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黄河古渡口

增加 186 位元組, 4 年前
黄河古渡口
==黄河古渡口==
黄河自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 ]] 境巴 [[ 颜喀拉山 ]] 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发源。先由西向东流入 [[ 四川、甘肃 ]] 两省交界处,再折向西流入青海省,又北折而后东流,在 [[ 民和县官亭 ]] 入甘肃省,此河段正好绕了一个很大的S形大弯。流程1455多公里,其间有许多黄河渡口(扎陵湖渡口,黄河沿渡口,拉加寺渡口,尕马羊曲渡口,贵南县渡口,拉干峡渡口,拉乙亥渡口, 查纳渡口,龙羊峡渡口 , 贵德黄河渡口, 阿什南渡口,尖扎县的三个渡口, 循化古渡,伊麻目渡口,吊桥渡口,盐泉渡口 , 官亭黄河渡口,兴县古渡口等)。 <ref>[http://www.zhongmou.ccoo.cn/bendi/info-48752.html 黄河古渡口],中牟旅游网,</ref>
各渡口简介
1 '''扎陵湖渡口''' 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西部。据历史记载,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从长安西行,经天水、兰州、入青海民和到乐都县、西宁市,又过湟中县镇海堡,湟源县日月山,达共和县倒淌河、切吉草原、再由黄河北岸西上,来到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柏海),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相会,然后渡黄河经玉树地区,再西南行,过藏北黑河,迳达拉萨,开辟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会后过黄河的渡口就在扎陵湖附近,这是黄河源头所开辟的第一个古渡口。千百年来这个古渡口对青藏高原与中原的交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黄河沿渡口''' 继扎陵湖渡口之下,黄河上源的第二个渡口就是黄河沿渡口。 位于 青海省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 政府所在地黄河沿镇 西部。据历史记载,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远嫁西藏 它是自 代开始 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 我国 内地通往 长安西行,经天水、兰州、入青海民和到乐都县、 西 藏的重要驿站 宁市,又过湟中县镇海堡,湟源县日月山,达共 古渡口 县倒淌河、切吉草原、再由黄河北岸西上 千百年 人们只靠牛 到黄河源头鄂陵湖 羊皮筏子 扎陵湖(柏海),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相会,然后渡黄河经玉树地区,再西南行, 藏北黑河,迳达拉萨,开辟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 解放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会 ,于1966年在此 过黄河的 渡口 处建造了 就在扎陵湖附近,这是 黄河源头 所开辟的 第一 座钢筋混凝土桥——黄河沿公路大桥 个古渡口 它把两岸 千百年来这个古渡口对青藏高原与中原 山川草原连接在一 交通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ref>[http://www.qh.gov.cn/dmqh/system/2011/12/14/000006779.shtml 扎陵湖:文成公主成婚之地],Copyright © 2007-2013 </ref>
