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杨培宁

增加 5,778 位元組, 5 年前
新条目
杨培宁是淮南新集宾馆的服务员。高挑的身材、姣好的容貌、大方的举止,使她显得楚楚动人。而最让人心动的,是她眉目间发自内心的微笑。

  90后的杨培宁爱笑,也会笑。她的笑容像初春的花朵,天然舒展,令初识者如沐春风。也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好日子,她就是带着花儿一样的笑,在北京,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把全国大赛特金奖杯高高地举过头顶的。那一刻,人们记住了杨培宁的微笑,同时,也记住了养育过她的城市——淮南。

  打开杨培宁的生活相册,看着她从小到大一张张如花的笑靥,你会想到,她一路走来,必定有好的家庭条件和顺畅的生活道路相伴。可事实刚好相反。小培宁8岁的时候,家里的顶梁柱,在井下工作的爸爸便因严重的工伤事故而卧床不起。从那时起,妈妈把主要精力放到照顾爸爸上。小培宁也在那一年告别了童年,帮着家里担起了照顾4岁弟弟和家庭的担子。妈妈对爸爸的悉心看护,把苦难埋藏在心底而绝不在他人面前流露的坚韧,是对小培宁无言的教诲。妈妈一次次把得来不易的衣食用品留给爸爸和儿女,自己默默地忍受饥苦的情形,深深地刻印在杨培宁幼小的心灵里。这个8岁多的小姑娘,很快就学会了做饭、洗衣服。直到今天,她仍记得第一次把炒好的土豆丝端到妈妈面前时,妈妈眼中泛出的泪光。虽然没到懂事的年龄,小培宁已经知道了与别的孩子的不同,知道了要为妈妈分担更多家务,要更加刻苦地学习上进。艰辛的人生早早教会了杨培宁许多生活本领和做事经验,却从来没有能够将“阴影”留在她那明朗带笑的容颜上。

  高中毕业后不久,杨培宁迎来了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重大转机,国投新集集团下辖的楚源工贸公司向她伸开热情的双臂;作为工伤家庭子女,她走进了新集宾馆的大门,成为了一名服务员。从此,心存感恩之情的杨培宁踏入了社会事业建设者的行列。

  一直目睹她成长的宾馆经理罗艳说:“杨培宁素质好,求上进,人很阳光。进宾馆后,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在进步。杨培宁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公司、宾馆的培养和好的用人机制,以及长期坚持开展的岗位劳动竞赛。也得益于她本人热爱本职,心有顾客,谦虚好学,事事争先的可贵品质”。

  见过杨培宁的人,第一感大都是,“这是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人”,在她身上有一种吸引力和感召力。可刚进宾馆时,杨培宁却是个很腼腆的姑娘,同生人说句话脸都红。宾馆是公众交际的场所,它对从业者的职业要求首先是面带微笑、举止大方、言谈得体。为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杨培宁暗下“改观”决心,她对镜微笑,反复演练优雅的步态、身姿。为了使笑容更自然,她经常口含竹筷伸展脸部肌肉。同时,她还留心学习周围同事之长,补自己之所短。师姐王清风是公司的服务标兵,杨培宁自觉向她看齐,仔细观察她的衣饰、表情、体态、交谈及摆台布席等,每有心得,便学以致用。在公司、宾馆组织的培训和劳动竞赛中,人们总是能看见杨培宁那神情专注的面影。

  为了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杨培宁常常给自己加压增重,勤学多练……用心和不懈的努力,使杨培宁很快从小姐妹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集宾馆的业务尖子。《感恩的心》,是杨培宁很喜欢的一首歌。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她积极地参加各类社会公益和文体活动,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青年志愿者。

  过去一年,杨培宁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摘取了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特金奖。

  这项国家级的赛事,始创于1984年,每隔5年举办一次。竞赛内容共有六项。杨培宁作为安徽省的代表,参加了“餐厅服务项目”的角逐。有人形象地将这项赛事比作“攀爬餐饮界珠峰”的拼争;其要求之严苛、竞争之激烈,是国内各种同类赛会所无法比拟的。

  全国烹饪技能大赛共分两个阶段进行;在首回合省内选拔赛中,杨培宁一路过关斩将,击退各路行家里手,获取了金奖。因为实操与理论总成绩优异,她还被评为“安徽省技术能手”,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代表安徽参加全国竞赛的选手。

  在首都北京总决赛的会场上,荟萃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精兵强将,场上的竞争气氛紧张而浓烈。看,来自安徽淮南的杨培宁上场了!只见她面带自信的微笑,身着蓝底刺绣花饰短袖旗袍,从容步入赛场。一亮相,她就先声夺人,让评委们的眼睛为之一亮。接下来,杨培宁在之前已仔细查看过的各个赛场中尽显身手;徒手行进、端托行走、斟酒、叠餐巾花、现场随机抽题处置,每组单项赛她都完成得自然流畅,恰到好处。尤其是她的摆台作品——《楚风汉韵》,更是让人拍案叫绝:金辉交映的满席现代器皿间,错落摆放着青铜酒爵、灵动的秦时车马、浑朴的楚地编钟……加之以杨培宁春风拂面般的笑容,评委们被打动了,被文化与宴饮的结晶深深地陶醉了;所有的感动都呈现在脸上,所有的赞许都写在高高举起的评分牌上。

  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杨培宁微笑着举起了特金奖杯。她举起一座城市的光荣!(许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