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105
次編輯
變更
白蛇传传说
,無編輯摘要
“白蛇传口头文学”起源于[[镇江]],并以镇江为中心逐步形成相关的“文化空间”。历代有关白蛇传的传说或话本中一些地名如“针子桥”、“五条巷”、“金山寺”等都为镇江所实有。“金山寺”、“白龙洞”、“法海洞”等早已成为镇江独有的与《白蛇传》相关的风物遗存。
白蛇传传说肇始于唐五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本 <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76624264/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冯梦龙],豆瓣小组,来自: 李綦周 2015-06-20 21:11:09</ref> 。
明清以降至于现当代,民间的口头文学与各类俗文艺的改编、搬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白蛇传最终成为故事、歌谣、宝卷、小说、演义、话本、戏曲、弹词,以及电影、电视、动漫、舞蹈、连环画等各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其影响不断扩大,最终流传全国,家喻户晓,并远播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许多国家。
《白蛇传》不但在中国流传,在[[日本]]也有拍成过动画电影。《白蛇传》的传说,一说认为同[[印度教]]有关。印度教的创世,就是从两条大蛇([[那伽]])搅动乳海开始。东南亚也有类似《白蛇传》的故事,[[元朝|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就记述了[[真腊]]国王有一[[空中宫殿|“天宫”]],夜夜登上天宫的金塔与化为女身的蛇精交合,也是人蛇交媾故事的雏形。此外,1819年[[约翰•济慈]]中的[[拉米亚|拉弥亚]]即由蛇幻化而成。后来与青年利西乌斯(Menippus Lycius)结为夫妻,结婚当天,来了个[[阿波罗尼乌斯]](De Vita Apollonius),识破拉弥亚是蛇。因此,有学者认为《白蛇传》的故事有可能是中国的故事与[[印度]]的神话糅合而成的传说。
[[法国]][[汉学家]][[儒莲]]曾将《白蛇传》翻译成法文 <ref>[http://cs.mfa.gov.cn/gyls/lsgz/lqbb/t1204505.shtml 驻马赛总领事余劲松出席国家京剧院《白蛇传》演出],中国领事服务网,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7日 22:43 </ref> 。
==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