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52
次編輯
變更
姜樂靜
,無編輯摘要
==焦點新聞==
===【女建築師專訪】姜樂靜- 台灣新校園運動推手===
以永續校園、綠建築標準規劃的台中大墩國小,獲得2010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
大墩國小整體建築以灰+白為基礎色調,這兩個顏色是很好搭配與揮灑的顏色,再大膽帶入較為沉靜的紫色與藍色作為點綴,另外在教室的門片也挑選一些粉嫩顏色帶入,透過適度的色彩配比,會讓整體空間呈現活潑質感的調性,但並不能濫用,看過有些學校是為了用而用,不僅沒思考過搭配性還用了濃厚色彩,太強烈的色彩應用會讓人覺得空間喧鬧,靜不下來。
除了色彩之外,我也用了一些可愛的白色小火磚貼飾教室外牆增添圓潤感,廁所的地方則跳色應用藍+白的小火磚,讓空間看起來更加童趣可愛,搭配抿石子灰樸的基底,其實搭配起來很有趣的,而像是用來支撐結構的粗大柱體,也在上下兩端白色磁磚滾邊增加細緻度與層次感,從一些小地方來增加質感與細膩度。
美感的養成其實是在生活周遭環境的潛移默化,如果從小就接觸美的事物,未來自然就會對品質與質感有所要求,因為它已經深入靈魂血脈成為滋養人格的養分,我知道有時候是學校體制的問題沒辦法,但每次看到學校的掃具花盆很醜、很制式,我還是很看不過去(笑),我們沒有從小就給予孩子美的生活環境,自然就不會去要求,國人總是自信心不足,認為國外的東西多美多好,但台灣自己其實就有很棒的東西,我也希望從這些小細節薰陶並養成。
當時規劃時有考量到學生活動的尺度與空氣對流等因素,因此讓出兩棟教室建築中間這塊活動的「波妞中庭」,教室設計上特意將門片安排在中間,形成良好的教室分區動線,而窗邊也安排充足的展放需求桌櫃,並帶入充裕的日光。另外教室左右大開窗的規劃,則讓自然風匯流引入涼風,也將教師辦公室往廊道外推,成為一個獨立空間概念,並可輕易觀察廊道上的動態。全校建物如太極鬆身與甩袖流線的平面配置,增加引風的縫隙,而打開節點調整經絡減少師生關係的緊張與不適,就能無障礙與高效率的學習。
另外在設計活動中心時,因地面下的均溫低於地面上溫度,特別將地板下潛規劃出階梯式座位,並順著建築體的圓弧線條依序開氣窗增加對流。天花板運用集層木的交叉堆疊,創造凝聚的力量,並精算承重力學與跨距,組合後再一根根懸吊上去。好的設計不一定要用多貴的建材,我就是要用最省的預算創造出最好的效果(笑)。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gallery>
===姜樂靜 用建築消弭文化落差===
【趙曉慧╱台中報導】921地震之後,有一群青年建築師走入中部山區,重建受損的小學,並陸續獲得各項建築大獎的肯定,姜樂靜是其中少數的女性。她帶著對原住民的情感與關懷,蓋出具有生命力與部落特色的小學,每天陪伴學童的笑聲倘佯在山谷間。<ref>[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daily/20051120/2214172/ 姜樂靜 用建築消弭文化落差]</ref>
為了做好重建案,姜樂靜深入了解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模式與部落空間,將這些特質放進建築中。例如親愛國小操場的高塔,則取材自泰雅族的「望樓」。廬山溫泉停車場的天花架及立面裝飾板,用鋁條模仿原住民編織的紋理搭成。
===建築融入部落文化===
在重建信義鄉潭南國小的過程,姜樂靜還與文化界的友人組成工作隊,將布農族的傳統整理成一套《潭南四書》,幫助原住民重新拾回部落的精神。
姜樂靜用建築與文化,消弭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距離,她是原住民的建築師與好朋友。
===部落元素 現代機能===
我設計仁愛國中,用很多部落的元素。教室牆壁以石板疊成,配上部落的紅色與黑色等代表色;窗戶使用白色的推射窗,開窗時讓自然風最大面積地吹進來,造型獨特。
在不同高低差的教室與教室之間,用懸空橋做成空中走廊,學童在橋上奔跑的身影,相映藍天中流動的白雲,成為校園中的風景畫。有些屋頂設計成觀星台,白天時看到山巒與河谷,晚上時,可以躺在木地板上看星星。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姜樂靜06.jpg|缩略图|教室的顏色以白、紅、黑構成,配上原住民人物畫像,鮮豔又活潑。[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daily/20051120/2214172/]
File:姜樂靜07.jpg|缩略图|以鋼架、木材及淺色系壁面構成的春陽天主堂,空間溫暖親切。[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daily/20051120/2214172/]
File:姜樂靜001.jpg|缩略图|▲潭南國小(圖片提供-姜樂靜建築師事務所)[https://hhh.com.tw/column-post.php?id=2394]
File:姜樂靜002.jpg|缩略图|▲仁愛國中(圖片提供-姜樂靜建築師事務所)[https://hhh.com.tw/column-post.php?id=2394]
</gallery>
我不用水泥做欄杆,改用擴張網或鋼件,讓建築物變得輕盈,也不會遮蔽觀賞山林景致的視線。而且還可以雕塑建築物的細部,與粗曠厚重的建築主體,形成一種粗與細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