3 2 ''' 拉加寺 黄河沿 渡口''' 是九曲黄河第一曲——玛沁县的一个文明古渡。它位于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乡黄河北岸,原属同德县。历史上同德县是青海南部的交通要道,果洛地区的牧民到贵德、湟中、西宁等贸易集散地必经之路,是那里的畜产品和内地的工、商、农产品的运输要道,又因在同德南部的黄河北岸拉加地方,是青南各地的贸易集散交易点,加之黄河两岸有许多牧业区和农产区及古文化遗址,拉加盛产砂金。故牧民称此地为“拉加从兰木”(即拉加商道)。因此在拉加寺附近的黄河上势必开辟渡口。
继扎陵湖渡口之下,黄河上源的第二个渡口就是黄河沿渡口。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政府所在地黄河沿镇。它是自唐代开始,我国从内地通往西藏的重要驿站和古渡口,千百年来人们只靠牛、羊皮筏子过渡。 解放后,于1966年在此渡口处建造了黄河源头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黄河沿公路大桥。它把两岸的山川草原连接在一起。  3 '''拉加寺渡口''' 是九曲黄河第一曲——玛沁县的一个文明古渡。它位于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乡黄河北岸,原属同德县。历史上同德县是青海南部的交通要道,果洛地区的牧民到贵德、湟中、西宁等贸易集散地必经之路,是那里的畜产品和内地的工、商、农产品的运输要道,又因在同德南部的黄河北岸拉加地方,是青南各地的贸易集散交易点,加之黄河两岸有许多牧业区和农产区及古文化遗址,拉加盛产砂金。故牧民称此地为“拉加从兰木”(即拉加商道)。因此在拉加寺附近的黄河上势必开辟渡口。  4 '''尕马羊曲渡口'''   九曲黄河第二弯,即位于青海省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上,西岸为兴海羊曲地方,东岸为贵南县境。尕马羊曲渡口是自古贯通兴海与贵南,乃至海南州及青海各地的黄河关津渡口。 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朝金城公主嫁往吐蕃,唐朝以公主嫁奁使吐蕃得河曲九曲之地为“汤沭地”。吐蕃便在“积石军西一百四十里”(《元和志》)即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南、兴海两县交界(以河为界)处尕马羊曲一带的黄河上建造了一座木桥,名为“洪济桥”此桥在唐蕃古道上地理位置和交通价值均为十分重要,以后战争中桥被毁。 上述“洪济桥”址,即今尕马羊曲渡口处,千百年间,行人乘牛、羊皮筏或木渡槽过河。至民国时期,为青海省都兰县茶卡盐池通往四川盐道的咽喉。过往商旅及货物亦用羊皮筏子转运。 二十世纪60年代初,同德巴仓农场在尕马羊曲渡口,以扯船摆渡,放渡人、畜,每次还能渡载重卡车一辆,十分钟时间即可渡过。此渡口地势险峻,汽车司机若驾技欠佳者,轻易不敢通过。路线经塔秀、羊曲至河卡与青藏公路衔接。后巴合农场场部迁移,此渡口旋废。1982年建造了尕马羊曲黄河桥,桥于三贵公路45公里处,桥长131米,宽7米,人行道1.5米。其结构为跨径70米的箱肋单波双曲拱桥,即主孔为70米的箱形拱,副孔为30米的双曲拱。此桥在兴海支线上,将交通干线青藏、青康、宁果公路有机地连接起来,成为海南州地区南北及青南交通的咽喉。结束了千百年间黄河九曲之内靠皮筏、木船渡河的落后局面。
5 '''贵南县渡口'''是黄河流经贵南县的主要渡口有拉干峡、拉乙亥和查纳三个。贵德境内的黄河渡口与黄河桥梁 黄河流经贵德县,中贯全境,自古成为阻碍交通的一大天堑。两岸人民为生产、生活和交流的方便,很早就开辟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渡口,其中贺尔加渡口和滴水崖渡口是贵德黄河上两个最大最早的渡口。贺尔加渡口位于贵德县河西乡贺尔加村南,滴水崖渡口在下游六、七公里处的河东乡太平村北。
6 '''拉干峡渡口'''   位于海南州贵南县茫拉多拉干村附近的黄河拉干峡。1956年由青海省林业局伐木队在拉干峡建造了以四根双并连钢丝铁索桥。此处水面宽只有30米,所建桥长44米,宽为1.5米,负荷载重0.5吨,只能通行一人一马,后历年黄河水暴涨有损,到1981年秋,黄河发特大洪水,底部铁索桥板等被冲。今顶部铁索犹存  7 '''拉乙亥渡口''' 据考古者发现,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的拉乙亥乡等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千百年来,人们为生活、生产的方便,就在此处的黄河上开辟渡口,最初以皮筏过渡。 