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47
次編輯
變更
河姆渡遗址
,無編輯摘要
在发现的植物遗存中,包含大量稻谷及稻杆、稻叶形成的堆积,位于木构建筑遗迹附近,厚度达到20至50厘米,种类为栽培稻中的籼稻。大量稻谷保存完好,稻叶在出土时仍呈绿色,且能辨别稻谷上的稃毛。除此之外,也发现了小葫芦、橡子、菱角、酸枣、芡实等果实,说明采集仍是当时重要的食物来源。出土植物遗存中包含大量樟科植物叶片,应为人工采集,并可能作为药用。
=== 骨、石、木器生产工具===
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生产工具由骨、石、木等材料制成。在第二次正式发掘出土的4670件文物中,骨器占到了48.6%,足见其地位。在这些骨器中,骨镞、骨耜所占的比例最大,此外还包括锥、凿、针等实用器以及笄等装饰品。
河姆渡遗址 早期文化层 出土的 石器比例约为石器 纺织工具数量多、种类丰富。数量最多 的 七分之一 是纺轮 , 早期 有300 多 用黑色变质岩等 件, 质地 较为坚硬的石料制作,除刃部磨制之外其余部分多为打制,因而较为粗糙。器型上, 以 石斧 陶 为 最多 主 , 除此之外 还有石 凿、石锛等。在这些石器中 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 , 发现了 另 有 段石锛的雏 少量剖面呈梯 形 状 。 这种石锛可与 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 木 质或骨质的 、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 器 柄结合 等 , 起到提高工作效率 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 的 目 部件。缝纫用 的 。有段石锛曾在中国东南部以及朝鲜、日本和许 是骨针,有90 多 太平洋岛屿 件,最小 的 遗址中被发现 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 , 而河姆渡 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从 出土的 石锛 苇编和器物上精致的图案看,当时织品 为 有段石锛早期 经纬线数量相同 的 形态 人字纹和菱纹 。
==耜耕农业== 两次正式发掘出土的骨耜达200件左右,多见于第一期文化层中,多为水牛、水鹿、麋鹿肩胛骨制成,上端窄处为柄,下端宽处为刃,正面中部常有穿孔,或两侧磨凹,上可见藤条捆绑痕迹。第二轮发掘出土过一件捆绑有木柄的骨耜,还原了此种器物装柄的原貌。浙江农业大学教授游修龄提出,骨耜为河姆渡人翻地的工具,并以其用具将当时的农业形态命名为“耜耕农业”,这一观点被学界普遍接受。除骨耜外,兽类尺骨常用于制作骨凿,肋骨用于制作骨锯或骨匕,鸟类肢骨由于中空而被用于制作管状针。 早期多用黑色变质岩等质地较为坚硬的石料制作,除刃部磨制之外其余部分多为打制,因而较为粗糙。器型上,以石斧为最多,除此之外还有石凿、石锛等。在这些石器中,发现了有段石锛的雏形。这种石锛可与木质或骨质的器柄结合,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有段石锛曾在中国东南部以及朝鲜、日本和许多太平洋岛屿的遗址中被发现,而河姆渡出土的石锛为有段石锛早期的形态。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器大部都经过磨制,相当比例都是作为复合工具组成部分(例如踞织机的一部分)出现,除此之外还有木筒和木碗出土。第二期文化层曾出土一只椭圆瓜棱形木碗,木碗上涂有朱红色漆。这一发现将考古发现漆器的年代从商代上推2000年。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为18.1吨。 ==出土器物==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共出土完整和复原陶器1695件以及数倍于此的陶片。 出土的陶器中,依据陶系可分为夹炭黑陶、夹砂黑陶、夹砂灰陶、夹砂红陶等,而以夹炭黑陶为多。这种陶器为了减少陶器烧制过程中的开裂,有意将炭化的植物茎叶掺入黏土中烧制而成。依照文化层从早到晚的顺序,第一期文化主要为含铁量较低的黑陶,尤以夹炭黑陶为多。至第二期,出现泥质红陶,黑陶色泽已开始变灰。 至第三期,夹砂灰陶成为陶器中的主流。至第四期,含有氧化铁的夹砂红陶成为主流。除此之外,第一期和第二期的陶器多为泥条盘筑法制成,而从第三期开始,陶器变得更加匀称,中心对称性更好,因而认为当时已经出现了慢轮制陶工艺。陶系的差异也是进行遗址分期的重要依据。 遗址出土的器物包括釜、支脚、灶、鼎等炊器,罐、盆、钵等盛器,盘、豆等食器和盉、杯等水器。