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解放战争

增加 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后,由于抗战期间日军战线深入中国腹地,以敌后战争为主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处于身处或接近日占区的有利战略位置,而相当大部分国民革命军主力则或有因或巧合地位于远离日占区的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当前形势后决定,派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同时不理睬蒋介石的命令,命令所指挥的武装力量积极向日军进攻,收复失地。
由于中国国民党无意谈判,因此对毛泽东赴重庆事先未作任何准备,谈判的程序、议案均由中共方面首先提出,才使谈判筹备工作得以基本完成。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就和平建国等问题直接同蒋介石进行多次商谈。有关问题的具体谈判主要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中国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中国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 国民党军队在蒋介石的部署下,调集兵力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向原日军占领区推进。但是,国民党无视原日军占领区内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中共领导武装力量的存在,无视中共领导下所建立地方政权的存在,因此遭到中共所属武装力量的坚决抵抗。其中规模较大的冲突有“[[上党战役]]”等。
1945年8月, [[ 蒋介石 ]] 在日本投降前后三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为避免内战再起,国共双方代表曾先后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和《停战协定》)。然而,国民政府派出军队进入东北地区及其他原日军占领区后,不承认前期已经进入该地的中共军队及其所建立政权的合法性,双方遂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奉命前来进行调停工作,虽曾达成国共双方共组政府的协议,但在国民政府主张召开非常片面的国民大会, [[ 共产党 ]] 及其他民主党派坚决反对的情况下,短暂的合作再度破裂。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以突然袭击手段,进攻中共在中原地区的一个集结区,全面内战遂告爆发,中国国民党方面则认为该次事件为共军主动调动挑起,双方各执一词,但借此机会开战的意图却是两造皆然,美国遂中止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装备美式武器的国民党军队因此开始走向下坡路。
1946年年底,中国国民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与中国青年党召开制宪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并选举民国总统,中共及民盟等民主党派强烈反对和抵制,国共关系全面破裂。1947年7月,中共军队开始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广大国民党统治区。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名义发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其第五项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表示热烈响应,并逐渐向解放区集中。为从经济上支撑内战,国民政府废止法币,发行“金圆券”,内战造成空前的通货膨胀,导致经济、金融秩序濒临全面崩溃,新疆省政府发行的货币面额高达六十亿。共产党以要求民主为口号,搭配蜂拥而起的学潮,以宣传争取民心,以大量地下党员(如[[刘斐]]、[[郭汝瑰]]、[[韩练成]]、[[熊向晖]]、[[张克侠]]、[[何基沣]]、[[廖运周]]等等)渗透夺取军事情报,并以乡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开始进行全面的战争。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于8月14日、20日、23日向延安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前往重庆。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ref>[http://guoqing.china.com.cn/2019-%20%2010/15/content_75308140.htm 新中国这样走来--《中共中央关于平汉战役的指示》],中国网,蔡彬,2019-10-15</ref> 。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 。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国 [[ 解放战争 ]] 由此正式开始。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解放经过==