解放后,由拉乙亥公社在该地区的加土乎村附近的黄河上扯船摆渡,可放渡行人、牲畜。此渡口为贵南、同德两县人们到海南州府所在地恰卜恰必经通道,后由加土乎村民管理,将大桨船改为小船,只渡过行人单骑。  8 '''查纳渡口'''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沙沟乡查纳村,在历史上是一个古渡口,解放前只以皮筏放渡。 新中国诞生后,海南州与共和县商业部门在查纳渡口处设木船摆渡,除放渡人、畜外,还可载波汽车。二十世纪60年代初,由当地政府和群众开始修建查纳黄河悬索桥,1963年建成。两岸桥墩由混凝土建筑,设计承载量为8吨。80年代前这里是通往贵南、同德二县的唯一道,对两岸人民生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1981年后因桥址处于龙羊峡库区被拆除。 可在6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起“查那山走”——滑坡塌山的大灾情  9 '''龙羊峡渡口''' 位于唐蕃古道共和县南端、县境内80公里黄河的东头。水流湍急、落差大、便于航运及水资源开发和利用。 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吐蕃人在今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曲沟地区的野狐峡即今龙羊峡进口处的黄河上设渡口,并建造了桥梁,名为驼骆桥。至今遗址尚存,磊石为基,异常坚固,残存的铁椿也能看到,石壁上还有雕刻的文字,只因在高峻的石壁上,加之久经风雨浸蚀,已无从辩认。 1963年,青海省驻军某部工兵营在龙羊峡进口处架设了一座铁索吊桥,桥长约50米,载重量约10吨,沟通了龙羊峡两岸交通。 黄河水给古人带来了兴旺发达,更给今人带来了繁荣富强。已建设成的龙羊峡水电站便是造福于人民的青海高原黄河上游的第一座大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之所以称为第一大水电站,不仅坝高178米居全国水电站之首,而且安装的水轮发电机机组和变压器也是目前全国同类产品之最。由于龙羊峡水电站下闸蓄水形成的龙羊峡水库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人工湖。它将为淡水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场所。 龙羊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8万瓦,年发电量约69亿度。具有年调蓄水量和综合利用,已为陕、甘、青电网提供强大的电力。通过它,可以使黄河下游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四座水电站每年增加发电量5亿度。可增加灌溉面积1486万亩,可增加城市供水4.7亿立方米,可提高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防洪防凌水平。总之,龙羊峡水电站将会对开发大西北、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能源保证。  10 '''贵德黄河渡口'''  的历史相当久远,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据《后汉书·邓训传》记载,东汉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张掖太守邓训出使河湟,接任护羌校尉,对诸羌实行怀柔之策,众羌归附。唯独羌酉迷唐不服,退居大小榆谷(今贵德黄河南岸)对抗。于是邓训发湟中之兵六千欲进击迷唐,但因黄河所阻,无法用兵。邓偶见羌人怀抱羊皮袋渡河,得到启示,即命兵士“缝革为船,置于箅上,以渡河”,并取名曰“革船箅”。这种渡河工具即为今天的皮筏及木箅(木排筏子),那是首次用于贵德县境内的黄河上,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还说,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河湟护羌校尉贯友为渡黄河出击居于大小榆谷的羌酋迷唐,“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即船),造河桥,以击迷唐”。