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巴蔓子

增加 5,733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巴蔓子为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东周末期(约战国中期)的巴国将军。约公元前4世纪,巴国朐忍(今万州一带…”
巴蔓子为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东周末期(约战国中期)的巴国将军。约公元前4世纪,巴国朐忍(今万州一带)发生内乱,时巴国国力衰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被残害。巴国将军蔓子遂以许诺酬谢楚国三城为代价,借楚兵平息内乱。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认为国家不可0,身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诺是为无信,割掉国土是为不忠,蔓子告曰“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于是自刎,以授楚使。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在巴渝大地传颂。
 
  周武王讨殷商,伐纣王时,“实得巴蜀之师”(《尚书》);“巴师勇锐,歌舞(战阵)以凌(压倒)殷人”。周天子立国,建周朝,封姬姓子弟为巴国君王,统巴人之地,建都江州(今重庆),为当时“南土诸侯王国之首”。

  经春秋、战国,巴国出现了一位代表一方的英雄——巴蔓子将军。巴蔓子时期巴国内乱,国君遭受胁迫。蔓子将军曾向楚国国君求援,并许巴国三座城池为酬。内乱平息,楚国使臣来求践约。他委婉、慷慨作答:“许诺,为大丈夫之言。然,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言毕,自刎,满座大惊。

  使臣无奈,捧蔓子将军头颅归。楚王唏嘘:“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几座城池。”遂以上卿之礼葬其头颅;巴举国悲痛,于国都厚葬巴蔓子将军无头之遗体。

  常璩对巴蔓子的壮烈行为深为敬佩,评价说:“若蔓子之忠烈,范目之果毅,风淳俗厚,世挺名将,斯乃江、汉之含灵,山岳之精爽乎!”。
 
  相传战国中期,巴国走向了衰落,一些贵族趁机向巴王室索取政治经济利益,以至发动了武装叛乱,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驻守在巴国东部边境的巴蔓子将军决定赶回国都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平乱,但他掌握的兵力却不足以战胜贵族武装,巴蔓子决定向东边的楚国借兵。在楚国郢都,巴蔓子向楚王说明了来意,恳请楚王出兵。楚王答应出兵,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巴蔓子割让他驻守的三座城池,同时要他把儿子送到楚国当人质。楚王说:“他什么时候来,你什么时候把军队带走。你看怎么样?”

  以人质作抵押,在战国时代也是一种外交惯例,目的是取得诚信。但那样一来,时间被耽搁了,巴国的内乱恐怕已经不可收拾,借兵就失去了意义。巴蔓子一下急了,对楚王说:“不行!楚王如果怀疑我的诚信,这个兵不借也罢!你如果还相信我,今天就让我把军队带回去。到时候你拿不到三座城,我把脑壳砍给你!我巴蔓子从来说话算话!”楚王见一向耿直的巴蔓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好再说什么,答应立即出兵。

  巴蔓子带着楚军赶回江州,很快打垮了贵族叛乱武装,恢复了国内秩序。过了些日子,楚王派出使臣找到巴蔓子,要求他兑现当初的承诺,将三座城池割让给楚国。巴蔓子对楚使说:“不错,当初我的确答应过,但那是楚王乘我国遭遇危机强加给我的条件,我作为将军本来就守土有责,岂能私下将三座城池割让给外国呢。尽管如此,当初我答应了楚王,也一定要信守承诺,决不让你这个使臣为难。城不能割,但我的头可以割。用我之头,充我之城,以谢楚王,这样可以吧?”巴蔓子边说边抽出佩剑,一下将自己的头割下来。奇迹在这时发生了,断头之后的巴蔓子仍然站立着。史籍记载的情节是,“蔓子乃自刎,以头授楚使。”

  楚国使臣没有完成接收巴国三城的任务,只得将巴将军的头颅带回国去复命。楚王听罢不禁深受感动,说:“假使我们楚国能得到巴蔓子这样忠勇义气的将军,又何必在乎那几座城池呢!”于是下令以上卿之礼埋葬了巴将军的头颅。巴国也为将军举行了国葬,其无头之躯埋葬在国都江州,任后人缅怀凭吊。

  民间传说中的巴蔓子将军,既是忠勇爱国精神的化身,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人民重义气,讲诚信,护国爱民,舍生取义传统道德风尚的人格代表。相传三国时代,巴郡守将严颜被蜀将张飞打败,张飞要他投降,严颜就说:“巴国自古以来只有砍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这让张飞深受感动,于是义释严颜。严颜所说的砍头将军就是巴蔓子。此后,巴将军传说一直在巴地经久不衰,其传承脉络如下:最早起源于战国时代,最初以民间口头文学方式流传。公元4世纪东晋常璩所撰《华阳国志》将巴将军传说收入正史,成为该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

  明代曹学全所撰《蜀中名胜记》记载“郡学后莲花坝(今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街),有石麟石虎,相传为古时巴君冢。” 清雍正、乾隆、道光年间,巴郡官民多次“修立墓表”、“砌以石”、“行春秋至祭”,明确祭祀巴蔓子将军。清代《巴县志》及民国《巴县志》均记载莲花池为巴蔓子将军墓地。

  民国十一年(1922年)川军第一军军长兼川东边防督办但懋辛主持修成墓园并立碑“东周巴将军蔓子墓”,此墓保留至今,渝中区民间称为将军坟。以此为据的巴将军传说也成为重庆民间故事的精华段落。
4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