国民政府的8个月的全面进攻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解放军主力依然存在。这样国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战略方案: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共产党根据地。
同时,山东的解放区遭到逾60万国民革命军的围攻。由于国民革命军采用了齐头并进的战术,将军队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导致解放军的游击战术无法奏效。1947年6月18日,[[胡琏]]整编11师占领中共山东指挥部所在地鲁中南麻镇。此时因刘邓军在鲁西进攻,国民党军队被迫自鲁中回援,[[粟裕]]乘机进攻南麻整11师,但其久攻未克,此时国民党军队再度调集大军围攻,粟部因多处军队遭遇[[范汉杰]]等指挥合围,伤亡巨大,撤至黄河以北惠民。国民党军队在8月占领 [[ 黄河 ]] 以南山东大部地区。10月初,国民党军队在烟台登陆,胶东地区沦陷。
[[File:解放战争3.jpg|有框|右|
[http://hebei.ifeng.com/a/20170804/5882292_0.shtml 来自滨风光  的图片]]]
此时,由于国民政府集中兵力进攻延安及山东解放区,导致后方兵力空虚,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 [[ 大别山 ]] ,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中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由于在大别山地区遭到[[白崇禧]]围剿,中野最后被迫分批撤出大别山区。东北战场,林彪连续发动秋季攻势、冬季攻势,将东北国民党军队压缩在[[锦州]]、[[沈阳]]与长春,胜局已定。在华北,47年11月共军攻克[[石家庄]],1948年5月中旬,[[晋南]]重镇[[临汾]]也被中共攻克。6—7月,华东野战军发动颇具争议的豫东战役。西北战场方面,[[彭德怀]]取得宜瓦战役的胜利,尽管在西府陇东战役失利,但此时胡宗南部已经捉襟见肘,延安被共军重新占领。
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举行谈判(即所谓“划江而治”),4月15日,中共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但是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这个协定,谈判宣告破裂。
1949年4月21日拂晓5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九江]]东北)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击溃沿江防御的国民党军,4月23日解放 [[ 南京 ]] 。南京国民政府对全中国的统治宣告终结,解放军开始向全国进军。接着各部队展开猛烈追击,先后占领苏南、浙东、闽北、赣东北广大地区及[[杭州]]、[[南昌]]等地。5月17日解放武汉三镇,5月27日攻占全国经济中心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7月上旬解放军向福建进军,至10月下旬解放了除[[ 金门]] [[ 马祖]] 等岛屿以外的[[福建]]全省。
渡江战役后,各野战军立即按照中央军委的既定部署,分别向中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进军。1949年4月解放军进军中南,至9月上旬解放鄂西、湘北、赣西北、赣南广大地区。5月解放军进军西北,5月20日解放西安,8月解放兰州,9月解放[[西宁]]、[[宁夏]]。同月25、26日,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及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通电起义,新疆和平解放,至此解放了西北全境,国民党只剩下西南一隅之地。
此时蒋介石仍想死守成都,作为反攻大陆的基地,而当时国民党手中的大城市也只有成都和[[宜宾]]了,宜宾是成都的最后一道屏障,中共地下党郭汝瑰时任第22兵团司令兼第72军军长,专门负责宜宾防务。