逢留大河为今贵德县黄河北岸贺尔加河注入黄河处,即为贺尔加渡口。此种“作大航(船),造河桥”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浮桥,迄今亦有1900多年的历史。 又据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宁兵备道佥事杨应琚编《西宁府新志》卷十三建置、津梁记载:“滴水崖渡,在所城(指贵德县城)北,即黄河也,旧系私船,多有勒索。乾隆四年(1739年)经西宁道佥事杨应琚、知府申梦玺、署所千总(即县长)丁正国详请,设官船二只,每船水手八名,应所需工食,按年从司库请领。又设救生船一只,水手四名。”由此可知,在今县城东1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滴水崖河沿,早在二、三百年前就有私船过渡。至清乾隆四年由杨应琚等府、县官员始设官办渡口。在不同季节轮换使用渡口,冬春季节在河南滴水崖放渡,至对岸虎头崖下面出船,回船在南岸滴水崖下游一公里处的麻巴出船。至今麻巴油库附近的黄河沿仍有一庄廓废墟,是原来渡船水手居住处。夏秋洪水暴涨时,在黄河北岸的贺尔加渡口放渡,至南岸滴水渡口出船。 在民国时期,贵德黄河上还是沿用古老的传统渡船或皮筏过渡,船只简陋,攻效不高,船夫由历史上的四十八户(河阴地区)、东乡杨家崖、河西下排村水手组成,分三班放渡,每班十天,依次轮流。渡船每天只能放渡一至二次,有时三四天不发船,旅客就在黄河岸边露天住宿。每次渡船载畜五六十头,行人八九十人,人畜混渡,拥挤不堪。渡船不慎时会超越渡口,这时则由旅客将船从下游逆水拉到渡口。渡口实为商旅畏途。人畜过渡均收船费,一般每人收铜钱15文,每头大牲畜收60文,小牲畜收30文,收费随物价而浮动。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贺尔加渡口处修建了浮桥,这处渡口遂废。此后,民间仍用皮筏等渡河工具在贵德县境内几十公里的黄河上渡河于南北两岸,或顺流运输
7 11 ''' 拉乙亥 阿什南 渡口''' 据考古者发现,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的拉乙亥乡等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千百年来,人们为生活、生产的方便,就在此处的黄河上开辟渡口,最初以皮筏过渡。 解放后,由拉乙亥公社在该地区的加土乎村附近的黄河上扯船摆渡,可放渡行人、牲畜。此渡口为贵南、同德两县人们到海南州府所在地恰卜恰必经通道,后由加土乎村民管理,将大桨船改为小船,只渡过行人单骑。
8 '''查纳 贵德黄河吊桥的修建和阿什南 渡口''' 贵德黄河吊桥 位于 海南藏族自 河阴镇城北村北半公里处。1986贵德开始治黄造田(即 州贵南沙沟乡查纳村 理黄河、填土造田)工程,为群众生产和交通之方便 在历史上 一个古渡口 乘1986年10月至1987年2月龙羊峡水电站黄河截流蓄水期间 解放前只以皮筏放渡 在此建造了长250米、宽2.5米的铁索吊桥 两岸建筑水泥浆砌石码头,河 国诞生后 间建造钢筋混凝土桥墩 海南州与共和县商业部门 查纳渡口处设木船摆渡 码头、桥墩上架起钢架支撑铁索,铺板而成 除放渡 桥面两侧置有铁丝栏网。吊桥可通行 人、 外,还可载波 、手扶拖拉机和小 汽车 。二十世纪60年代初 由当地政府和群众开始修建查纳 是目前青海境内 黄河 上跨度最大的铁 ,1963年建成 两岸 贵德黄河吊 墩由混凝土建筑 总投资46.7万元。 阿什贡黄河渡口位于贵德县城东部25公里处的尕让乡阿什贡村南 是1953年 计承载量为8吨。80 置的。当 代前这里是通往 原拟宁 公路不走黄河北岸北山湾,而由阿什贡渡黄河走 、同德二县的唯 路,于是在此设渡口。当时制木船 对两岸 投资 人民 生活 币3724元 生产发挥了重要作 渡船 。1981年后因桥址处于龙羊峡库区被拆 人力摆渡,每日放渡4至6次, 载渡人畜和本轮车外,还可以放渡汽车 可在60 凡过渡人、畜、车辆均收过渡费,实行以渡养渡。1958 前这里曾发生过一起“查那 修通北 走”——滑坡塌山的大灾情 湾公路后,阿什贡渡口遂废弃。