炊器中,釜的数量最多,且随文化层而变化,其高矮、器型、陶系可用于区分文化分期。支脚的数量也较多,可用于在烧火时支撑釜,部分三期支脚上有堆塑。 鼎从第三期开始出现,第四期数量增多。盛器中,罐的数量最多,包含双耳罐、单耳罐、四系罐和小平肩罐等器型。食器中,数量最多的是盘,其中最常见的器型是翻沿盘和折棱盘。自第二期文化起,豆的数量开始增多,到第四期成为主要的食器。第二期文化层中发现的炊器中,有夹砂红陶灶一件。该器物下部为圈足,足上有小孔,外壁有两耳可供搬运,内壁有支丁可用于架釜,为中国发现最早的专用架釜炊煮器。 ==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 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 ==文化归类==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第一次正式发掘后,遗址第一期和第二期呈现的考古文化从未在之前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因而被定名为“河姆渡文化”。而第三期被认定为属于马家浜文化,第四期被认定为属于崧泽文化。第二次正式发掘后,在拥有更多出土器物的基础上,发现了四期器物存在差异的同时,都具有统一的风格,因而第三、四期文化也被纳入到河姆渡文化的范畴中。 1979年前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机构在宁绍地区及舟山群岛进行了数次调查,发现和考察了鲞架山遗址、下庄遗址、鲻山遗址、童家岙遗址、八字桥遗址、名山后遗址、塔山遗址、白泉遗址等同时期遗址,这些遗址都与河姆渡遗址拥有相同文化内涵的文化层,证明河姆渡遗址并不孤立。2001年发现,2004年发掘的田螺山遗址则因为良好的保存、连续的地层关系、大量的出土文物为解答河姆渡遗址的诸多争议问题提供了契机,该遗址亦有“第二河姆渡”的美誉。 ==价值与影响==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新石器时代研究的重要成果,纠正了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江南史前文化相比中原地区发展较晚的观点,也使得“河姆渡文化”被编入中国大陆大学和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人熟知。 遗址中发现的栽培稻谷遗存数量丰富,且与相关农具以及野生稻一同发现,为稻作农业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这些栽培稻谷的出现将中国水稻栽培的历史从公元前3000年前推到公元前5000年,对之前由前苏联遗传学家瓦维洛夫提出,为当时世人公认的栽培稻印度起源说提出了挑战。发现的大量动物遗骨、植物标本和孢子对公元前5000年前后宁绍地区的古气候和生态环境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保护与展示== 河姆渡遗址于1982年2月23日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遗址区保护和展示工作启动,43户居民和3家企业迁出遗址区。 1988年划定的河姆渡遗址建设控制地带达3.5平方公里。 1993年,遗址发现地建成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1999年建设完成发掘现场展示区,2008年起免费开放。 200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姆渡遗址保护规划》公布,划定保护范围面积3.9平方公里,北至寺慈线,东至潘家村、鲞架山、吊山,南至大宝山山脊、甬梁线南侧,西至元宝山山脊、郑家自然村、浪墅桥西、里汇头西。 2018年6月,河姆渡遗址成为浙江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2001年,发掘区域北侧建设河姆渡文化生态园,在改善附近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遗址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002年,为加快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余姚市政府曾引进河姆渡度假村开发项目。 该项目位于姚江南岸的控制地带内,对部分相当于河姆渡文化一、二期的堆积造成了破坏,且未经国家文物局审批。 2004年,已建成的部分建筑由于影响河姆渡的环境景观而被拆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