1949年11月末,郭汝瑰主动找到解放军要求起义,12月11日 [[ 长江 ]] 重镇宜宾和平解放。而前一天,也就是12月10日,蒋介石仓惶逃离成都,前往台北。随后第二野战军进至大邑,新津。胡宗南也逃离成都,成都市区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开始谈判,12月30日,贺龙率第一野战军和平解放成都,1950年2月20日解放军进驻昆明,并相继解放四川、贵州、云南、西康等省。
至此, [[ 解放战争 ]] 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中国大陆几乎全部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国民党仅能掌控中国东南沿海岛屿(台湾、金门、马祖、[[ 乌丘]] [[ 东引]] 、[[海南岛]]、[[舟山群岛]]、[[一江山岛]]、[[大陈]]岛、[[万山群岛]])及西南(云南、 [[ 广西 ]] 、四川)部分山区,国共内战大势底定。国民党政权经广州、重庆、[[成都]]直至于12月7日迁往台北,解放军开始集结东南沿海,预备进攻台湾。
====第四阶段——战略追歼(1949年12月~1955年2月)====
随着国共内战大势底定,大规模的军事会战已经不可能再出现,战争的规模趋于中小型。略重大的战役只有[[西昌战役]]和[[昌都战役]]。
西南地区部分,由于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西南方残余的军事力量很难再有所为,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自进入成都后,便继续一路追击这些已经无法大规模组织战斗的军队。1950年10月解放西康后[[解放军]]挺近西藏地方,围歼昌都地区的藏军主力,为西藏和平解放奠定基础 。而西南的国民党93师无法跟大规模的解放军作战,一路往边界撤退,最后国民党93师退到泰缅边境的三不管地带([[泰缅金三角]]),在当地形成一股特殊的势力。1954年,因缅甸政府向联合国提出抗议,国民党政府开始逐步将这批部队及眷属迁往台湾安置,而在[[泰国]]北部的部队,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人不愿离开,表示要从这里打回大陆去,最后因为协助泰国政府平定山区泰国共产党叛乱,获得泰国国籍,在泰国得以合法永久居留与生活。
在东南沿海作战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以陆军为主,缺乏足够的海空军专业部队与武器装备,在训练上如登陆战等方面经验亦不足,由于解放军准备不充分,攻击金门战役遭严重失利。1949年攻打登步岛与金门岛相继失败后,一时之间不敢贸然作战,而国民党虽然在陆军战斗方面损失惨重,但在海空军整体仍优于共产党,甚至还能派遣空军对上海进行轰炸或突袭[[福建]]沿海岛屿。不过随着国民党部队主力集中驻守台湾,与台湾距离较远的沿海岛屿让解放军有了机会,1950年,解放军在先后解放[[海南岛]](海南岛战役)、[[万山群岛]]与[[舟山群岛]]。后因朝鲜战争爆发,军事重心北移,因此在东南沿海的作战暂缓。而朝鲜战争期间,国民党曾多次尝试突击东南沿海岛屿,如南日岛战役、[[东山岛]]战役等,但皆以撤退告终。朝鲜战争结束后,解放军在1954年对一江山岛发动作战并对金门炮击,不久解放军以优势兵力攻占了一江山岛,视一江山岛为屏障的大陈岛也不保,最后国民党决定主动撤离大陈岛,1955年2月,解放军取得大陈岛,至此双方的势力范围都再无变动 。
===指挥官===
''' 国民党''': 蒋介石、李宗仁、[[汤恩伯]]、顾祝同、[[刘峙]]、傅作义、胡宗南、杜聿明、郑洞国、张灵甫、白崇禧、卫立煌、阎锡山、冯玉祥、陈诚、[[张治中]]、[[毛人凤]]、[[戴笠]]、陈立夫、陈果夫、[[廖耀湘]]、[[刘峙]]、郭汝瑰、[[黄百韬]]、邱清泉、[[黄维]]、李弥、[[宋希濂]]、孙元良、刘斐、[[刘汝明]]、[[李延年]]、[[马鸿逵]]、[[马步芳]]等
''' 共产党''' :大元帅:毛泽东(1955年授予军衔时他拒绝此军衔)
''' 元帅''' [[ 朱德 ]] 、彭德怀、陈毅、 [[ 林彪 ]] 、罗荣桓、贺龙、 [[ 刘伯承 ]] 、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
''' 大将''' [[ 粟裕 ]] 、黄克诚、徐海东、陈赓、谭政、[[肖劲光]]、[[王树声]]、罗瑞卿、张云逸、许光达
''' 解放后非军职''' :周恩来、邓小平、[[任弼时]]、刘少奇、[[高岗]]、[[耿飚]]、[[李先念]]、[[彭真]]等等
''' 战功比较突出的上将''' :[[萧克]]、[[李达]]、[[李克农]]、[[王震]]、[[许世友]]、[[杨成武]]、[[韩先楚]]、[[萧华]]、[[刘亚楼]]、[[叶飞]]、[[杨得志]]、[[韦国清]]、[[乌兰夫]]、[[谢富治]]等等
===参战兵力===