9 12 ''' 龙羊峡 尖扎县的三个 渡口''' 位于唐蕃古道共和县南端、县境内80公里黄河的东头。水流湍急、落差大、便于航运及水资源开发和利用。 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吐蕃人在今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曲沟地区的野狐峡即今龙羊峡进口处的黄河上设渡口,并建造了桥梁,名为驼骆桥。至今遗址尚存,磊石为基,异常坚固,残存的铁椿也能看到,石壁上还有雕刻的文字,只因在高峻的石壁上,加之久经风雨浸蚀,已无从辩认。 1963年,青海省驻军某部工兵营在龙羊峡进口处架设了一座铁索吊桥,桥长约50米,载重量约10吨,沟通了龙羊峡两岸交通。 黄河水给古人带来了兴旺发达,更给今人带来了繁荣富强。已建设成的龙羊峡水电站便是造福于人民的青海高原黄河上游的第一座大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之所以称为第一大水电站,不仅坝高178米居全国水电站之首,而且安装的水轮发电机机组和变压器也是目前全国同类产品之最。由于龙羊峡水电站下闸蓄水形成的龙羊峡水库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人工湖。它将为淡水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场所。 龙羊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8万瓦,年发电量约69亿度。具有年调蓄水量和综合利用,已为陕、甘、青电网提供强大的电力。通过它,可以使黄河下游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四座水电站每年增加发电量5亿度。可增加灌溉面积1486万亩,可增加城市供水4.7亿立方米,可提高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防洪防凌水平。总之,龙羊峡水电站将会对开发大西北、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能源保证。
10 '''贵德 黄河 流经尖扎县的渡口有三个。李家峡渡口是最大一个古 渡口''' 的历史相当久远,可追溯到东汉时期 。位于尖扎县李家峡 。据《 后汉书 宋史 · 邓训 刘仲武 传》 记载 得知 东汉章帝章和 宋徽宗大观 二年(公 元88 元1108 年), 张掖太守邓训出使河湟,接任护羌校尉,对诸羌实行怀柔之策,众羌归附。唯独羌酉迷唐不服,退居大小榆谷(今贵德黄河南岸)对抗。于是邓训发湟中之兵六千欲进击迷唐,但因黄河所阻,无法用兵。邓偶见羌 吐蕃 怀抱羊皮袋渡河,得到启示,即命兵士“缝革为船,置于箅上,以渡河”,并取名曰“革船箅”。这种渡河工具即为 天的皮筏及木箅(木排筏子),那是首次用于贵德 尖扎 境内 李家峡附近 的黄河上 又建有一座溪哥桥 其古桥遗址至 已有1900多 还清晰可辩。1987 的历史。 《后汉书·西羌传》中还说,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河湟护羌校尉贯友为渡 今李家峡水电站处建造了隆康 黄河 出击居于大小榆谷的羌酋迷唐,“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即船),造河 。桥长167.2米 以击迷唐” 宽7米 逢留大河为今贵德县黄河北岸贺尔加河注入黄河 此桥 ,即 贺尔加 康家寨古 渡口。 此种“作大航(船),造河桥”是 康家寨渡口位于 河上游的第一座浮桥,迄今亦有1900多年的历史 南州尖扎县康家乡北侧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宁兵备道佥事杨应琚编 《西宁府新志》卷十三建置 · 津梁记载:“ 滴水崖 康家寨 渡,在 所城(指贵德县 康家寨新 ,即黄河也,旧系私船,多有勒索 。乾隆 (1739年) 西宁道 佥事杨应 琚、 据, 知府申梦玺、 康家寨千总柴玉隆、贵德 所千总 (即县长)丁正国 李滋宏 详请,设官船 只, 每船水手八名,应所需 以济往来。 工食 按年从司库请领 。又设救生船一只,水手四名 。”由此可知,在今 尖扎 城东1公里处 康家乡附近 的黄河 南岸滴水崖河沿,早 二、三百年前就有私船过渡。至 清乾隆 四年由杨应琚等府、县官员 始设官办渡口 ,以船摆渡 在不同季节轮换使用 马克塘 渡口 ,冬春季节 位于尖扎县人民政府所 河南滴水崖 地马克塘北侧。