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658
次編輯
變更
越调
,無編輯摘要
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等都曾转入过地摊说唱,等灾荒过后,再重新回到舞台来演唱戏曲。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生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是越调的母调。唱腔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间有秦腔的元素。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上路越调比较相似。
2006年5月20日,越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是Ⅳ—27 <ref>[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199 越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f> 。
中文名称越调
==发展==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广大群众的审美需要,越调演出剧目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其中节日、庙会“对棚戏”的开展,促进了女演员的出现;题材上以反映现实生活、民间传说、传统故事为内容的“小三门”戏、“公案”连台戏等“外庄戏”迅速增加,进而大量地代替了以“外八角”为主的“正庄戏”的演出。由于这些“外庄戏”剧目多是由艺人自己编创,或由曲艺说唱改编而来,多用俚语方言演唱,乡土气息浓厚,生活性强,通俗易懂,白少唱多,活词活唱,长短灵活多变,因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其中代表性剧目有《李双喜借粮》 <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zNjEzMDgwNA==.html?refer=seo_operation.liuxiao.liux_00003307_3000_z2iuq2_19042900 越调《李双喜借粮》],优酷</ref> 、《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杨八姐闹酒店》、《张廷秀私访》、《李天宝吊孝》、《刘公案》等。演出剧目的变革,引起了音乐的变革,音乐唱腔除了保留少量常用的曲牌外,大部分都被板腔体所替代,新板式应运而生,【铜器调】、【十字头】、【乱弹】等极大地丰富了板腔音乐,并使唱腔板式由原来的【慢板】、【流水】为主过渡到【慢板】、【流水】、【铜器调】、【乱弹】等板类并用。“外庄戏”的兴起,打破了“正庄戏”演出中不易随意“搭班”的状况,促进了各地剧目、人才及各方面艺术的交流,推动了越调艺术的全面发展。越调剧种从此走上了全盛时期,成为河南最大的剧种之一。
越调在[[清朝]]末年发展到了它的兴盛时期,其在河南西南部地区出现了很多专业班社。较早的有同治四年(1865年)前后的西峡三泰班、[[同治]]十三年(1874年)前后的淅川六房科清平班、[[光绪]]三年(1877年)前后的内乡、淅川(杨营)永和班等。除了在河南本省的发展外,有的班社还向外传播远到外省市去演出,例如[[湖北]]郧阳柳林陂罗公庙舞楼上,就保存有“光绪三年二月内、阳二邑(杨营)永和班月吊(越调)在此一乐也”的戏班题壁。根据当地老艺人们的追述,据说在当时,仅汝州、宝丰、郏县就有一百多个越调班社,在邓县也有几十个科班。在辛亥革命时期,越调也有很大的发展,那时演出的剧本《火烧梅伯》、《赵公明归天》、《三仙妹》等戏还采用唢呐作为伴奏乐器。1917年,南阳大越调班子还曾经到过开封老羊市戏院演出。此后,著名的越调班社计有邓县老越调班、长葛县长庆班、舞阳大越调班、许昌一道辙班、襄城石行班与七班、禹州马车厂班、新郑县四街戏班等。在此期间,以舞阳班的老桂红为首的一批女演员开始登上越调舞台。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地区的职业班社逐渐减少,越调的传播也受到限制,到解放前夕,保留下来的专业班社已经寥寥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