全面内战爆发前, [[ 国民党 ]] 所辖陆军计有86个整编师(军),248个旅(师),约200万人,非正规部队约74万人,特种兵36万人,空军16万人,海军3万人,后勤部队、军事机关和院校约101万人,总兵力约为430万人。中共部队总数约为127万人,其中野战部队61万人(计有24个纵队及相当于纵队之师、11个旅及相当于旅之师),地方部队66万人。
东北战场:国共争夺的主要战场。国军原打算派到东北8个军,一度去了7个,28万。其中有国军最精锐的远征军新一军、新六军,但后来又派了2个军,共9个军,超过原来计划一个军。[[共产党]]也派出了自己的精锐部队,共产党原来还打算[[叶飞]],[[杨勇]],[[陈赓]]三个纵队去东北,但后来没有去成,最终去了11.6 万部队。因此,共产党实际比原计划少派了3个纵队到东北,而国军比原来多派了一个军到东北。国军与共军的兵力对比大约为3比1  
中原战场:国共双方的主要战场之一,共军在解放战争开始大约有兵力30万,国民党中原集团虽然不断变化,但基本力量是白崇禧集团和蒋介石嫡系。早期是[[郑州]]绥靖公署(15个整编师)和武汉行营(8个师),但这些国军大部分并没有参战。他们主要是对付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另一部分加入华北与[[徐向前]]斗,一部分曾经加入华东,中后期形成了白崇禧集团。由于这个战场大,敌人的机动力量少,杂牌多,部队战斗力不强,刘邓在早期占了一些便宜,但中期由于挺进[[大别山]],国军从华东调集部队,集中33个旅对付刘邓,中野吃了大亏,力量消耗严重。由于二野三野一直避免与广西军作战,[[白崇禧]]集团的核心战斗力基本保存完好,靠刘邓的力量是不能战胜白崇禧集团的,中原白崇禧集团的覆灭最终主要是靠四野南下<ref>[http://war.163.com/07/0720/09/3JR912IN00011232.html 资料: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及其来源],网易新闻,2007-07-20</ref> 。
华东战场:国共双方的主要战场之一,共军在 [[ 解放战争 ]] 开始大约有兵力32万,47年初[[山东]]苏北两军合并后解放军有60多万(野战军28万,地方军34万),是共军最强大的一支部队。初期国民党全面进攻时投入了大约20个整编师35万左右,重点进攻时国民党一度集中了24个整编师45万。但重点进攻持续时间只有大约3-4个月,只占解放战争1/10的时间。即使在这个阶段,华东[[解放军]]也是60万对45万(其中机动兵力28万对25万),以多打少。
===伤亡情况===
====共产党====
在战争中, [[ 人民解放军 ]] 指战员负伤104万人,牺牲26万人,失踪19万人。
====平民====
====国民党====
关于解放战争中 [[ 人民[[ 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的确切总人数,由于统计角度和渠道不同,长期以来,国内外相关资料和军事历史学家均有不同的统计数字和说法。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统计数据:
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五零年六月战绩总结公报》发布的统计数字: [[ 解放军 ]] 在整个人民 [[ 解放战争 ]] 中先后共消灭国民党正规军554.247万人,非正规军252.888万人,总计歼敌人数为807.135万人。
二是新编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战史资料统计提供的数据:第一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51.9万人,消灭国民党各色武装土匪12.9万人,总计歼敌64.8万人;第二野战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及地方部队230万人,消灭国民党土匪武装部队100万人,共计歼敌330万人;第三野战军消灭国民党正规军、地方保安部队、武装交警部队及土匪武装共计247万人;第四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88万人,消灭国民党土匪武装部队135万人,共计323万人;另外军委直属[[华北]]军区先后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非正规军及土匪武装101万人,以上我军总计歼敌1065.8万人。
====国民党====
1946年7月, [[ 国民党 ]] 军的装备大致为1/4美械、1/2日械、1/4“国造装备”(自己生产制造的装备),美械与半美械装备部队最少为22个军(整编师)64个师(旅),交警部队18个总队又4个教导总队:其中45个师(旅)与交警部队为全美械,以装备不是最好的整编第11师为例,装备长短枪11520支,其中冲锋枪等自动武器2370支;火炮四百四十门,其中最大口径的是美制105mm榴弹炮八门;火箭筒一百二十具;汽车三百六十辆。另外还组建了三个快速纵队,每个快速纵队下辖一个步兵旅、一个战车营、两个炮兵营、一个装甲搜索营、两个工兵营、两个汽车营,装备有坦克四十辆,重炮二十四门,汽车二百辆。大约只有不到1/10的杂牌军装备较差。空军有五个军区司令部,5个战斗机大队,2个中型轰炸机大队,1个B24大队,加上一个侦察机中队,有飞机约九百余架,装备有当时最先进的B-24、B-25轰炸机和P-51战斗机。海军有接受日伪舰艇288艘,美军转让的舰艇271艘。
