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黄河古渡口

增加 41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2 '''尖扎县的三个渡口'''
[[File:尖扎县的三个渡口.jpg|缩略图|右|40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尖扎县的三个渡口&ste 原圖鏈接][http://www.bike0356.cn/News_View.asp?NewsID=454 来自晋城市自行车协会网]]]
黄河流经尖扎县的渡口有三个。李家峡渡口是最大一个古渡口。位于尖扎县李家峡。据《宋史·刘仲武传》得知,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吐蕃人在今尖扎县李家峡附近的黄河上又建有一座溪哥桥,其古桥遗址至今还清晰可辩。1987年在今李家峡水电站处建造了隆康黄河桥。桥长167.2米,宽7米。此桥处原为康家寨古渡口。 康家寨渡口位于黄南州尖扎县康家乡北侧。据《西宁府新志》卷十三建置·津梁记载:“康家寨渡,在康家寨新城北。乾隆五年,经佥事杨应据,知府申梦玺、康家寨千总柴玉隆、贵德所千总李滋宏详请,设官船一只,以济往来。工食按年从司库请领。”由此可知,在今尖扎县康家乡附近的黄河上在清乾隆初始设官办渡口,以船摆渡。
13 '''循化古渡口'''
[[File:青海循化古渡口.jpg|缩略图|右|4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727671012&di=4cad1e16554b2903cbc21bfe69a7b6ad&imgtype=0&src=http%3A%2F%2Fhuafans.dbankcloud.com%2Fpic%2F2018%2F01%2F12%2F1800a5841756d742214e55c31823b28e_IMG_20180111_165759.jpg%3Fmode%3Ddownload 原圖鏈接][https://cn.ui.vmall.com/thread-14913073-1-1.html 来自花粉俱乐部]]]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青海省东部,历史颇为悠久,在宋崇宗二年(公元1103年),将普通的积石镇改为循化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王朝在此设循化营,并修筑城池,正式命名为“循化”从此积石镇成为历代县城所在地。 循化人口的由来,尚无文字记载,但在民间却流传着美好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中亚撒玛尔罕地区,居住着突厥乌古斯汉的一支,首领叫阿合莽,弟弟叫尕勒莽,撒拉族民间又叫他们为白莽和黑莽。弟兄二人,在当地伊斯兰教中威望很高,受到教民们的拥护,因而引起了国王的忌恨。国王设下奸计要陷害他们,便派人宰下一只牛头,偷放到阿合莽兄弟家里,然后扬言部落少了一头牛,要到阿合莽家寻找。阿合莽弟兄胸怀袒荡,任其查找,哪知他们真的在阿合莽兄弟家找到了那只牛头,称阿合莽兄弟偷来的,栽脏诬陷,兄弟俩有口难辩,有冤难鸣,被迫离开了那里。他们率领同族18人牵着一峰骆驼,带了一部古兰经,驮上撒马尔罕的一瓶水和一袋土,迤逦东行。他们每到一处,就称一称当地的水土,如果与所带的水上重量不合,就又继续前进。历尽艰辛,他们终于来到循化县街子地方。这时天色已晚,正打点休息,忽然发现走失了那只唯一的骆驼。大家点起火把,到处寻找。一直找到街子以东的沙子坡,这时天已破晓,晨光透明。他们从山坡望去,只见这一带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万物丛生。走下山坡后,忽见山麓有一眼清清的泉,而他们所找的骆驼正静静地卧在水中。他们挥动棍棒吆喝骆驼起来,可是它却一动不动,原来他已变成白石骆驼了。他们想,骆驼化石,是到居住的地方了,将随身带的水土和当地水土一称,斤两相符,他们终于在这里定居下来。从此,撒拉族的先民,在循化街子开拓了自己的家园。骆驼卧过的泉命名为“骆驼泉”,经过历代整修,这里成为当地名胜,吸引来不少各族同胞观光游览。 围绕循化县城所在地积石镇有大大小小渡口五六个。主要有古什群峡渡、伊麻目渡及吊桥、盐泉渡口等,使通往县城的陆路水路四通八达,非常方便。 古什群峡渡口,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积石镇西15公里处古什群峡,此为古渡
9,2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