植物遗传种源保存属一新兴学门,先生凭其IRRI 自行探索的经验及与外界广泛接触,凝聚多种科学技术,创建种源中心制度,先生即被推崇为一具有创始性的实践者,先生在此一新兴领域所撰写之论文,已逾六十篇;其中1984 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植物科学讲座﹝ Plant Science Lecture﹞所讲述之六篇论文1. Principles of genetic conservation; 2. Collection of crop germplasm; 3. Preservation of crop germplasm; 4. Evaluation and documentation of crop germplasm; 5. Germplasm enhancement and utilization; 6. Crop history and genetic conservation: Rice -- a case study. 已被奉为经典。先生由于此项成就,继1980 年获得美国农艺学会的国际农艺服务奖后,再度于1990 年10 月在美国作物学会﹝CSSA﹞年会上,获颁法兰克梅耶植物种源奖﹝Frank N. Meyer Award and Medal in Plant Germplasm ﹞,成为亚洲获此殊荣之第一人。
此外先生也致力于水稻进化演变史及中国稻作历史之研究。先生提出以地球板块移动过程,推论出稻属﹝genus Oryza﹞在Gondwana 超级洲开始分化,随地球板块之分裂与转动,在稻属下有二十二种﹝species﹞终至分佈于现今之[[非洲]]、[[南美洲]]、[[澳洲]]及[[南亚]]与[[东南亚]]。此项推论为作物演进史上最有丰富材料并彙集地质、地理与生物知识之一学说,已为生物界学者所认同。先生藉此学说,肯定稻作之祖先,早在中国境内存在,在籼稉二型驯化与分化过程上,吾国亦扮演一重要角色,并驳斥稻作仅在印度分化之偏见。此又为先生在生物科技上之另一创见与贡献。
继1990 年获得美国作物学会之[[法兰克梅耶]]植物种源奖后,先生在1991 年11 月再度荣获该会之作物学国际服务奖﹝International Service in Crop Science Award ﹞,亦为亚洲得此奖之第一人。
在IRRI 工作逾三十年后,先生在1992 年自该所退休,返国定居。是年起,先生又受聘为国家作物种源中心顾问及省政府农林厅农业研究评议员。1992 年3 月先生以亚洲育种研究协进会会长身份主办国际性讨论会。夏间应美国[[加州大学]]之邀,主持国际植物遗传资源保存训练班,秋间参与墨西哥国际玉米与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小麦资源工作的谘询工作。1994 年至1997 年先生受聘为我国海外技术合作委员会特约顾问。先生在农业科技学术上的积极带领及参与,依旧僕僕风尘,可谓退而不休,令人肃然起敬,由衷钦佩。
先生虽退休返国,然来自国际间之奖项、荣誉依然不断,例如:1993 年亚太育种学会﹝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Breeding Research in Asia and Oceania,简称SABRAO﹞礼聘先生为荣誉研究员;1994 年IRRI 青年科学家协会致赠“明灯”﹝SINAG, Guiding Light Award ﹞,表彰先生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之带领,有如一盏灯塔上指引方位之明灯,孺慕之情溢于言表。同年先生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Foreign Associat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1996 年先生当选第21届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Fellow, The 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及印度国家农业科学院院士﹝Fellow, Nation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India﹞。1997 年4 月18 日,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任命[[杨振宁]]及先生同为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Fellow, The 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9 年先生获颁泰勒世界环境成就奖﹝Tyler World Prize for Environmental Achievement ﹞等。先生于泰勒世界成就奖典礼立将获颁之奖金支票转捐母校明尼苏达大学,饮水思源,令人动容。<ref>[http://seed.agron.ntu.edu.tw/cropsci/rice/tt%20chang.htm 張德慈博士] 是以設立“中華農學會張德慈先生獎學金”,特頒予農職、農專學生之獎勵。晚年先生猶關心年輕學子之養成教育,乃經常提筆書寫雋永小品,傳授科學家之成長與涵養,其中常...</ref>
2006年3月24日逝世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