解 前无此 至对 黄河两 虎头崖下面出船,回船 人民皆走康家寨渡口,20世纪80年代初 南岸滴水崖下游一公里 的麻巴出船 建造马克塘黄河桥 至今麻巴油库附近 其结构为单跨达100米 黄河沿仍有一庄廓废墟,是原来渡船 大型箱形钢筋 手居住处 泥桥 夏秋洪水暴涨时 全长165米 在黄 桥宽7米。 隆务 北岸的贺尔加 渡口 放渡,至南岸滴水渡 位于尖扎县隆务河 出船。 在民国时期 贵德黄河上还 沿用古老的传统渡船或 皮筏 ,船只简陋,攻效不高,船夫由历史上 四十八户(河阴地区)、东乡杨家崖、河西下排村水手组成,分三班放渡,每班十天,依次轮流。渡船每天只能放渡一至二次,有时三四天不发船,旅客就在黄河岸边露天住宿。每次渡船载畜五六十头,行人八九十人,人畜混渡,拥挤不堪。渡船不慎时会超越渡口,这时则由旅客将船从下游逆水拉到 渡口 。渡口实为商旅畏途。人畜过渡均收船费,一般每人收铜钱15文,每头大牲畜收60文,小牲畜收30文,收费随物价而浮动。至民国二十三 。1960 (1934年),在贺尔加 渡口处 了浮 隆务河 桥, 这处渡口遂废。此后 长85.5米 民间仍用皮筏等渡河工具在贵德县境内几十公里的黄河上渡河于南北两岸,或顺流运输 宽7米
11 13 ''' 阿什南 循化古 渡口''' 贵德黄河吊桥的修建和阿什南渡口 贵德黄河吊桥位于河阴镇城北村北半公里处。1986贵德开始治黄造田(即治理黄河、填土造田)工程,为群众生产和交通之方便,于是乘1986年10月至1987年2月龙羊峡水电站黄河截流蓄水期间,在此建造了长250米、宽2.5米的铁索吊桥。两岸建筑水泥浆砌石码头,河中间建造钢筋混凝土桥墩,在码头、桥墩上架起钢架支撑铁索,铺板而成,桥面两侧置有铁丝栏网。吊桥可通行人、牲畜、手扶拖拉机和小汽车,是目前青海境内黄河上跨度最大的铁索吊桥。贵德黄河吊桥总投资46.7万元。 阿什贡黄河渡口位于贵德县城东部25公里处的尕让乡阿什贡村南,是1953年设置的。当年原拟宁贵公路不走黄河北岸北山湾,而由阿什贡渡黄河走南路,于是在此设渡口。当时制木船一只,投资人民币3724元,渡船用人力摆渡,每日放渡4至6次,除载渡人畜和本轮车外,还可以放渡汽车。凡过渡人、畜、车辆均收过渡费,实行以渡养渡。1958年修通北山湾公路后,阿什贡渡口遂废弃。
12 '''尖扎 循化撒拉族自治 的三个渡口'''黄河流经尖扎县的渡口有三个。李家峡渡口是最大一个古渡口。位于尖扎县李家峡。据《宋 在青海省东部,历 ·刘仲武传》得知 颇为悠久 大观 二年(公 元1108 元1103年),将普通的积石镇改为循化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 年), 吐蕃 清王朝在此设循化营,并修筑城池,正式命名为“循化”从此积石镇成为历代县城所在地。 循化 口的由来,尚无文字记载,但 今尖扎县李家峡附近 民间却流传着美好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中亚撒玛尔罕地区,居住着突厥乌古斯汉 黄河上 一支,首领叫阿合莽,弟弟叫尕勒莽,撒拉族民间 建有 叫他们为白莽和黑莽。弟兄二人,在当地伊斯兰教中威望很高,受到教民们的拥护,因而引起了国王的忌恨。国王设下奸计要陷害他们,便派人宰下一只牛头,偷放到阿合莽兄弟家里,然后扬言部落少了 座溪哥桥 头牛,要到阿合莽家寻找。阿合莽弟兄胸怀袒荡 古桥遗址至今还清晰可辩。1987年 查找,哪知他们真的 今李 阿合莽兄弟 峡水电站处建造 找到了那只牛头,称阿合莽兄弟偷来的,栽脏诬陷,兄弟俩有口难辩,有冤难鸣,被迫离开 隆康黄河桥 那里 桥长167.2米 他们率领同族18人牵着一峰骆驼,带了一部古兰经,驮上撒马尔罕的一瓶水和一袋土 宽7米 迤逦东行 此桥 他们每到一 原为康家寨古渡口 ,就称一称当地的水土,如果与所带的水上重量不合,就又继续前进 康家寨渡口位 历尽艰辛,他们终 黄南州尖扎 来到循化 街子地方。这时天色已晚,正打点休息,忽然发现走失了那只唯一的骆驼。大 乡北侧 点起火把,到处寻找。一直找到街子以东的沙子坡,这时天已破晓,晨光透明。他们从山坡望去,只见这一带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万物丛生 据《西宁府新志》卷十三建置·津梁记载:“康家寨渡 走下山坡后,忽见山麓有一眼清清的泉 而他们所找的骆驼正静静地卧 康家寨新城北 水中。他们挥动棍棒吆喝骆驼起来,可是它却一动不动,原来他已变成白石骆驼了 乾隆五年 他们想 经佥事杨应据 骆驼化石 知府申梦玺、康家寨千总柴玉隆、贵德所千总李滋宏详请 是到居住的地方了 设官船 将随身带的水土和当地水土 称,斤两相符 以济往 他们终于在这里定居下 来。 