而战争爆发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国民党军仅在战场上就损失了全部武器装备的1/7以上。但一方面由于有较多的武器储备,另一方面又设法用各种方法购入与生产武器装备。因此、从1947年年初到1948年底,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与弹药的供应虽然吃紧,但尚可维持,大致上,可分为两种,1、弹药部分,供应充足,虽有短缺之现象,但原因不在生产与购买上,生产与购买的弹药除少数品种,如美式武器中的155重炮弹药外,其余如105榴弹炮,山野炮及轻武器的弹药是充足的,解放军光在[[沈阳]]一地就缴获了120万发炮弹,另外,国民党在武汉的第九补给区在1949年5月拥有的弹药储备可供60个师使用3年,此外,国民党军队还把一部分美械部队的步机枪改为国械,之所以如此,并非是美式武器的弹药供应无法保证,国械的弹药供应有保障,而是出于统一口径,简化后勤供应考虑,为此,国民党的各个兵工厂专门把日美式步机枪改为79口径,大约每个月可改造9000~10000支   。而1947年末美国[[杜鲁门]]政府厌恶国民党蒋介石政权,断绝了大部分美援,国民党军弹药出现短缺 。
====共产党====
1946年5月,苏军劝中共在关内另辟战场以减轻东北压力,在中共的要求下,苏军开始向山东解放区提供日本遗留的武器。驻朝苏军也已开始经过南满辽东军区向山东的中共军队发送武器弹药。第一批运送去东北的,有重机枪83挺,轻机枪32挺,子弹43万发,炸药1万箱,还包括一批电气材料、广播电台、印刷材料和摄影机等。这批物资秘密经由安东通过海路运去山东[[烟台]],送交陈毅部队。6月,驻朝苏军又进一步接连经过[[山东]]向华北中共部队发送了两批武器弹药,其中第三批就有步枪5000支,子弹300万发,高射机枪20挺,重机枪30挺,并有其他资材一批。7月15日到8月7日,又运送了12145支步枪,182挺重机枪,506挺轻机枪,167个掷弹筒,7门炮,11164把刺刀,1000余万发子弹,43588发炮弹,6700发掷弹筒弹,22万斤炸药,以及500箱填装炮弹的火药等武器弹药到山东。8月下旬还进一步运送了2000发山炮炮弹和50万发七九子弹,包括100多车皮的各种弹药。到9月,[[朝鲜]]北部所存日军各种子弹、炮弹、炸药和枪炮,2000多车皮(一车皮载重约40-50吨)的物资已全部运抵安东,数量之大,已非过去海船运量所能解决。1946年夏季,通过海路运向山东的武器共有2万支枪和2000万发子弹。毛泽东专电规定一半给山东区,35%给晋冀鲁豫区,其余转交晋绥区。全面内战爆发后,刘伯承、邓小平在向中央报告战况的电文中也说明,歼敌一个旅大约需消耗子弹20万发,主要是靠东北转运而来 。
解放军进入东北后,东北军区后勤部专门成立了军事工业部,主要负责从苏军手里接收沈阳地区大东区兵工总厂、文官屯坦克修理厂和孤家子火药厂等多家重要的兵工厂。后苏军又将这些工厂要了回去,但允许军工部拉走了30多部机器和200多吨物资。中共也先后将[[抚顺]]、[[本溪]]、[[ 延边]] 等地的兵工厂、化学工厂数百台机器和上千吨各种原料运走。中共1946年6月向北满撤退时,仅各种军工机器和原料就运了300多车皮。正是有了这些工业基础,中共后来才能在北满的军工生产基地生产战争所需的大量弹药。据统计,军工部后来在珲春建立起子弹厂、手榴弹厂等6个兵工厂,1946年9月一个月就生产子弹13万发,手榴弹35000个。与此同时,军工部在[[牡丹江]]、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等地也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军工厂。到1947年,东北军工的年生产能力达到手榴弹300万个、子弹2000万发、各种炮弹150万发。
据统计,在1946年7月-1948年7月的两年时间中, [[ 解放军 ]] 总共缴获步枪九十万余支,机枪六万四千余挺,迫击炮八千余门,步兵炮五千余门,山炮、榴弹炮、加农炮一千一百余门。此时,由于武器装备的大量缴获使解放军的装备得到极大改善,已与国民党军的水平相接近了,如东北野战军各纵队一个连有9挺轻机枪与9个掷弹筒,华东野战军的三纵八师有9门山炮和6门战防炮 。
==解放时间==
==历史意义==
[[ 解放战争 ]] 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ref>[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9-01-16/190779.html 吴铭: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重大里程碑 - 学者观点],红歌会网,2019-01-16</ref>。
==视频==
70,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