工食按年 司库请领。”由 可知 ,撒拉族的先民 ,在 今尖扎县康 循化街子开拓了自己的 乡附近 园。骆驼卧过 黄河上在清乾隆初始设官办渡口 泉命名为“骆驼泉”,经过历代整修,这里成为当地名胜 以船摆渡 吸引来不少各族同胞观光游览 马克塘渡口位于尖扎 围绕循化 人民政府 所在地 马克塘北侧 积石镇有大大小小渡口五六个 解放前无此 主要有古什群峡渡、伊麻目渡及吊桥、盐泉 渡口 黄河两岸人民皆走康家寨渡口,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处建造马克塘黄河桥。其结构为单跨达100米 使通往县城 大型箱形钢筋 陆路 泥桥。全长165米 路四通八达 桥宽7米 非常方便 隆务河口 古什群峡 渡口 位于 尖扎 循化撒拉族自治 隆务河口 人民政府所在地积石镇西15公里 古什群峡 是以皮筏渡河的 此为 古渡 口。1960年于渡口处建隆务河桥,长85.5米,宽7米。
13 14 ''' 循化古 伊麻目 渡口'''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青海省东部,历史颇为悠久,在宋崇宗二年(公元1103年),将普通的积石镇改为循化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王朝在此设循化营,并修筑城池,正式命名为“循化”从此积石镇成为历代县城所在地。 循化人口的由来,尚无文字记载,但在民间却流传着美好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中亚撒玛尔罕地区,居住着突厥乌古斯汉的一支,首领叫阿合莽,弟弟叫尕勒莽,撒拉族民间又叫他们为白莽和黑莽。弟兄二人,在当地伊斯兰教中威望很高,受到教民们的拥护,因而引起了国王的忌恨。国王设下奸计要陷害他们,便派人宰下一只牛头,偷放到阿合莽兄弟家里,然后扬言部落少了一头牛,要到阿合莽家寻找。阿合莽弟兄胸怀袒荡,任其查找,哪知他们真的在阿合莽兄弟家找到了那只牛头,称阿合莽兄弟偷来的,栽脏诬陷,兄弟俩有口难辩,有冤难鸣,被迫离开了那里。他们率领同族18人牵着一峰骆驼,带了一部古兰经,驮上撒马尔罕的一瓶水和一袋土,迤逦东行。他们每到一处,就称一称当地的水土,如果与所带的水上重量不合,就又继续前进。历尽艰辛,他们终于来到循化县街子地方。这时天色已晚,正打点休息,忽然发现走失了那只唯一的骆驼。大家点起火把,到处寻找。一直找到街子以东的沙子坡,这时天已破晓,晨光透明。他们从山坡望去,只见这一带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万物丛生。走下山坡后,忽见山麓有一眼清清的泉,而他们所找的骆驼正静静地卧在水中。他们挥动棍棒吆喝骆驼起来,可是它却一动不动,原来他已变成白石骆驼了。他们想,骆驼化石,是到居住的地方了,将随身带的水土和当地水土一称,斤两相符,他们终于在这里定居下来。从此,撒拉族的先民,在循化街子开拓了自己的家园。骆驼卧过的泉命名为“骆驼泉”,经过历代整修,这里成为当地名胜,吸引来不少各族同胞观光游览。 围绕循化县城所在地积石镇有大大小小渡口五六个。主要有古什群峡渡、伊麻目渡及吊桥、盐泉渡口等,使通往县城的陆路水路四通八达,非常方便。 古什群峡渡口,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积石镇西15公里处古什群峡,此为古渡
14 '''伊麻目渡口''' 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西侧即上游五、六公里处的伊麻目地方,是循化继古什群峡古渡口后的又一古渡,为出入县城走捷径而辟,解放前只以木船摆渡。1970年在此渡口处建造了伊麻目黄河大桥,全长277.26米,宽7米。是黄河上游跨度最长的新型大桥,为微弯板一型梁灌注墩台式。大大便利了交通。
15 '''吊桥渡口''' 位于循化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积石镇北侧黄河上。从前此处无渡口。1979年末,为出入县镇走捷径,故在此处建造了积石吊桥。此桥是目前在青海境内跨度最大的吊索桥,全长140米,宽5米。除通行人、畜、小型车辆外,还可通行大车辆。
16 '''盐泉渡口'''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吐蕃人又在今青海省 位于 循化县 境内的 人民政府所在地积石镇北侧 黄河上 。从前此处无渡口。1979年末,为出入县镇走捷径,故在此处 建造了 一座大 积石吊 桥。 址附近有一流入黄河 是目前在青海境内跨度最大 吊索桥,全长140米,宽5米。除通行人、畜、 型车辆外 其水质含有 还可通行 量盐份,岸边土质亦可以淋制而供食用,故称此桥为“盐泉桥” 车辆
17 16 ''' 官亭黄河 盐泉 渡口''' 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与甘肃省临夏县大河家之间的黄河上,此渡口是自古以来从甘肃南部进入青海地区的黄河关津渡口。人们用牛、羊皮囊、牛、羊皮大筏、大木筏渡河,近代用木船渡河。 民和地区的牛、羊皮筏确实比上游的尖扎、贵德等地方的皮筏大好几倍。别处羊皮筏一船4-8个皮袋,而民和的羊皮小筏也要用皮袋8-12个,大型的用12-24个羊皮袋编排结扎而成。牛皮筏小型的用30-32个牛皮袋,连结扎绑成筏,大型的由4个小牛皮筏合并组成,长30米、宽近10米。每个小型牛皮筏可载运粮油18000余斤,运羊毛8000斤左右。也有水手专门用一只大牛皮袋摆渡单人,使用时,将人装入袋中,充足气,扎好口,推入水中,水手伏在皮袋上面用手划游泅渡过河。皮筏多为水手个体经营,也有雇佣他人为水手者。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统计,全县有大皮筏560个、小皮筏500个。 1988年,在官亭渡口处修建了官亭黄河公路桥,桥长161.12米,桥宽9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8 '''兴县古渡口''' 从北至南有裴家津、黑峪口、巡检司、大峪口、罗峪口等渡口 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 专以引渡 吐蕃 畜,短途航运等。 万里 又在今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的 黄河 渡口多 “九曲 上建造了一座大桥。因桥址附近有一流入 黄河 万里沙。”“君不见 的小溪 黄河之 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往今来, 质含有 大量 有关黄河的诗歌 盐份 为我们记录了黄河的兴衰 岸边土质亦可以淋制而供食用 故称此桥 曾经承载中华民族兴衰的大河,今天它留给我们的依然是无尽的未解之谜 “盐泉桥”
17 '''官亭黄河渡口'''
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与甘肃省临夏县大河家之间的黄河上,此渡口是自古以来从甘肃南部进入青海地区的黄河关津渡口。人们用牛、羊皮囊、牛、羊皮大筏、大木筏渡河,近代用木船渡河。 民和地区的牛、羊皮筏确实比上游的尖扎、贵德等地方的皮筏大好几倍。别处羊皮筏一船4-8个皮袋,而民和的羊皮小筏也要用皮袋8-12个,大型的用12-24个羊皮袋编排结扎而成。牛皮筏小型的用30-32个牛皮袋,连结扎绑成筏,大型的由4个小牛皮筏合并组成,长30米、宽近10米。每个小型牛皮筏可载运粮油18000余斤,运羊毛8000斤左右。也有水手专门用一只大牛皮袋摆渡单人,使用时,将人装入袋中,充足气,扎好口,推入水中,水手伏在皮袋上面用手划游泅渡过河。皮筏多为水手个体经营,也有雇佣他人为水手者。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统计,全县有大皮筏560个、小皮筏500个。 1988年,在官亭渡口处修建了官亭黄河公路桥,桥长161.12米,桥宽9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8 '''兴县古渡口'''
参考资料 从北至南有裴家津、黑峪口、巡检司、大峪口、罗峪口等渡口,专以引渡人畜,短途航运等。 万里黄河渡口多 “九曲黄河万里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往今来,大量有关黄河的诗歌,为我们记录了黄河的兴衰,作为曾经承载中华民族兴衰的大河,今天它留给我们的依然是无尽的未解之谜。
本页面最后编辑于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23:34。个正在监视的用户参考资料
9,270
次編輯